不完美的人和近似於完美無缺的人,二者更受歡迎的盡然是

生活中,一些在各方面都表現優秀、近似於完美無缺的人,往往在人際交往中不太討人喜歡;相反那些雖然很優秀,卻偶爾犯小錯誤的人深受人們的青睞。小小的錯誤反而會使有才能者的人際吸引力提高,白璧微瑕比潔白無瑕更令人喜愛。

不完美的人和近似於完美無缺的人,二者更受歡迎的盡然是

才能出眾而犯了小錯誤的人被視為最有吸引力;才能出眾而未犯錯誤的人吸引力居第二位;才能平庸而犯同樣錯誤的人最缺乏吸引力。

心理學上對犯錯誤效應提出了兩種解釋。通常,人們都喜歡結識一些品行能力都很優秀的人,但是如果他們表現得過於完美,沒有一絲瑕疵,又會給人一種不真實的感覺。人們對於這樣的形象不是真正地接納和喜歡,而是一種保持距離的敬而遠之。

不完美的人和近似於完美無缺的人,二者更受歡迎的盡然是

另一種解釋是從人的自我價值保護的角度闡釋的。通常情況下,人們都喜歡有才能的人,才能與被喜歡程度是成正比例關係的。但是,大多數人都不喜歡充當“綠葉”的角色,如果對方能力超群,所有的鮮花與掌聲都是給他的,自己跟他站在一起,只能襯托他的“威儀”,顯示自己的卑微。時間久了,換做誰都不會喜歡這樣一個時刻提醒自己無能和低劣的對象。相反,一個犯小錯誤的能力出眾者則降低了這種壓力,縮小了雙方的心理距離,保護他人的自尊,因而也贏得了更多人的喜愛。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完美的人並不招人喜歡,“斷臂的維納斯”則更富有魅力。如果你是一個強者,不要過於追求“錦上添花”,適當地“示弱”,適度地暴露些“瑕疵”反而會贏得更多的掌聲。

不完美的人和近似於完美無缺的人,二者更受歡迎的盡然是

有一位大齡未婚女性,學歷高,容貌姣好,事業有成,在很多人眼中算得上是很完美的人了。當然她對自己的另一半的要求也很高,既要外形帥氣、闊綽多金,又要家世優越、有品味,對方稍微有缺點癖好,就覺得不能接受。抱著這種寧缺毋濫的觀點,眼見身邊遠遠不如自己的女友都走上了婚姻的殿堂,自己轉眼快到四十了,還是孑然一身。她感到很困惑,自己這樣完美的女子,怎麼就遇不上優秀的男人呢?其實,正是她的這種“完美”嚇跑了一大批追求者。很多沒有她優秀的男士,害怕她的光彩讓自己黯然失色,只好望而卻步,打消了念頭。

不完美的人和近似於完美無缺的人,二者更受歡迎的盡然是

當然,並不是說一個人犯的錯誤越多,越能增加魅力。犯錯誤者應該是那些具有非凡才能的人,而且是偶然地犯一些無傷大雅的小錯誤;如果是能力平庸的人犯錯誤,反而會讓人更加厭惡。另外,“犯錯誤效應”的產生也存在一定的性別差異。研究表明,男性更喜歡犯過錯誤但能力非凡的女性,女性往往喜歡沒有犯過錯誤但能力非凡的人,而不考慮對方是男性還是女性。

不完美的人和近似於完美無缺的人,二者更受歡迎的盡然是

犯錯誤效應在教育中也經常發生著作用。對於那些非常權威、從不犯錯的教師,學生也許會非常尊敬並且崇拜他,但不會打心眼裡喜歡和接納他;而對於那些偶爾犯小錯誤的教師,學生會認為他們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反而會讓人感到更加親切和真實。

因此,在人際交往中,我們若想讓別人喜歡自己,就不要苛求完美無缺。我們在修煉自身能力、努力成為一個強者的同時,偶爾犯下一些可以被人諒解的小錯誤,容易讓身邊人產生親近之感,為你贏來好人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