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孤獨終老,你也不會嫁哪種男人

就算孤獨終老,你也不會嫁哪種男人

已保存 01

豆瓣裡最近總在給我推薦一個作者的文章,想重點拿其中兩篇來說一說看法。

第一篇的標題是《“你想孤獨終老的理由是什麼”,這些年輕男女的回答,像是看破了紅塵》,文中是11個二十幾歲男女,對於戀愛和婚姻的看法。

有的說,“俗不可耐的女人愚蠢而笨拙,跟她們交往簡直就是浪費青春”“一個人是孤獨,那兩個人就註定是寂寞”“就像獅子、猴子總是成群結隊,而老虎、熊貓總是獨來獨往”。

也有的說,“有愛必然就有痛,不愛就沒有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我真的不相信愛情會給人帶來幸福”“愛情變化和終結,給人帶來無限的煩惱和痛苦,所以真的,不要也罷”“婚姻讓女人吃的苦太多了”。

在這11個人的回答裡,全部是對異性、愛情和婚姻的失望,我沒有看到所謂的看破紅塵,不過是因為當時不遂人願的感情經歷,導致的對戀愛和婚姻,不客觀的極端曲解。

文末的評論裡有人說,“20來歲,失戀一下,動不動就孤獨終老的,這算什麼數據?”“你找一個30多歲的人來訪問一下吧。”

我倒不覺得,二十多歲說的話就一定是不可信的,畢竟那就是在這個年齡,在當下最真實的心理反饋,只不過,有的人隨著年齡增長、閱歷漸多,心境會慢慢更包容、更客觀,心甘情願的接納生活中的某些不完美,但也有的人,就會一直較真下去,對婚戀,寧可錯過也不要一絲一毫的妥協。

記得4年前,我也寫過一篇文章《若是一輩子都不結婚,我會怎麼樣》,那時覺得,無所謂的,有婚結就過日子,沒婚結就活出自我,雖然現在也是這樣想,但從內心的天平來看,我變得更傾向於結婚了。

不是因為年長了幾歲,害怕孤單,也不是想找個伴一起過日子,更多的,是就想體驗一下“婚姻”的內涵到底是什麼,就想拉個人組隊,一起闖一闖這個傳說中的鬼門關。

“婚姻”對我來說,好像變成一場未知的冒險,再也不會畏懼或顧慮,而是覺得——簡直太刺激了。

就算孤獨終老,你也不會嫁哪種男人

這感覺,就像當年參加高考,以為考的不好,整個人生就完了。但現在回頭想,高考的確是一個重要的關卡,可不管考的好還是考的不好,都算是闖過來了,以後的人生都是別有洞天的,它並不能決定人的生死成敗、幸還是不幸。

所以呢,對婚姻這個東西,現在也看開了,去試著闖一闖唄,不管最後結果成功也好,失敗也罷……如果失敗了,那可以從頭再來嘛!

02

另一篇文章,標題是《“就算孤獨終老,你也不會嫁哪種男人”,我採訪了十個90後女生》。

這10個女生的回答是這樣的:

吵架了還要你去哄他的男人,我肯定是不會嫁的。

大男子主義很明顯,又特別愚孝的男人,嫁給他基本上就告別了幸福。

千萬千萬不要嫁工作狂。

討厭保守封閉的男人,他自己思想封閉,就讓你封閉保守。

那種一直在說以後的男人,我覺得不能嫁,本來很多事情想起來就可以做的,他總是說以後以後,等有空了以後,等有錢了以後……

我肯定是不會嫁給那種沒有擔當的男人了,遇到事情就逃避,沒法指望。

我覺得假如一個男人到了結婚年齡了,但是他從來沒有談過戀愛,感情史為零的話,是不能嫁的。

肯定是不愛的男人不能嫁。

除了以上這些,文末的評論裡還有很多讀者的補充:

那種在背後講女生小話的男人絕對不能嫁。

冷戰,男方不先低頭,直男癌,自卑還壓迫你,窮還不上進。

不喜歡聊不來的、他的家人不喜歡我的、三觀不一致的、追求生活的質量不一樣的男人。

媽寶男不嫁,大男子主義的也不嫁,人格偏執也不能嫁。

自私小氣的男人不可嫁。

不積極陽光,性格偏執,人格障礙,永遠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擅於學習,大男子主義,愚孝 情商低。

有人回覆說:“看來只有完美的男人才配談戀愛結婚吧,真是服了,自己不也是一身毛病撇不清楚嗎?”

這句話雖然略帶情緒,但覺得說的很對。

就算孤獨終老,你也不會嫁哪種男人

就在不久前我還發過一條關於另一半的微博,寫的理直氣壯的。

不能抽菸嗜酒,不能沉迷遊戲,不能愛說髒話吹牛皮,不能胖的低頭看不到腳,不能吃飯biaji嘴,不能不讀書不運動,不能每天熬夜晚起沒有自控力,不能壞脾氣,不能大男子主義,不能骯髒邋遢,不能賺錢太少,不能膽小自私猥瑣娘娘腔,不能不守時,不能說話聲音我不愛聽,不能長得我看不順眼……

當時以為,每個人在選擇另一半時都會有一些基礎關,對方必須滿足這些才會進入考慮範圍。

但後來跟朋友聊起這件事,他說了一句話,讓我想通了。

這不是在選擇另一半,是在對一個人挑毛病,大家都喜歡完美的,好的東西,可人偏偏就不能完美,如果你每看到一個人,就要在腦子裡搜腸刮肚,想出一些你不喜歡的東西套到對方身上去評估,那沒有人能通過你的基礎關。”

我仔細思考了,自己從前喜歡別人的時候,其實是壓根沒有注意他們身上的缺點的,或者說那些我不喜歡的東西,在他們身上就真的無傷大雅,壓根不是事兒了,我什麼都能忍。

所以,“就算孤獨終老,你也不會嫁哪種男人”這種問題真的可以有千百種答案,但這些答案或許沒有一個能真正的成立。

就算孤獨終老,你也不會嫁哪種男人

03

微博裡看到過一個視頻,是關於理想型測試的。

一個女生和一群男生相親,她說一個條件,不符合要求的自動退出。

女生提出了以下條件:喜歡自拍、沒有紋身、公眾場合像王子床上像野獸、穿衣有品味、上過大學、有工作、月收入1500美元以上、不能沒感情經歷、一天抽菸不能超過半包……

幾十個男生紛紛離場,最後剩下了一個。

女生說,我覺得我不挑剔,但我的標準和男生的標準不一樣。

你現在覺得你還能找到理想型嗎?

不,如果我對約會對象這樣挑剔的話,我覺得我應該就遇不到合適的了。

在提出上過大學這個條件時,有一個男生離開,然後我看到字幕上打出了幾個字:如果他是CEO呢?

或許,每個人都該思考一個問題,當你提出一個對另一半的過濾條件時,是否真的知道這個條件為自己篩選掉和留下的是什麼樣的人。

你拿著一個完美標尺,每遇見一個人就拿出來量一下,自以為這樣可以把不理想的人拒之門外,但實際上,

愛情是不符合短板決定論的

有的時候,他只要有一個足夠長的長板,就可以讓你自動忽略掉全身上下的所有不完美了,比如帥和有錢。

就算孤獨終老,你也不會嫁哪種男人

04

聽很多男生抱怨:你們女生都被偶像劇和言情小說慣壞了。

其實不是偶像劇和言情小說的錯,是每個人都有這種理想主義的時期,考慮問題的角度是,我想怎麼樣,我喜歡什麼樣,我的期待是什麼。

有的人後來學會了接納,比如我自己,學會了接納生活本來的樣子,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也接納遇不到一個理想的人。

這時,就不會再用一個完美標尺去衡量別人,而是實實在在的走出去,沒有門檻、沒有期待的去看一看,真實的人都是什麼樣子。

在第二篇文章裡有人評論:大多數不能嫁的都是前男友,受夠了所以不能忍。如果讓我說,我也會說不能嫁我老公那樣的,但是我還是沒離婚。

想到《心靈捕手》裡,尚恩和威爾的一段對話。

威爾:這個女孩現在很完美,我不想破壞這種完美。

尚恩:或許是你不想破壞你自己的完美。我覺得那是極好的哲學,一輩子不用真正瞭解任何人。 我妻子一緊張就放屁,她有各種奇妙的小特質,她睡覺會放屁,有天晚上大聲到把狗吵醒,她醒來說:“是你嗎?”我說:“是我”,我不忍心告訴她真相。

威爾:她把自己臭醒?(伴以大笑)

尚恩:是的(大笑哈哈哈哈)。像那樣的小事很奇妙,那是我最懷念的事,這些小特質才讓她成為我太太。她也知道我所有的小瑕疵,人們稱之為不完美,其實不然,那才是好東西,能選擇讓誰進入我們的世界,瞭解我們的不完美。

你不完美,那個女孩也不完美,但問題是你們是否完美的合適!親密關係就是這麼回事,你可以知道全世界的事,但發掘的方法唯有嘗試!

Don't compare your real life to someone else's controlled online content.

別去信那些情感公眾號裡經過過濾,呈現在讀者面前的完美愛情,也不要以為情聖文人情書裡的浪漫都是永恆的,那只是生活的一個美好的小角落,更多的可能是一地的雞毛和不遂人願。

但是,希望你能懂得接納,因為我們生來是為了真實,而不是完美,愛情和婚姻也是一樣。

-作者-

柒月暖陽,以一朵花的姿態行走,穿越季節輪迴,在無聲中不頹廢,不失色,花開成景,花落成詩,已出版《以一朵花的姿態行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