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鄉大講堂開啓聞喜鄉村振興破局之措

山西新聞網運城頻道訊(李鄭雲 通訊員王琪琳)7月7日至8日,“桐鄉大講堂”舉行鄉村振興專家報告會。來自清華大學、中央黨校的教授,以及文化產業、生態產業、PPP模式諮詢方面的企業家,為縣鄉村三級800餘名幹部授業解惑、傳經送寶,講授了鄉村振興的具體實踐和成果,並結合各自的工作經歷和感悟,論述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意義和作用,也進一步提升了三級幹部的政策理論水平和駕馭農村工作的能力,培訓發人深省,贏得了陣陣熱烈的掌聲。

5月26日,運城市長三角地區高質量發展學習考察報告會結束的第二天,黃亞平等人就奔赴北京,與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簽訂建立鄉村振興工作站合約,聞喜縣同時拿到“清華大學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及“建築學院鄉村振興工作站”兩塊牌子,這也意味著清華大學在山西省的唯一鄉村振興工作站正式落地,聞喜從此開啟鄉村振興的“清華模式”。

連日來,聞喜縣委書記張汪尤、縣長黃亞平以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合作建立鄉村振興工作站為契機,在全縣圍繞鄉村振興戰略,重點聚焦、多方發力。但是在具體的工作中一些基層幹部仍存在著一些困惑和疑慮。為尋求在認識和操作層面的新突破,縣委、縣政府把高質量培訓作為解決鄉村振興中增見識、明思路一個重要抓手,一個“大培訓、大調研、大實踐、大創新的系列工程正在全縣農村全面鋪開。

此次培訓,得到清華大學建築學院、中央黨校的專家教授和眾多社會實踐團隊關注、支持。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博士後,北京共仁公益基金會研究部主任呂程平,圍繞社區綜合發展與當代鄉村建設,為參會幹部做了一場精彩的講座, 既有對內涵的深刻闡釋,又有生動案例,還有互動交流,高屋建瓴,思路清晰,重點突出,觀點新穎,聽了以後很有感觸、很受啟發;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文旅分院副總規劃師黃小兵以鄉村旅遊和文化創意為主題,通過文化展示、創作體驗、鄉村旅遊相結合的模式,為我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北京新銳視界文化傳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紅色記憶——大別山深處》製片人王曉豔,結合自身掛職實踐,講述了鄉村建設與縣域發展之間的重要關係,指導性強,讓鄉村幹部感悟頗深。中央黨校文史教研部教授劉忱,為我們講授《農村文化建設》,分析透徹,通俗易懂,讓大家對鄉村文化建設有了新的理解和思考;中國鄉建院副院長、研訓部負責人胡曉芹以《美麗鄉村建設》為題,講述了中國鄉建院以內置金融為核心的系統鄉建理念,分享了鄉建院綜合鄉建的成功案例,對我縣美麗鄉村建設有較強的指導意義。

桐城鎮黨委書記張阿健說:“通過這次高質量培訓,與專家教授的互動,感受到既有理論的高度,也有思想的深度,還有民生的溫度。鄉村振興的號角已經吹響,農民對農業農村有了新的期盼,我們就是要生產、生活、生態一齊抓,就是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充分利用好資本、技術、智力等各類要素和資源,提升能力素質,提高組織程度,鼓勵和扶持農民發展生態農業、設施農業、體驗農業、定製農業,提高產品檔次和附加值,讓廣大農民在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聞喜縣領導黃亞平、秦志洲、荊富功、吳引群、李紅民、宋登科、劉建忠等參加了鄉村振興專家報告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