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著名大学授予博士的外国元首只有两位,一个在美国一个在中国

1921年4月23日,巴黎大学盛况空前,中法两国国旗飘扬。可容纳五千人的大礼堂座无虚席,欧洲和法国的政要云集,中国驻欧洲各国公使全部到场。下午四时,在中国留学生的欢呼声中,巴黎大学校长把授予大总统徐世昌的博士证书亲手递到总统特使朱启钤手中。当时,被久负盛名的巴黎大学授予博士的外国元首只有两位,一位是美国总统威尔逊,另一位就是中国总统徐世昌。

法国著名大学授予博士的外国元首只有两位,一个在美国一个在中国

有800年历史的巴黎大学

在傲慢的西方人眼中,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战乱的国家。在这个国家里能出一个文人总统,多少让西方人对中国的印象有了良好改观,也长了中国人的脸面。

徐世昌因何获得如此荣誉?

一方面,徐世昌自身有实力。自幼饱读诗书,是前清翰林出身,等同于皇帝秘书,说是民国时期学识最高的总统也不为过。

更重要的是,他对推进中法文化交流有贡献。

法国著名大学授予博士的外国元首只有两位,一个在美国一个在中国

徐世昌

1919年,徐世昌为发展国力,派叶恭绰到欧美考察。叶恭绰考察后认为一战后西方文明破产,西方人急于从东方文明寻找出路,而日本和印度都在西方大学有自己的学系,唯独中国没有。东方文明的鼻祖怎么能缺席呢?因此,他建议由中国政府资助巴黎大学设置中国学院,传授中国文化课程。徐世昌早年在前清当官,受够了洋人的气,这次听说西方人想学我们,自豪感油然而生。他立即拍板,由中国政府拨款,资助巴黎大学设立中国学院。第一任院长是热爱中华文化的法国前总理潘里夫。

1920年6月22日,潘里夫来华,提出影印四库全书,交给巴黎大学中国学院,供西方学者研究学习。作为回报,法国政府愿意退回部分庚子赔款。徐世昌一听,既宣传了中华文化,又抵销部分赔款,大好事。他当即同意。历史学家陈垣清点三个多月,才完成统计。

法国著名大学授予博士的外国元首只有两位,一个在美国一个在中国

美国前总统威尔逊

潘里夫一看事情办成了,就表示,为感谢徐世昌对推进中法文化的重要贡献,巴黎大学决定授予他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巴黎大学是拥有八百年历史的世界名校,享誉盛名。文人出身的徐世昌对于多一个文化头衔自然高兴,谦虚几句就答应了。巴黎大学要求严格,博士必须提交学位论文。徐世昌就让熟悉外交的黄郛捉刀,写了一篇《欧战后之中国》的博士论文。

为感谢徐世昌对推进中法文化交流的努力,巴黎大学在1920年冬决定授予他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并请他来法国接受。那时交通不方便,来回一趟差不多要半年。徐世昌就委托前内务总长朱启钤代表自己前去接受,也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近代以来浓厚的中法文化交流,也就从徐世昌开始。

参考书目:

1、《拥有法国博士学位的民国总统》,张星煜,《中国国家历史 · 伍》,2017年7月

2、宁公子著:《民国幕僚真相》,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2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