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海神剪李淑琴:倾心剪纸数十载,完成作品上千幅却给多钱也不卖

在神东矿区有一位大姐姐,

她播爱于剪锋,传神在镂空

倾心剪纸创作数十载,完成上千幅作品,

还屡次获国内外大奖,

一把“神剪”表达出对美好生活、吉祥幸福的期盼。

本期,小图带你走进煤海“神剪”李淑琴

▼▼▼

 工作室一角,李淑琴蹲跪在地上挑选作品,准备参加第三届中国(潍坊)民间艺术博览会。这些剪纸作品有些是单色,有些已经套好颜色,精心粘在宣纸上,李淑琴小心翼翼地翻动着,像呵护宝贝一样。

煤海神剪李淑琴:倾心剪纸数十载,完成作品上千幅却给多钱也不卖

“有人看中想买吗?一幅大概多少钱?”看着厚厚的一摞剪纸作品,记者忍不住问。

“不卖,给多少钱都不卖,舍不得。”

“啊?卖了你可以再剪嘛!”

煤海神剪李淑琴:倾心剪纸数十载,完成作品上千幅却给多钱也不卖

“我不喜欢复制它们,因为每次创作心情都不一样,再剪的时候我又会有新想法,所以每次创作出来的作品完全不一样。这些作品都只有一副,我舍不得卖。”李淑琴说着,拿起烙铁小心翼翼地把作品卷起的一角烙平,然后拿起来放在桌上。

煤海神剪李淑琴:倾心剪纸数十载,完成作品上千幅却给多钱也不卖

桌上放着李淑琴正在创作的一副,表达的是田园丰收的喜人景象,作品还没起名儿。李淑琴挑选了多色彩纸为作品套色。

煤海神剪李淑琴:倾心剪纸数十载,完成作品上千幅却给多钱也不卖

“你看,这颗小枣我给它配上颜色和小花,它就‘活’了。”一块小红纸在剪刀下左右旋转,秒变云钩图案贴在作品上,一颗橘红色的枣子在黑白镂空间凸显,果然鲜活起来。李淑琴说:“我会用很多颜色把它装饰起来,到时你就能看到田园丰收的美景。剪纸套色在于心境,有时候自己情绪不好,心不静,套色就乱了,失去了表现主题。你看那个,我不喜欢它,准备重做一副。”李淑琴说。

“嗯,五颜六色的,看不出主色调。”

“是的,那是我在2016年创作的。那一年是我人生中最坎坷的日子。”李淑琴把记者带进了她的回忆。

煤海神剪李淑琴:倾心剪纸数十载,完成作品上千幅却给多钱也不卖

从毕业到进入神东工作,李淑琴的人生经历比较简单,工作安稳,痴心剪纸,她的日子简单幸福。然而生活不会总是风平浪静。2015到2016年间,李淑琴在单位工作遭遇挫折,心性单纯的她被人误会、遭到非议,一度沉迷沮丧,无所适从。屋漏偏逢连夜雨。家中婆婆因病离世,李淑琴和爱人忙碌中承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紧接着,李淑琴的父亲又脑出血住院,她瞒着母亲,请假和妹妹一起陪护父亲。后来,儿子又患病住院,那段时间李淑琴忙得焦头烂额,加上单位工作事情的困扰,她无从辩解,心理上无比痛苦,身心不堪重负的她一度失语。剪纸就成为她的精神寄托,为家人健康祈福剪,为感恩医生护士剪,为内心委屈苦闷剪……后来父亲和儿子都康复出院,工作事情也妥善解决,在亲人的关心中,李淑琴渐渐好转起来,恢复了往日的模样。“现在再看那些剪纸,是反映祈福、感恩的就看着舒服,色彩也明快。那些看着不好的作品,一定是当时心里痛苦时剪的。我觉得自己是退步的,思想复杂了,剪出来的东西没有阳光了!”李淑琴说,“想法单纯点好,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本真。”

当她拿出几幅作品对比看时,记者从中理解了李淑琴话中的含义,当真是作品如人品。

煤海神剪李淑琴:倾心剪纸数十载,完成作品上千幅却给多钱也不卖

受外婆的感染,李淑琴从小就迷上了剪纸。外婆即兴创作,看到鸡就剪一张雄鸡报晓,猴子、老虎、狗都是外婆的创作素材,李淑琴则是外婆的小帮手,看到、想到什么就剪什么。1989年,李淑琴中专毕业后,随父亲来到大柳塔进入神东设备维修中心干制图工作,后来调到物资供应中心做过保管、验收工作,后来走上核算岗位。李淑琴是走到哪儿剪到哪儿。逢节过年,同事都会来要她剪的窗花装扮年味;朋友结婚,李淑琴会剪出各种漂亮的拉花布置新房。一来二去,李淑琴的剪纸技艺在矿区小有名气,同事眼中的李淑琴是个心灵手巧、性格单纯、心地善良的好姑娘。

煤海神剪李淑琴:倾心剪纸数十载,完成作品上千幅却给多钱也不卖

在神东工作稳定、生活富足,几年中,出于对剪纸的热爱,家人也非常支持,李淑琴多次自费去安塞、延安等地学习陕北文化、学习农民画,也结识了不少陕北地区的剪纸艺人,她的作品经人推荐参赛,多次获奖,并且在神木县成功举办了第一次个人作品展。但是李淑琴却说:“我剪纸是因为喜欢,不是为了参赛而去创作。每一天的生活,我用剪纸记录成长的心情、祈福和收获。不吃饭不睡觉行,不剪纸不行。”在她的工作室里,看不到一个奖杯、一张证书,唯独摆着的一张是她和闺蜜好友的合影,那是2017年她们帮助李淑琴完成个人作品展后的纪念。

煤海神剪李淑琴:倾心剪纸数十载,完成作品上千幅却给多钱也不卖

更多人通过作品认识了李淑琴,同时也对剪纸技艺产生兴趣。李淑琴被邀请到山东、杭州等全国各地去讲课。讲课都是义务的,总是超时。李淑琴说大家爱听想学,她就讲、现场演示、修改作业,一个小时的课程经常是三五小时还在继续。2017年底,神东煤炭集团公司为李淑琴开设工作室,她也调入文体中心,专门从事起剪纸创作、传承工作。

把自己的爱好做成事业,公司为李淑琴创造了好条件,同时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搭建了平台。如今,下乡学习、潜心创作、外出讲课几乎是李淑琴工作生活的全部日程。

煤海神剪李淑琴:倾心剪纸数十载,完成作品上千幅却给多钱也不卖

煤海神剪李淑琴:倾心剪纸数十载,完成作品上千幅却给多钱也不卖

剪纸艺术的根在民间。小时候的记忆,姥姥盘腿坐在热炕上,嘴里讲着她年轻时候的故事,手里边剪、边贴、边绣。现在回想起来,李淑琴觉得那时创作的作品特别纯净、随心、本真。“所以近期我努力在民间学习,沉下心来好好创作。”李淑琴说要把对公司、对生活、对身边人的感恩带进作品里,让自己的剪纸作品充满阳光、传递正能量,将祖国的传统文化永远传承,发扬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