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良志:金哨馬寧判罰鄧涵文紅點套餐完全正確

肖良志:金哨馬寧判罰鄧涵文紅點套餐完全正確

北京國安+廣州恆大+金哨馬寧+紅點套餐,這些元素堆積在一起,就是焦點中的焦點。賽後,各路矛頭直指馬寧,認為他在第89分鐘對鄧涵文的“紅點套餐”判罰錯誤。實際上,馬寧的判罰完全正確。鄧涵文根本就沒有碰到球,是巴坎布的右腳外側觸球,鄧涵文踢倒巴坎布,“點球+黃牌”的判罰準確,鄧涵文被馬寧“1+1”紅牌罰下毫無問題。

電光一瞬間,馬寧的位置不錯,他用肉眼看到的是鄧涵文踢倒了巴坎布,所以他果斷判罰了點球。按照以前的規則,在“罰球區(過去叫禁區,現在無論是大禁區還是小禁區都叫罰球區)”內破壞明顯的得分機會要判“點球+紅牌”,國際足球理事會修訂了判罰要求,這種情況下判罰“點球+黃牌”。因此,馬寧根據規則判罰點球的同時,給鄧涵文出示了黃牌。鄧涵文此前身背一張黃牌,“1+1”累計成紅牌被罰下。

肖良志:金哨馬寧判罰鄧涵文紅點套餐完全正確

根據視頻助理技術應用原則,在馬寧判罰了點球之後,視頻裁判也在第一時間採取“靜默查看”的方式觀看不同角度的錄像回放,從瞭解到的情況看,視頻裁判也給出了馬寧判罰準確的明確提示。所以說,這個判罰是馬寧和視頻裁判的完美配合。

就是這個“紅點套餐”的判罰,引發了各方的爭議,很多人都指責馬寧判罰錯誤,稱鄧涵文碰到了球,不能判罰點球,也不應該給鄧涵文黃牌。評判技術性的判罰,要從技術方面去解析,既要懂得競賽規則,又要多角度去觀看視頻回放,才能得出一個明確的結論。

關於鄧涵文踢倒巴坎布,當時巴坎布的身位在前,處於“控球權”的位置,鄧涵文側方剷球,這種剷球方式由如下幾種情況:一是踢到球,沒有碰到人;二是踢到球的同時,也把人踢倒;三是既沒有踢到球,也沒有把人踢倒;四是沒有踢到球,將人踢倒。必須清楚,並不是你踢到了球了就不會犯規。

關於馬寧的這個判罰,如果是鄧涵文觸到了球,就不是點球;如果沒有觸到球,一定是點球。

其實,從巴坎布摔倒的姿勢看,肯定是被鄧涵文踢倒的,否則,不可能有那樣的“假摔姿勢”。從電視回放的鏡頭,也能看出是鄧涵文踢到了巴坎布的腳,然後巴坎布倒地。

關於這個點球的判罰是否準確,這場比賽主播臺的一個單獨機位捕捉到了非常清晰的鏡頭:鄧涵文根本就沒有碰到球,而是直接踢到了巴坎布的腳上,將巴坎布踢倒,驗證了主裁判馬寧和視頻裁判判罰和判斷的準確性。請看下面的動圖。

肖良志:金哨馬寧判罰鄧涵文紅點套餐完全正確

對於裁判員提出更高的要求甚至苛責都沒有問題,但是一定要根據規則去評判。客觀地說,在北京國安VS廣州恆大這場比賽中,金哨馬寧的執法不錯,沒有出現明顯的失誤,也沒有出現明顯的錯漏判,關鍵性的判罰都正確。包括對比埃拉的假摔、樸成禁區內和馮瀟霆接觸倒地的判罰,都沒有問題。這種情況下,依然受到那麼多質疑,實在匪夷所思。

有人說馬寧喜歡出紅牌,問題是他出的紅牌屬於冤枉球員嗎?我們必須清楚:是先有了球員的犯規,裁判員才會根據競賽規則出示黃牌或者紅牌。該給的黃牌或者紅牌不給,才是裁判的執法有問題。

從現在開始,我們都應該好好學習相關的競賽規則、規章制度,包括關於視頻裁判介入的四個條件,唯有如此,才不會用情緒評判裁判的執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