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沅陵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走進校園

湖南沅陵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走進校園

湖南沅陵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走進校園

湖南沅陵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走進校園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它包括以下方面: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表演藝術;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

6月11日是我國第二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上午,湖南省沅陵縣相關部門在該縣鳳鳴學校舉辦了一次主題為“多彩非遺 美好生活”的非遺進校園展演活動,這也是落實該縣開展“民族團結進步行”活動要求。

展演活動中,該縣文藝工作者表演了《辰州儺戲》、《沅陵山歌》、《沅水號子》、《車水號子》、《酉水號子》、《辰河高腔》等節目,展示了該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最新成果,讓廣大師生在不同文化元素的融匯、交流中,得到藝術的薰陶和美的享受。

此次展演活動由該縣文體旅廣新局主辦,縣文化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縣鳳鳴學校、縣民間音樂戲劇傳承中心、酉江月健身隊協辦。

(陳治春 戴小雨 張華 孫永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