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味道 冬去春來做春餅

今日立春,春天來了。不論南北各地立春習俗如何不同,但都知道“春餅”這道美食,也都知道今天吃,迎接新春到來。


家的味道 冬去春来做春饼​相傳春餅最早起源於潮州,潮州人愛吃會吃,潮州菜歷來位列各大菜系之首,可見“春餅”是有講究的。中國是農耕文化,最為看重就是四時節氣,靠天吃飯。“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就是最重大的節日。歷史也多有記載,除了有春餅的做法、吃法,而且皇帝帶頭湊熱鬧,明朝的《燕都遊覽志》就記的有:“凡立春日,於午門外賜百官春餅”。

家的味道 冬去春来做春饼​春餅的各地叫法有不同,江淮一帶就叫“春捲”,好像更形象一些,春餅本來卷著吃,到了信陽,乾脆的做成卷,省去邊吃邊夾菜邊卷的繁瑣,一步到位,直接進口。材料也有改變,不再是麵攤薄餅,換成豆油皮,為的容易包捲成型,也為的吃的時候,春捲皮就是一味餡料。春捲在信陽還是春節正規宴席的一道硬菜。普濟這裡介紹家常做法。

家的味道 冬去春来做春饼​只一種風味:①材料:豆油皮、韭菜、雞蛋、豬油渣,油鹽。②豆油皮當地俗稱“豆巾”,薄如蟬翼,玉石淡黃色,半透明,每張面積約30釐米長20釐米寬,半圓形,就是一隻熬豆漿的大鍋一半的樣子。熬豆漿時表面會結成薄膜,取豆油時用根細長杆子,從鍋這邊伸進去,杆頭到了鍋的那邊就抬起來,豆漿面上的油膜就被細竿挑了起來,放起來晾乾就是了。③韭菜切碎,雞蛋炒出來,和豬油渣分別剁碎,三樣放一起,先加香油後加鹽,拌均勻就成餡。④豆油皮橫著切成10釐米寬的長條,中間攤上餡,捲起來成長卷,接口處用澱粉糊抹上封口。然後油鍋燒到微微冒煙時下鍋,炸至金黃色撈出瀝油,剁段裝盤上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