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禪宗 證悟 知解

南懷瑾:禪宗 證悟 知解

摘錄自 禪海蠡測 南懷瑾選集五 復旦大學出版社

凡言禪宗者,上焉者,即聯想及於開悟,下焉者,則聯想及於狂妄。禪宗與開悟,開悟與狂妄,一般習慣,殆成為因明學上止三論式。比類不倫,謬界殊甚,非但輕人,抑且自輕己。

南懷瑾:禪宗 證悟 知解

悟者,乃禪宗傳入吾國後,特有之一名詞。獨言悟之一名詞,通常習知,即為有會於心,有所理解。例如:水有解渴之功。茶亦水煮,故能解渴。未飲茶者,因此而悟知。若此之悟,非禪宗所宗,但為知解

南懷瑾:禪宗 證悟 知解

禪所為悟,乃屬證悟。證語者,乃我患渴,取水而飲,飲畢渴解,所有水之與渴,理事全消。故曰:“亡言絕慮。”

水渴全消之後,但自清涼,永不再起煩渴者,則禪之工用,故曰:“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水渴即消,起而研究水與渴之理與事,及乎事徹理圓,了了無滯。則悟後起用。如教所云:既得根本智,復須明諸差別智也。但終則仍歸於言語道斷,無去無來。

全部佛法,乃超玄學哲學之一大實驗事也。非如世間淺知者,認佛法亦不過為一種學術而已。然次實驗之方法雖多,惟以禪宗為特勝耳。

南懷瑾:禪宗 證悟 知解

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南懷瑾:禪宗 證悟 知解

既得根本智,復須明諸差別智也。但終則仍歸於言語道斷,無去無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