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說日漫幼稚和垃圾的,估計你這輩子也就適合看國產喜羊羊了

時至今日,一旦提到動畫,就必定會有人冒出“幼稚”“沒有任何意義”等想法,不管是國產的還是其他國家的,總而言之,不少對這個領域不瞭解的人已經把“幼稚”和“動畫”劃上了等號。

那些說日漫幼稚和垃圾的,估計你這輩子也就適合看國產喜羊羊了

但是,如果你說“有些動畫實在是很幼稚”,那麼pop醬是毫無異議的,畢竟這才是事實,尤其是現今的國產動畫發展,雖說總會給觀眾帶來不少的驚喜,然而大部分都只是衝著所謂的資金補貼和利益相關為目的,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當屬此前屢次被指抄襲的《汽車人總動員》。

那些說日漫幼稚和垃圾的,估計你這輩子也就適合看國產喜羊羊了

不過這次想說的主要是日漫(ps:這裡說的日漫主要指日本動畫)這一部分,所以pop醬並不想花太多時間去討論國產動畫是否幼稚,並且“幼稚”的地方在哪裡,說實話,現今並非國產動畫的黃金年代,因為只要提到老一輩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幾乎現在所有的動畫人都不得不承認,你們連人家的鞋底都夠不到。

那些說日漫幼稚和垃圾的,估計你這輩子也就適合看國產喜羊羊了

說回正題,pop醬覺得那些說日漫幼稚的,要麼就是他們本身就對“動畫”這一體裁表現嗤之以鼻,又或者是,他們所接觸到的動畫幾乎沒有任何值得探討的內容。

就像是電影和電視劇,日本的動畫也分好壞以及類型定位,不管是子供向還是深夜檔,有爛製作,那同時也會有好製作。

那些說日漫幼稚和垃圾的,估計你這輩子也就適合看國產喜羊羊了

在pop醬看來,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動畫只是起到了一箇中間媒介的作用,它不是最終目的,而是表現形式而已,最關鍵的在於這部動畫的故事,也就是它講了什麼。而它所包含的主題也就意味著其所能到達的高度,比如能夠引發觀眾思考的範圍,小到自身情感和人生經歷,大到可以啟發與哲學領域或者更為深刻的精神意識等。

那些說日漫幼稚和垃圾的,估計你這輩子也就適合看國產喜羊羊了

那些說日漫幼稚和垃圾的,估計你這輩子也就適合看國產喜羊羊了

所以,說“日漫幼稚”並不準確,應該具體指出是哪一部動畫才對,而且在動畫製作歷史悠久的日本,從來就不缺乏那一類無論是畫面表現、世界觀的構築以及擁有豐富內涵和啟發思考的作品。

例如貼合當時日本社會背景並引發重大思考以及拯救日本動畫的《新世紀福音戰士》——

那些說日漫幼稚和垃圾的,估計你這輩子也就適合看國產喜羊羊了

以女性為主視角而展開的女性意識覺醒以及暗喻社會抗爭的《少女革命》——

那些說日漫幼稚和垃圾的,估計你這輩子也就適合看國產喜羊羊了

將商業與藝術完美結合的《千與千尋》——

那些說日漫幼稚和垃圾的,估計你這輩子也就適合看國產喜羊羊了

但凡對以上這幾部作品有一定了解的,都不可能也不會認為“幼稚”這兩個字能與它們產生任何的聯繫,說到底,不少人其實對於日漫都有種排斥的意識,而且有些非常嚴重的偏見。

那些說日漫幼稚和垃圾的,估計你這輩子也就適合看國產喜羊羊了

在他們看來,看日漫的人中有許多心智仍未成熟,動畫只是小孩子的東西,假如你是個二三十歲的人,卻還在追著新一個季度的新番,他們會認為這是個非常不成熟的生活習慣。所以你看那些人會鄙視看電視劇和電影的嗎?明顯不會(這不是偏見是什麼?),儘管pop醬也明白,直到現在,其實日漫的影響和感染力已經遠遠大於零幾年或者更早些時候,但在成年人的世界裡面,動漫卻依然未能完全被所有人接受,作為一種和其他生活方式沒有本質區別的娛樂和精神消費。

那些說日漫幼稚和垃圾的,估計你這輩子也就適合看國產喜羊羊了

總而言之,pop醬覺得,你可以說你不喜歡日漫,但如果在沒有對它有著一定程度的瞭解,或者是看過一些其領域內的代表作,那些吐槽日漫的話還是少說點好,不過要是你覺得連“喜羊羊”“熊出沒”都比“哆啦A夢”好看的話,那還有什麼好說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