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摘葉挺關鍵,高手教你咋做的!

蔬菜摘叶挺关键,高手教你咋做的!

摘葉是調整蔬菜植株重要手段之一,合理摘葉能減少養分消耗,促進營養集中供應果實。但去掉葉片會影響光合作用,若處理不當會導致營養供應不足。那麼如何才能做到合理摘葉呢?

蔬菜摘叶挺关键,高手教你咋做的!

摘下部老葉

聯社技術人員轉棚時與菜農朋友在談到如何摘葉的問題時,我們的菜農朋友都心得頗多,其中有位朋友詳細介紹了自己的摘葉方法:在點第二穗花的時候進行第一次打葉,第一次打葉主要是將下部老葉摘除,具體操作是在第一穗花下留一片功能葉,將其餘葉片全部摘除,利於通風透光,噴藥時也可讓藥液更容易到達植株各處。

當點第4-5穗花時是管理的關鍵時期,這時下部果實正在發育,營養需求量大,4-5穗花不容易點住,為促進花朵發育應適當加大藥劑濃度,再就是在保證養分供應的前提下適當打葉,具體操作是將三穗花以下的葉片去掉三分之二,不應將葉柄一起掰掉,而要每片葉留下兩個小葉。

蔬菜摘叶挺关键,高手教你咋做的!

這樣傷口癒合快,不容易感染病害,而且留下葉片還能製造有機物,能為果實提供足夠營養。等到植株打頭後進行第三次打葉,主要是三穗花與五穗花之間的葉片,同樣是摘除三分之二。通過合理打葉既能保證果實生長所需光合產物,又不會造成田間鬱蔽。

勤人摘葉“懶”

很多菜農前期打葉過狠,影響了植株發育,有的菜農朋友是前期不打葉,以培育壯棵為主。在第一穗果開始變白時再打葉,這時將下部葉片疏除,到第二穗果實變白時再將二穗果下部葉片疏除,這樣連續進行。

不少菜農是將葉片從主幹處掰掉,而經驗豐富的菜農採取的措施是前期通風透光好,可以全部疏掉,而後期棚室溼度大,應打半截葉,用壁紙刀快速切掉葉片的前半部,這樣傷口小,便於癒合。

蔬菜摘叶挺关键,高手教你咋做的!

摘葉還要看植株長勢、種植密度

每個人的方法都不一樣,在這個問題上我與妻子就存在分歧,有些菜農朋友想多打葉,這樣利於通風透光,促進轉色,採收西紅柿時也非常方便。但有的菜農卻堅持少摘葉,他們認為摘葉要看植株長勢與種植密度,在棚室內植株不鬱閉的情況下儘量少摘,這樣光合作用充分,製造的養分多,果實才能長得好。

合理的摘葉能減少植株間鬱閉,增加通風透光性,降低病害的發生幾率,但摘葉不當會減少光合作用面積,加快病害的侵染。因此菜農今後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蔬菜摘叶挺关键,高手教你咋做的!

一、摘老葉、病葉。西紅柿葉片在15-50天葉齡時光合作用最強,能製造大量的養分供植株生長髮育。葉齡超過60天,則消耗的養分多於製造的養分,這時可將老葉摘除。同時對於感染病害嚴重的葉片,如葉黴病、灰葉斑病等,喪失了進行光合作用的能力,應及時摘除。

二、摘葉不可過狠。對於粉果西紅柿很多菜商不需要果實帶萼片,所以可多留葉,而大紅西紅柿必須帶萼片,這時需要打葉勤,讓萼片見光,促其發育。但都不可摘葉過狠,那樣會造成光合產物製造少、積累不足,果實生長髮育得不到足夠的營養而形成空洞果,而且果實小、產量低,同時還易受強光直射而出現日灼果。

葉片摘除過狠還會加重根系的衰老,致使水分和礦物質營養供應不足,又增加了空洞果的比例。

蔬菜摘叶挺关键,高手教你咋做的!

三、選擇合適的摘葉時機。摘葉要選擇在晴天進行,一天中早晨打葉產生傷流過大,造成養分的流失,中午溫度高,打葉後傷口癒合快,且傷流少。如果下午4點以後打葉,夜間結露溼度增大,容易使傷口受到病菌侵染。

四、摘葉要做好防病措施。打葉後不可避免會造成傷口,菜農應針對自己棚室內多發病害做好預防工作,以預防細菌性髓部壞死為主。

蔬菜摘叶挺关键,高手教你咋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