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宋將青史留名卻鮮爲人知 親手困死金國皇帝 一雪靖康之恥

這位宋將青史留名卻鮮為人知 親手困死金國皇帝 一雪靖康之恥

這位宋將青史留名卻鮮為人知 親手困死金國皇帝 一雪靖康之恥

靖康之恥曾夢魘般折磨著南宋的君臣百姓,南宋大將岳飛曾發出“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的感嘆。

而岳飛壯志未酬身先死,一句莫須有的罪名被自己人給滅了。

宋高宗聯手秦檜除掉了岳飛,令親者痛而仇者快。岳飛死後,岳家軍自然解散了,英雄淚灑滿血染的戰袍,當年叱吒風雲的宋朝勇士個個心痛不已,北伐金國,直搗黃龍,一雪靖康之恥,成為許許多多宋朝將士夢寐以求的願望。

南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年)正月廿九日,京湖制置司發出公告——金國滅亡,宋軍統帥孟珙[gǒng]親手戮屍敵酋,一半歸宋國,一半歸蒙軍,百年的靖康之恥得以昭雪,軍民奔走相告,無不拍手稱快。

孟珙,字璞玉,號無庵居士,隨州棗陽人,祖籍絳州,南宋著名抗金、抗蒙名將。孟珙出身武將世家,他的曾祖孟安、祖父孟林都是岳家軍將領。

孟珙自幼追隨父親孟宗政,多次參與抗擊金兵的戰爭,在宋蒙交戰期間,以一己之力,掌控前線半數以上的戰事,被後世軍史學家譽為“機動防禦大師”。

孟珙歷任樞密都承旨、京西湖北路安撫制置使、四川宣撫使兼知夔州、江陵知府、寧武軍節度使等官職,受封漢東郡開國公。

北方蒙古崛起,金國勢力頹敗,金哀宗遷都汴京,自不量力,在嘉定十年(1217年),悍然發動了侵略宋朝的戰爭。

這位宋將青史留名卻鮮為人知 親手困死金國皇帝 一雪靖康之恥

孟珙父子採取機動靈活的戰術進行防禦,埋設伏兵,襲擊了半數以上的金兵。

金軍被斬首千餘人,隨即潰敗,孟珙此後收編了唐、鄧、蔡三州漢族義軍,聯合兩淮義軍兩萬餘人,組建了忠順軍,形成了抗擊金國的有生力量。

金國對蒙古的戰爭同樣是屢戰屢敗,金哀宗再次遷都蔡州,負隅頑抗,派大將武仙以十萬大軍進軍四川,企圖建立根據地,抗擊蒙古勢力。

孟珙洞察敏銳,看出了金哀宗的戰略意圖,以七千宋軍大敗金軍。

武仙一戰,金軍敗退的途中,孟珙多次設伏偷襲,打得金兵人仰馬翻,死傷慘重,潰不成軍。

剩餘的七萬人突圍無望,最終選擇了投降,金國最後的有生力量消耗殆盡。

孟珙認為北伐時機成熟,請求朝廷獲准後,以駐紮在淮西的宋軍精銳兩萬人,聯合蒙軍,北伐金國。

紹定六年(1233年),宋蒙聯軍將金哀宗圍困在蔡州城內,金哀宗企圖反攻取勝。

十月,孟珙率兩萬宋軍追殺金兵至高黃坡,斬首一千二百多人,隨即與蒙軍兵臨城下,形成合圍之勢。

蔡州城此刻變成了人間地獄,糧草斷絕,出現“人相食”的慘劇。

十一月,蒙將張柔攻城受挫,身負重傷,孟珙派人將其救了出來。十二月,孟珙再度擊潰企圖殺出重圍的金兵,斬首三百餘人。

孟珙指揮宋軍,掘開練水,水淹蔡州。金朝統治者兇相畢露,竟然斬殺城中男女老幼,令人髮指地把屍體熬成油脂,從城牆之上傾倒,阻止聯軍攻城,現場異常恐怖。

端平元年(1234年)正月,孟珙派部將趁著夜色將攻城器械運抵城下,聯軍發起了最後的猛攻。守城金兵猝不及防,四散而逃,金國防線徹底崩潰。

這位宋將青史留名卻鮮為人知 親手困死金國皇帝 一雪靖康之恥

宋蒙聯軍入城,與金軍殘部展開巷戰,金哀宗倉促之間,傳位於東面元帥完顏承麟,在幽蘭軒自縊而死。

孟珙找到金哀宗的屍體,砍掉一隻手臂送給蒙軍,餘下屍體運到南宋國內。短命皇帝完顏承麟死於亂軍,金國至此滅亡。

孟珙一戰創立不世之功,一雪靖康之恥,告慰了抗擊金兵的岳飛、韓世忠等無數英靈。

這位宋將青史留名卻鮮為人知 親手困死金國皇帝 一雪靖康之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