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名校生考研成功遭嘲諷:對不起,本科不是北大的

最怕的不是空氣突然安靜,怕的是鄙視鏈突然的出現。

近日,某校“學霸宿舍”全部大學生考研成功的事引發熱議!據報道,前幾天,常州大學白雲校區南區 15 號宿舍樓上,宿管阿姨掛起了一條橫幅,上面寫著 “熱烈慶祝儲運 142 班 302 室全體考研成功 ”。

非名校生考研成功遭嘲諷:對不起,本科不是北大的

圖片來源:現代快報 (包海霞 陸文傑 )

原來,最近考研成績公佈後,這個宿舍的 8 名男生全部考上了研究生,一時間他們成了學校裡的風雲人物,302 宿舍也成為名副其實的 “學霸宿舍 ”。

本來考上研究生是一件好事,但是卻遭到了有些網友的嘲諷。

這句評論一出來瞬間遭到了很多雙非學校學生的反駁:

非名校生考研成功遭嘲諷:對不起,本科不是北大的

1

對不起,我本科不是北大的

記得《笑傲江湖》中任我行對令狐沖說,這個世界上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我們身處江湖,免不了一爭高下:

我出身比你好···

我學歷比你高···

我品味比你有格調···

似乎通過比較,再平凡無奇的自己,也會與眾不同。於是,人們學會了花樣迭出的“看不起”,有些人自我感覺良好,至於是不是真的好,只有他自己知道。

之前有一篇文章在網上迅速傳播,名叫《對不起,我本科不是北大的!》。這篇網絡文章透露的現實,出身名校,在不少人看來,是自帶光環的榮耀。

文章作者是一名90後,從一所三本院校本科畢業後考入北大,成為一名中文系碩士,並通過努力加入了中國作協,現為《詩刊》社編輯,這在A考君眼裡,妥妥的勵志故事。但作者稱,身邊很多人喜歡問自己本科來自哪所大學,而其回答往往能引發對方一系列微妙複雜的反應。

在開始時候,作者也認為本科是非常重要。這涉及到你在對方的心理定位,是一個999K純金學霸還是銀鎏金或銅鎏金的學霸。或許也涉及到對方對自己的心理定位。

經常別人問學校時,作者還回答過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後來發現這麼回答不僅有撒謊的心慌,還挺人格分裂的。甚至都沒參加過招聘會,因為聽說招聘會看大門的不讓三本的學生進。

這說明了什麼,一個三本生身上有著自己的自卑感,文章結尾作者才明白:“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為什麼今天反而會有所謂的高校鄙視鏈?對不起,我本科不是北大的!但我的本科也是我的青春,也是我一生的財富,也是我的母校,我同樣熱愛它。我不會因外界的影響而妄自菲薄,也不會因外界的影響而數典忘祖。

2

高校一直都存在鄙視鏈

在中國,一紙文憑很重要,若出身名校,在不少人看來,這就是自帶光環的榮耀。但很多人可能沒想到,名校生也自有“江湖”:從本科到碩士、博士均來自名校的學生,往往最受推崇,而一些從二本、三本學校本科畢業,考入名校的碩士和博士生則會被歸入“另類”。

不管是否承認,“高校本科鄙視鏈”確實存在985>211>普通一本>二本>三本>專科>高職……

中國高校的鄙視圈,早已自成派別,“清北復交浙科南”無疑在鏈條頂端,985、211也是重要的進階標籤。

有的即使沒有明說,這條鄙視鏈依然會隱藏在用人單位的心裡,而且,可以想見,這樣的現實不會因為丁鵬的一篇文章就改變多少,所謂的高校鄙視鏈會依然存在並將長期存在。

非名校生考研成功遭嘲諷:對不起,本科不是北大的

最嚴重的是在每年財經院校的一個排名上,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一個鄙視鏈:

財經類大學的學生,從不看綜合排名。

長期以來,財經類院校作為專業性大學,在各類全國高校排行榜中排名一直較低,經常看見某財/貿居然排到了五十名開外。

當時財經學子的內心是崩潰的,反應是這樣的:

臥槽, XX大學都比我們高,媽的我都沒聽說過這個大學!XXX大學這是什麼吊東西,當年lz保底都看不上這個!這個評選是不是收紅包了,不,收紅包都幹不出來這種事!

然而,當遇上中國財經類大學排名時,財經大學圈永遠都是一場血雨腥風。

2018年中國財經大學排名剛剛出爐,一眾財經學生躋蹧不堪,縱觀朋友圈裡面上財、央財、對外經貿、西財的眾多好友曾經轉發的雞湯,得出來一個共同點:

只要自己母校排的高,就是有理。

非名校生考研成功遭嘲諷:對不起,本科不是北大的

其實,高考仍是目前條件下較為公平的選拔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學生的學業水平,一些優秀學生通過高考進入更理想的大學,本身也能證明其有過人之處,而在名校的培養能讓其得到更好的發展。

而像文章作者那樣,本科為二本、三本院校的學生,選擇通過考研來實現“上名校”,同樣難能可貴,在條件相對一般的本科院校奮起直追,拼搏奮鬥,希望在今後的人生中與名校生同臺競爭,需要付出更多的艱辛和努力的。

3

打破鄙視鏈得靠“努力”

網上有句話說,“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非名校畢業生無需妄自菲薄,更無需說對不起;如果非要覺得自己低人一等的話,那高職生、技校生或中專生還要不要活了?

老話說,英雄不問出處,富貴當思原由。當英雄也要問出處的時候,如何破解這條藏在人心的高校鄙視鏈呢?

其實,真英雄是不怕問出處的,正是“英雄不怕出身太單薄,有志氣高哪天也驕傲”。問了,是英雄,不問,還是英雄。因為,是不是英雄並不靠出處,出處也不是衡量英雄的必要條件。

破除鄙視不在別人,就在自己身上,只有自強自立,勇於作為,做出一些成績,幹出一番事業。真要是這樣,誰還會鄙視你。

非名校生考研成功遭嘲諷:對不起,本科不是北大的

就像今天馬雲已經“封神”,但誰還在乎,他的母校是杭州師大。

我們固然不必為出身而感到羞愧,也不必因此就感覺對不起那些無聊地站在鄙視鏈上的人。

這當然是極端的例子,大佬的人生通常不能複製,但道理是可以學習的。有時候出於各種原因,我們初始條件可能並不理想,但自怨自艾是沒有用的,剽悍的人生在於打好一副爛牌。

如何打好一副爛牌呢?特別是對我們財會人來說,不能名校出身,但是手握證書依然可以馳聘財會界。

在財會行業中,一本證書就意味著一道崗位門檻,通常初級職稱可以做會計,中級職稱可以做主管,要做到財務總監,就沒那麼容易了。最近人民日報給大學生們推薦了一份含金量最高的證書清單,數了數大概有14本證書,其中的財會證書已經佔了一大半。

其實,對於所有的財經類學校,都是如此。如果說學校是座象牙塔,那麼財經類大學應該是介於社會與象牙塔之間的。

他們把大學當跳板,從進校門開始就確定好了求職目標。當大部分人大三才開始找實習的時候,他們手裡可能已經有數家500強實習經歷。秋招?春招?不好意思,我已經拿好了return offer。

所以從這一點來看,財經院校內部的互撕並沒有多大意義,等開始找工作或者開始工作了突然發現,大家大多數其實都是平凡的人:在學校裡絕大多數平凡的人最後區別不過是你在這片區域做櫃員,我在那片區域做櫃員。你在這裡賣理財,我在那裡賣理財。我在這裡加班做底稿,你在那邊加班做底稿。

學校之間那些差距其實很渺小。而那些特別出類拔萃的精英們,早就不是自己的學校可以定義他們的。他們找到的工作,以後得發展其實他在這a財會這樣,在b財也會,在c財也沒差。

所以,別讓學校成為你的上限,也別讓它成為你的下限。

非名校生考研成功遭嘲諷:對不起,本科不是北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