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裂果原因及防治技術

蘋果裂果原因及防治技術

1 裂果原因

今年氣溫回升慢,前期果實生長特別慢,果實細胞數量不足且排列緊密,大雨過後給正處於膨大期的蘋果一個充足的水肥條件,迅速生長結果導致果實出現裂口現象。並且雨後高溫也加重了裂果的發生。

1.1 糖分含量

果實糖度高容易裂果。因為含糖量越高,滲透壓越大,果實就越容易從外界吸收水分,吸收水分過多過快,會使果肉迅速膨脹,撐破果皮,出現裂果。

1.2 發育程度

裂果與樹勢、枝齡、果實梗窪部的發育程度有密切的關係。在結果初期的蘋果幼樹或高接樹,新的枝梢生長速度較快,樹勢強壯,裂果率較高;而樹勢相對中庸,枝勢平緩的枝條上著生的果實裂果發生率一般較低。果實幼果期發育不良,梗窪偏深,生長後期易裂果。

1.3 土壤水分

如果實生長期土壤乾旱,果皮生長速度慢,果實的細胞間隙縮小,導致果實硬度、細胞密度增大。這個時候當遇到比較強降雨時,果園大量灌水,土壤水分急劇增加,根系快速吸收大量水分,向上運輸到果實,果肉迅速膨脹,果皮不能承受果肉的膨脹而開裂,出現裂果。硼、鈣、鉀含量不足或氮肥偏高,多發生在蘋果種子發育停止後的果實膨大,裂紋起初沿皮孔擴展,到後期形成明顯的橫行裂紋和皺皮。

1.4 日灼

果實向光面曝曬,晝夜溫差大或雨淋後易裂果,裂口往往是在向陽部位。有日灼傷痕的果實都易裂果,遇雨產生沿日灼傷痕點,裂開,然後擴展到其他部位。蘋果表面果皮受到強光直射後,先著色的部位比較容易出現易裂紋,有比較小的日灼痕跡,柔韌性降低。

1.5 傷口停長

機械傷、病蟲危害等傷口,會因癒合而果皮木栓化或使果皮停止生長,這些部位也會成為裂果的起點。另外,品種與裂果的發生也有關係,因為不同品種果皮薄厚及皮層蠟質層的厚度不同,果皮薄、蠟質層薄的品種易裂果。

1.6 套袋原因

雨水順果柄流入果袋,尤其在陰雨連綿天氣,由於袋內溼度大,持續時間長,而導致梗裂、果面裂紋;蘋果謝花後一週,絨毛開始脫落,幼果每脫一根絨毛,果面就會留下一個脫落孔,此時使用乳油、農藥種類多,濃度和用藥量過大,都會造成脫落孔細胞成片死亡,引發果實裂紋。

2 防治技術

2.1 加強果園水分管理,避免土壤水分急劇變化

如遇乾旱應及時灌水,始終保持土壤內水分均衡,避免土壤過旱或過澇,以及水分含量變化過大。加強土壤管理,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理化性能,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果園灌水應改大水漫灌為滴灌,或採用穴貯肥水,也可進行樹盤覆蓋。

2.2 提高樹體生長勢,降低裂果發生率

優化樹形,疏除過多枝條,打開光路,疏通水路,降低冠內溼度,減少底部冠區,為果實均勻著光著色創造條件。另外,控制樹體負載量、秋施基肥、增施有機肥、合理修剪等措施,可提高果樹的管理水平,增強樹體生長勢,也可降低裂果的發生率。

2.3 合理施肥,改良土壤

果園施肥要以農家肥、綠肥等有機肥料為主,重視平衡施肥,適當控制氮肥用量,及時補充鈣、硼、鉀等肥料。通過深翻、增施有機肥、菌肥、果園生草等措施,不斷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和改良土壤結構,增加其蓄水保墒的能力。建議重施有機肥,增強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同時追施嘉美紅利、核動力、贏利來、內鉀德,調理土壤,提高土壤緩衝性能,促進營養吸收和轉化。建議施用嘉美贏利來、內鉀德高鉀高鈣套餐肥;建議用嘉美腦白金、嘉美紅利及時調理土壤;病蟲防治差的果園裂果較為嚴重,大量使用乙烯利、赤黴素、2,4-D的果園裂果量明顯上升。其次是補鈣,減氮。有研究表明,當氮含量偏高時,會影響鈣的吸收,氮含量過高,會容易裂果。補充鈣元素,果實中鈣素含量高可降低裂果的發生率。

2.4 果實套袋

套袋時袋口一定要紮緊,不能讓水順柄流入果袋。根果良品保花保果菌劑防止裂果,及時補充鈣,套袋前最少噴施3次鈣。防日灼和病蟲危害。通過修剪、套袋、澆水、噴水等方式,可降低日灼現象,避免因日灼引起裂果。同時注意防治蘋果病蟲的危害,避免果皮受害產生傷口而引起裂果。

2.5 果園覆草

在雨後或澆水造墒後覆20釐米厚的麥草或其他秸稈,保持溼度。避免和減緩不均衡供水對果實發育的影響;應用生長調節劑抑制果肉過快膨大,生產上可在6月底、7月初全樹噴布1次400~500倍的比久(相當於2000毫克/公斤)。或於6月下旬噴300倍15%的多效唑,隔15~20天后再噴1次,好果率在90%以上。噴比久和多效唑均能增加果實著色,提高果實含糖量和增強耐藏性。

蘋果裂果原因及防治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