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美岐C位出道,李子璇遺憾落選,短短一年網綜已從專注圈層開始爭相「出圈」

試想,誰會放過流量呢?

刺蝟公社 | 楊雨晨

兩個多月的賽程,昨晚《創造101》終於迎來決賽之夜。最終由孟美岐、吳宣儀、楊超越、段奧娟、Yamy、賴美雲、紫寧、Sunnee、李紫婷、傅菁、徐夢潔組成的火箭少女101組合正式成團。

孟美岐C位出道,李子璇遗憾落选,短短一年网综已从专注圈层开始争相“出圈”

不少人為自己pick的小姐姐終於出道而開心,也有很多人因為李子璇、劉人語等選手未能進入出道位而難過。

而對於fay這種對網綜毫不感冒的人,昨晚也讓她深刻地體會到了被《創造101》支配的恐懼。打開朋友圈,“救救XXX吧”、“啊啊啊啊XX終於出道了”、“哭哭,XXX為什麼沒進,生氣”······的狀態滿屏都是。

再打開微博,熱搜基本被這檔節目霸屏。

孟美岐C位出道,李子璇遗憾落选,短短一年网综已从专注圈层开始争相“出圈”

“字都認識,怎麼組合在一起就有點看不懂了?”她想。這不是fay第一次對熱搜榜上的詞迷惑。

“王珂?劉濤老公怎麼上熱搜了,啥?是個00年的妹子?”

“嶽嶽最近可以啊,經常熱搜榜上有名,嗯嗯嗯?不是小嶽嶽,是坤音四子的嶽嶽?”

“#楊超越車禍現場#話題爆了?”

“#黃渤yamy別割雙眼皮#又爆了?”

“#鄭爽發火#鄭爽在哪發火了,為啥發火?”

······

從沒見過的各種名字,莫名其妙的關聯詞,以及越來越常見的深紅“爆”字,讓她有種和時代脫節的感覺。

點進這些話題一看,大多和最近熱播的某檔綜藝相關。街舞、機器人、偶像pick······fay都不追,但看到名字又有點印象。“首頁每天都能刷到相關的信息,身邊朋友看的也不少,偶爾會聽他們聊兩句。”

孟美岐C位出道,李子璇遗憾落选,短短一年网综已从专注圈层开始争相“出圈”

像fay一樣不論被多少信息轟炸都不為所動的“頑固派”還是少數,大多數人即使以往對街舞、機器人格鬥、追星等題材的節目不感興趣,也會在看到熱搜、相關視頻、被朋友安利後產生好奇,嘗試點開視頻看一期是否合自己胃口。

這種垂直類綜藝吸引泛人群關注的現象,被業內稱為突破圈層,即最近常被提起的“出圈”。簡單來說,就是小眾題材的節目通過製作方的運作,得到大眾的關注與討論。

街舞、機器人格鬥、偶像選拔等題材顯然都屬於這個類別。他們不像傳統的訪談、戶外真人秀、互動遊戲類節目,老少咸宜、觀眾基礎好。因自帶一定準入門檻,這些亞文化的愛好者們各自聚集,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圈層。圈內圈外平行,且互不干擾。

孟美岐C位出道,李子璇遗憾落选,短短一年网综已从专注圈层开始争相“出圈”

直到視頻平臺的崛起,網絡綜藝的投入成本與製作水平逐漸與臺播綜藝相差無幾甚至更高,這些以往電視臺不會關注的題材便成了一片藍海。

去年一句freestyle將嘻哈文化從地下帶到大眾面前,併成功掀起一陣風潮讓行業、資本看到了小眾題材的潛力。大家猛然發覺小眾與大眾的界限可能並沒有那麼明顯,關鍵看你做不做,以及怎麼做。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雖然意味著高風險,但一旦成功,伴隨的高回報難以估量。

孟美岐C位出道,李子璇遗憾落选,短短一年网综已从专注圈层开始争相“出圈”

於是到了今年,幾大視頻平臺都爭相在不同垂直領域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然後有意無意地形成了各種“撞車”。

截至目前,無論是偶像選拔類的《偶像練習生》《創造101》,還是街舞類《這!就是街舞》《熱血街舞團》,又或是機器人格鬥類的《這!就是鐵甲》《機器人爭霸》。已上線的這6檔節目都是各平臺的S級綜藝(資金、資源投入均是頂級),既然給了頂級配置,平臺顯然不想只做成一場圈內人的狂歡,而是要衝破圈層,將節目和它承載的文化傳達給更多人。

既然大家都想“出圈”,效果究竟如何呢?

刺蝟公社(ID:ciweigongshe)根據各平臺的口碑、數據統計,決定以《創造101》和《這!就是街舞》兩檔節目為例分析一下。

《創造101》最近的熱度不用多說,即便是從未看過的人,對這檔節目以及其中的幾位選手名字也會略有耳聞。從開播前各種話題、熱搜不斷,就能看出節目組對“出圈”的野心。

孟美岐C位出道,李子璇遗憾落选,短短一年网综已从专注圈层开始争相“出圈”

3unshine組合、sunnee、楊超越、王菊、段奧娟······似乎每一期都會有個爆點人物出現,引發大家討論。

此處不得不提王菊,大眾關於她的話題引爆,成了《創造101》最成功的一次“出圈”經歷。

這個26歲的女孩,身材微胖、皮膚黝黑、常常頂著爆炸頭大濃妝出現在鏡頭前,被大多數網友認為和“女團成員”的身份格格不入。

孟美岐C位出道,李子璇遗憾落选,短短一年网综已从专注圈层开始争相“出圈”

但後來的一段採訪,讓這一切發生了變化。當王菊對著鏡頭說出 “精神獨立,經濟獨立,我覺得太重要了”,令不少人幡然醒悟,女團的標準為什麼一定要是白、瘦、美呢?敢作敢為、獨立堅強,不是比外在更有魅力嗎?

於是被圈粉的人開始在社交媒體上掀起“拯救菊姐”的應援行動。

他們自發製作了應援王菊說明書、投票王菊說明書、王菊系列表情包、應援菊姐段子。還去外賣軟件刷評論支持王菊,用漂流瓶給陌生好友發送給王菊投票的鏈接,與爸媽談條件給王菊投票,自創“菊話寶典”以及搞笑拉票視頻……

孟美岐C位出道,李子璇遗憾落选,短短一年网综已从专注圈层开始争相“出圈”

“陶淵明”(王菊粉絲名)的此次應援不僅成功將處於淘汰邊緣的王菊救下,排名最高時衝到第二,還讓相當一部分路人知道了她的名字,知道了《創造101》這檔節目。

這是《創造101》製作人邱越想要看到的。“這個有點類似於議程設置,現在年輕人對偶像追求的行為,比如每天去群裡打call、眾籌、徵集,用這些填滿了他們的生活。”邱越在最近的一次分享中說到,很多人追完最新一期節目後,發現沒事可做了,會很空虛。

為了填補這些空虛,製作方在節目之外製定了不少規則,都是為了圈住這群“沒事兒幹”的年輕人,

一來是為了延續節目的影響力,二來是給觀眾提供可做的事情,三來是營造一個更為巨大的社群。

孟美岐C位出道,李子璇遗憾落选,短短一年网综已从专注圈层开始争相“出圈”

這些舉措讓《創造101》逐漸變成了一種社交工具。最近大家見面第一句可能會問:“你Pick哪個小姐姐”?

毫無疑問,在“出圈”上《創造101》是這6檔節目中最成功的。但在其本業“偶像選拔”上就沒那麼亮眼了。

作為一檔引進綜藝,原版《produce101》珠玉在前,按理說它不應該差太多。可不論服化道的水平,還是賽制的胡亂更改,與競演無關的鏡頭過多,預告片疑抄襲等,都足以讓觀眾大肆吐槽了。

孟美岐C位出道,李子璇遗憾落选,短短一年网综已从专注圈层开始争相“出圈”

《創造101》兩支宣傳片創意疑抄襲韓團

相比之下,《這!就是街舞》兼顧得很好,不僅在專業度上得到業內人的認可,還收穫了不少非專業觀眾的喜歡。

孟美岐C位出道,李子璇遗憾落选,短短一年网综已从专注圈层开始争相“出圈”

這檔街舞選拔類真人秀可以說是“低開高走”的典型案例。起初因為愛奇藝有成功案例在,加上《這!就是街舞》在宣發上總出問題,大家更看好《熱血街舞團》。

但隨著節目的播出,兩檔節目的差距也慢慢拉開。《這!就是街舞》憑藉專業的賽程設置、對舞者的更多關注與呈現,以及照顧普通觀眾對街舞術語進行說明和註釋得到了不少好評。其豆瓣評分也從起初的不滿7分,升至8.5分。

節目中的熱門選手韓宇、亮亮、王子奇、Nikki等不僅人氣有所提升,還成了各大盛典常見的表演嘉賓。

孟美岐C位出道,李子璇遗憾落选,短短一年网综已从专注圈层开始争相“出圈”

就“擊破圈層”一事,《這!就是街舞》總導演陸偉在最近的一次論壇上分享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想要擊破,首先得了解圈層,把所有圈層中可能有的元素真實的呈現出來。

比如《這!就是街舞》的賽程設置大量借鑑挪用國內街舞比賽方式,包括最後的“終極不服”環節,都是為了讓舞者在自己非常熟悉的環境下比賽,表達觀點時,是他們最松馳、最真實的時候。如果把他們放在陌生的環境,他們並不知道該怎麼玩的時候,當中肯定會有大量的有意無意的設計,或違背節目原則的東西。

“所以要做屬於圈層文化的東西,首先得尊重圈層文化,讓這個圈層的人認同你。在這個過程中,通過節目中真實的有人性的舞者,打破作品,讓更多圈外的人喜歡上你的節目,這是大的邏輯方向。”陸偉說。

孟美岐C位出道,李子璇遗憾落选,短短一年网综已从专注圈层开始争相“出圈”

模仿導師淘汰選手的人肉椅子

有意思的是,今年都叫喚著要“出圈”的垂直類網綜,去年這個時候還在強調專注圈層文化,即我們的節目就是針對XX後,你不看可能是因為你不是節目的受眾。

不過,與其說製作方的標準變了,不如說他們是在試圖用一切可能的方式爭取最大規模流量。畢竟,網綜早已不僅僅意味著一季12期節目,它正朝著產業化方向前進。

阿里文娛大優酷MAD工作室總經理宋秉華曾以人為單位闡釋“產業化”這三個字的含義。一個素人如果想成為藝人,他必須經過練習生、出道兩個階段,之後開啟經紀、宣發、收益的循環模式,直到火了之後進入消費模式。

孟美岐C位出道,李子璇遗憾落选,短短一年网综已从专注圈层开始争相“出圈”

這其中,網綜覆蓋了多個方面,不論是出道方式,還是消費模式中都少不了它的身影。《這!就是街舞》總導演陸偉和《這!就是灌籃》製作方易驊團隊都感慨良多。

“我講一個網綜和臺播綜藝最大的區別,針對網友們說有道理的地方進行修正,立竿見影地會出現在點擊量和下一集脫拽率上。”陸偉說。

作為總導演,他除了要定下整體基調、把握大方向外,還要為它的產業化發展留下空間,符號化和給標識賦能是最重要的兩點。比如節目中常用的道具(毛巾、瓶子)以及四個戰隊的名字(西泡泡戰隊、態度大師戰隊、修樓梯戰隊、易燃裝置戰隊)。

孟美岐C位出道,李子璇遗憾落选,短短一年网综已从专注圈层开始争相“出圈”

《這!就是街舞》第一季總冠軍為易燃裝置隊韓宇

易驊則用“太刺激了”來形容正在做的《這!就是灌籃》。

與以往只需按時交90分鐘片子相比,現在他們還需要想節目的籃球該怎麼設計,每隊的明星陣容、配套公仔、隊名、隊服是怎樣的,以及由這檔節目衍生出的兩檔線下賽事該如何聯動······

孟美岐C位出道,李子璇遗憾落选,短短一年网综已从专注圈层开始争相“出圈”

日月星光傳媒創始人易驊

可以預測,接下來的大型網綜都會朝產業化方向發展。畢竟製作成本在這擺著,節目的招商也會不斷地增長。如此一來牽連的相關方更多,整個產業鏈也會更長。

這周結束,以上6檔節目就全部收官了。但平臺顯然不會給觀眾喘息的時間。馬上幾檔音樂類選秀、“這!就是”系列、喜劇脫口秀等節目即將無縫銜接。

這次,你會選擇看哪個呢?

孟美岐C位出道,李子璇遗憾落选,短短一年网综已从专注圈层开始争相“出圈”孟美岐C位出道,李子璇遗憾落选,短短一年网综已从专注圈层开始争相“出圈”

楊雨晨

關注綜藝、音樂、影視領域

添加時煩請註明姓名、機構、職務

刺蝟公社是聚焦內容產業的垂直資訊平臺,關注領域包括紙媒和數字出版、互聯網資訊和社交平臺、視頻音頻平臺、影視文娛、內容創業和自媒體、二次元,以及VR/AR和人工智能等未來內容發展方向。

孟美岐C位出道,李子璇遗憾落选,短短一年网综已从专注圈层开始争相“出圈”孟美岐C位出道,李子璇遗憾落选,短短一年网综已从专注圈层开始争相“出圈”
孟美岐C位出道,李子璇遗憾落选,短短一年网综已从专注圈层开始争相“出圈”

孟美岐C位出道,李子璇遗憾落选,短短一年网综已从专注圈层开始争相“出圈”

內容產業報道第一媒體

微博 @刺蝟公社

轉載、媒介合作聯繫微信號ciweimeijiejun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網站www.ciweigongshe.ne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