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經濟成功的十大法則

中國的創意產業發展迅速,人們對創意和創新的意識已迅速增加。人們日益意識到它在個人生活中的力量,各個公司日漸注重創意和創新帶來的經濟利益,而政府也漸漸意識到調整國內政策的需要。

在發展創意和創新之際,中國面臨許多問題。創意仰賴能夠在生活和工作中表達自己的個人,亦仰賴對獨創性、設計和美的珍視。政府需要用全新的眼光對待教育、企業家、企業、政府壟斷的作用、行業規制和知識產權。

世界創意產業之父、創新模式的推動者、英國著名創意文化產業研究專家約翰·霍金斯(John Howkins)在他的《創意經濟》一書中提出了創意經濟成功的十大法則。

創業經濟成功的十大法則

1 創造自我

創造出個人才能的獨特集群;擁有自己的形象,把它管理好,使之厚積而薄發。

如果自己希望,不妨早點離開學校,但是,須知學海無涯,當以苦作舟;要旁若無人般敞開胸懷盡情舞蹈,須知不破不立,對自己的資產和天賦要有清醒的認識,須知它們獨一無二,是你所擁有的一切。

2 概念優先,而非數據優先

要創造和開拓自己的創意想象力;要建立一份個人知識資本的資產負債表。要深入瞭解保護創意的專利、版權、商標和其他知識產權法。

創意企業家如果喪失思考的能力,會變得比公司虧損更令人憂心忡忡。好好想想吧。

3 擁有遊牧人的心態

遊牧者處處為家。可以自己選擇旅行路徑和方式,也可以選擇旅行時間的長短;擁有遊牧心態並不意味著獨處,多數遊牧者都是結幫而行,夜間更是如此。

作家查爾斯•漢迪(Charles Handy)說領導者必須將“對人的熱愛”與“遠離塵囂的能力”融為一體。

遊牧者讚賞沙漠,也心儀綠洲。同樣,創意者既需要獨處也需要集群,既需要獨立思考也需要齊心工作。

4 根據自己的(思維)行動界定自己

要依據自己的思想行動,而不是他人所給的職務、頭銜來給自己定位。如果你在X公司工作,正在從事Y項目,就說你在X公司的Y項目組工作。

勇敢的人稱自己為“思想家”。

電腦公司志在編制“企業經營解決方案”,並把它賣給客戶以解決對方的問題。

在創意經濟中,人人都可以思考,並且可以彼此交換充滿創意的解決方案。

在玩查爾斯•漢普頓•特納(Charles Hampden Turner)的名為“遊戲無止境”的遊戲裡,人人都尋求一種對彼此都有利的結果。

5 學無止境

要借鑑,要革新。務必牢記美國電力公司的廣告語“新點子往往是兩個老點子首次交會而產生的火花”。要運用回溯、接續發明和重生——做一隻饒舌的喜鵲。創意藝術家會為新創意而嘔心瀝血。

創意來自何方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樣對待。

如果厭煩了,那就做點其他的事。要使用網絡,如果找不到合適的網絡,那就自創一個。要敢於冒險,付學費。

至於泰勒對福特汽車公司工人們那句名言:“你們應該消除那些錯誤的、緩慢的和沒用的動作”,要忘掉它,殊不知,率性而行,每有奇觀。

6 沽名而釣譽,何樂而不為

生產成本微不足道,而且相對穩定。

名氣是經濟學家所說的“沉沒成本”,無法收回,但卻可以在無需再作任何成本投入的情況下自由開發,名氣和名人會帶來近乎無限的回報,譬如,可藉此收取更多的服務費,並讓暫時陷入困境的人生或職業重新恢復朝氣。

不妨建立自己的知名度。在21世紀的創意經濟中,享有盛名(哪怕是有點小名氣)非常重要,其重要性和20世紀文字工作經濟中的打字速度一樣。

大衛•鮑伊對明星的本質有過十分傳神精闢的解釋:“能顛倒眾生,還能自我迷醉。”

這裡所說的不是轉瞬即逝的名氣,即安迪•沃霍爾所刻畫的短暫的媒體追捧,而是來自於創意的盛名,這正是沃霍爾自己的成就,即使在不再作畫、不再工作多年後依然聲名不減。

7 眼見為實,視虛為偽

網絡空間只是日常生活的另一維度。不能依靠科技來評定真實,而是應該用一些更為重要的永恆的標準來判斷是非,譬如人性和真理。沒有信息和交流,網絡就毫無用處。

要隨時隨地運用RIDER程序:回顧、孵化、夢想、激情和現實檢測,唯有如此,才可能融合現實和夢想,創造自己的未來。

8 與人為善

與人為善是成功的標誌。

數據從不會說“請”,而人則可以,並應該這麼說。而且,真心真意。要做到己之所欲,亦施於人。

快速的計算機能更迅速的處理數據,同樣,與人為善的人會獲邀加入更多的網絡、接受更多的知識,並能創造更多的事物。

9 坦言自己技不如人

曾九度榮獲溫布爾登網球賽冠軍以及在美國網球公開賽中四次奪魁的馬丁娜•納芙拉蒂洛娃(Martina Navratilova)所說的一句話猶在耳畔:“那些聲稱‘勝敗乃兵家常事’的人在說這句話的時候興許已經輸掉了……”

同樣,也不要眼睛只盯著成功,不妨用好奇之心來探索失敗的意義。創意者是自己得失成敗最嚴格的裁判,因為他們想從中獲得經驗教訓(見法則5)。

最糟糕的事情不是退步不前,而是憂愁喪志。如果輸不起,那就永遠不會成功。

10 心懷大志

要勇往直前。

11 沒事打開心扉

大衛•普特南(Divid Puttnam)曾經說過:“我的一生中,最令人興奮、最具有創意的階段是1960年代初期,那時,我在Collett Dickinson Pearce廣告代理公司負責一個小組,和我共事的有查爾斯•薩奇(Charles Saatchi)、艾倫•派克(Alan Parker)(他後來執導了《午夜快車》和《貝隆夫人》),以及理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後來執導了《異形》)。老實說,你一定認可,這是個超棒的組合。但是,關於那段日子,唯一留在我記憶中的事情就是我們大家一起大跳踢踏舞,在製作廣告的時候抓緊空檔狂練一氣,這事兒妙趣橫生,我們大笑大鬧,前仰後合,絕了,正是在嘻嘻哈哈之中搞出了一批精品廣告。”

自得其樂的人不僅比他人快樂;而且也取得更多、更快的成就。尤為重要的是,不要憂慮。

馬里蘭州國家精神健康中心的湯姆•韋爾(Tom Wehr)曾說過僵化的大腦總是會把前日所經歷的事件加以檢索,組合成一家“有創意之憂的工廠”。

既然有憂患,幹嗎還不解憂?何以解憂,唯有“心康”!

創業經濟成功的十大法則

讀到這,你早就發現了一個問題:不是說創意經濟得以成功,只有十項法則嗎?怎麼變成了十一項?別急,規則是人訂的,你也可以打破自己的規則呀(見法則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