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延安:綠色革命 青山作證

紀念延安退耕還林

20年系列報道

陝西延安:綠色革命 青山作證

開欄語

上世紀90年代末,生態脆弱的延安在全國率先啟動退耕還林,一場紅色聖地的“綠色革命”自此開啟。20年的退耕還林,給延安帶來了實實在在的變化:山變綠了,水土流失得到遏制,入黃泥沙量顯著減少,產業結構明顯變化,群眾生產生活方式發生巨大改變,延安大地經歷了一場由黃到綠、由綠變美、由美而富的深刻轉變。從今日起,本報推出紀念延安退耕還林20年系列報道,敬請讀者關注。

陝西延安:綠色革命 青山作證

——寫在吳起縣實施退耕還林

20週年之際

陝西延安:綠色革命 青山作證

“春種一面坡,秋收一袋糧”“山是和尚頭,乾溝泥水流”……這些曾是陝北吳起縣生態環境惡化、水土流失嚴重的真實寫照。

陝西延安:綠色革命 青山作證

有人這樣描述實施退耕還林之前的吳起縣: “光禿禿的山頭像是剛出籠的饅頭,被山水侵蝕過的荒山荒坡則更像是饅頭上的道道裂痕,過度的開墾和放牧使得整個吳起大地,乃至陝北高原不堪重負,像呻吟的病人,像失去活力的老者。”

嚴酷的現實迫使吳起人對賴以生存的大自然予以冷靜思考,世紀之交,人和自然和諧相處成了一個至關重要的話題,也成了吳起人實施退耕還林工程、恢復青山綠水的思想基礎。

陝西延安:綠色革命 青山作證

1998 年,對吳起來說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年份:這一年,該縣率先在全國開啟退耕還林探索,在全縣範圍內推行“封山禁牧、舍飼養畜”政策,一場旨在改變生存環境的生態環境建設在吳起縣轟轟烈烈展開。

1997年,江澤民提出:“實施西部大開發,再造一個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區”。1999年,朱鎔基提出“退耕還林(草)、封山綠化、個體承包、以糧代賑”的措施,這與吳起縣先期實施的退耕還林政策不謀而合。這一年,吳起縣按照“一季退耕、兩年治理、三年完善提高、五年初見成效、十年大見成效”的目標,將全縣150多萬畝坡耕地一次性全部退了下來,成為當時全國退耕還林的一面旗幟,奠定了“全國退耕還林示範縣”的基礎。

陝西延安:綠色革命 青山作證

陝西延安:綠色革命 青山作證

綠色革命

有人說,退耕還林是繼紅色吳起之後,吳起大地掀起的一次“綠色革命”,它完成了從荒涼貧瘠到林草豐茂的蛻變,體現了人們對可持續發展的不懈追求。

從退耕還林概念的提出到實施、受益和享受退耕還林成果的整個過程,吳起留下了串串艱辛的足跡,但也取得了令人豔羨的成績。

陝西延安:綠色革命 青山作證

如今,吳起縣的林草覆蓋率已由1997年的19.2%提高到目前的72.9%,土壤年侵蝕模數由1997年的每平方公里1.53萬噸下降到目前的0.5萬噸以下,五級以上的大風已由1997年之前的年均19次降為5次。在最新的EOS衛星遙感圖片上,一片濃綠的顏色清晰地勾勒出吳起的地貌輪廓,與毗鄰地區形成鮮明的對比。

實施退耕還林工程的吳起縣,不僅解決了國家要“被子”的問題,更解決了農民要“票子”的問題。吳起縣委書記董強說: “近年來,我們在加快推進經濟建設的進程中,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發展戰略,把造林綠化作為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推廣運用科學的生態治理模式,使吳起山川大地實現了由黃到綠的歷史性轉變,生態環境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陝西延安:綠色革命 青山作證

相關資料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吳起縣共完成國家上一輪退耕還林面積185.37萬畝(退耕地93.98萬畝,荒山造林90.49萬畝,封山育林0.9萬畝);完成市級新一輪退耕還林面積21萬畝(其中納入國家新一輪退耕還林面積9.3萬畝);累計兌現退耕還林補助資金19.1億元 ,有22876戶105426人享受政策,戶均領取補助資金83494元,人均領取補助資金18117元。吳起縣是全國退耕還林實施縣中封得最早、退得最快、面積最大、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縣份,成為全國退耕還林的一面旗幟,先後被國家有關部委授予“全國退耕還林試點示範縣”“全國退耕還林與扶貧開發結合試點示範縣”“退耕還林先進縣”“全國綠化模範縣”“水土保持生態文明縣”等榮譽,連續1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年終綜合考核中被評為第一名。2016年中宣部、國家網信辦組織近40家新聞媒體,以及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鳳凰網、央廣網、環球網等對該縣的生態建設工作作了深度報道。

陝西延安:綠色革命 青山作證

青山作證

如果要問退耕還林吳起收穫了什麼,吳起可以肯定地回答:收穫了青山綠水,收穫了綠色的政治思維,更收穫了發展的信心。

秉承綠色發展理念,吳起縣從轉變發展方式到優化經濟結構,從調整產業佈局到保障改善民生,正在書寫著精彩的發展篇章。

調整工作思路

轉變發展方式

陝西延安:綠色革命 青山作證

沒有產業,農民難富;農民不富,生態難保。近年來,吳起縣按照“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建設生態化”的要求,確立了“畜禽主導、菜薯並舉、林果補充、勞務增收”的發展思路,緊緊圍繞“二園二區”(周長現代農業示範園、洛河川現代農業示範園;白于山馬鈴薯種植區、子午嶺經濟林果栽植區)建設,制定出臺了《產業富民實施意見》,強力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初步建成周長洋芋、白豹川苗木、鐵邊城標準化蛋雞養殖、洛河川設施蔬菜等一批種植、養殖示範基地,帶動了農業產業發展,促進了農民增收致富。

建設新型民居

打造宜居環境

陝西延安:綠色革命 青山作證

安居樂業是最大的民生,2008 年以來,該縣在推進新農村建設中,堅持“政策支持、政府引導、農戶自願、便於發展”和“就鎮、就路、就近”的原則,大力推進自然生態型、田園農莊型、中心村鎮型、城郊別墅型四種新型民居建設,把居住偏僻、交通不便、條件落後的農戶,逐步搬遷到“有田、有水、有路”的地方居住,從根本上改善農民的生產條件和居住環境,推進生態自然修復和保護。截至目前,縣財政累計投入6.3億元,帶動農民投入 25 億元進行新型民居建設,全縣95%的農戶搬進了新居,農村面貌煥然一新。

加強農田建設

提高生產水平

陝西延安:綠色革命 青山作證

民以食為天,農業是國之根本。實施退耕還林以來,吳起縣始終把農田水利建設作為治理生態環境、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提高糧食產量的重點來抓,加大投入力度,狠抓農田基本建設,累計新修基本農田達到 31.87 萬畝,人均3畝。2013年以來,該縣把淤地壩建設和治溝造地作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的又一新舉措,攔蓄泥沙,淤積耕地。目前,全縣完成治溝造地 4500 畝,累計建設各類淤地壩339座,可利用壩地17600畝。

發展生態經濟

培育後續產業

陝西延安:綠色革命 青山作證

近年來,吳起縣重點以山地蘋果、山杏山桃、苗木培育等林果產業為主,穩步推進退耕還林後續產業建設。一方面優先發展山地蘋果產業,重點加強山杏、山桃的撫育更新和高接換優,加強新品種的引進和推廣。目前,全縣共新建山地蘋果幼園8.5萬畝,良種仁用杏園0.25萬畝,改造山桃、山杏低產園2萬畝,完成生物質能源林長柄扁桃試驗栽植1.5萬畝,並通過定株撫育、修剪等措施,提高林木的潛在產值;同時,培育苗木產業,充分利用該縣洛河川、二道川、寧塞川等自然資源優勢,按照“川臺地、靠河畔、沿公路、連片區”的佈局原則,採取民營資本注入,建立以國有苗圃為龍頭、合作社育苗為骨幹、群眾育苗為主體的育苗體系,打造苗木綜合集散地。目前,全縣育苗面積達1萬畝,預計年產值可達4000多萬元。

發展各項社會事業

構建社會保障體系

陝西延安:綠色革命 青山作證

在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指數中,吳起縣堅持貫徹“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導方針,牢固樹立減負就是增收的思想,積極落實國家種糧“直補”政策,全縣農民實現了稅費“零”負擔。2010年,該縣率先在全市實行了十五年(幼兒園至高中)教育免費制,狠抓文化、衛生、計劃生育等各項社會事業建設,健全了縣鄉村三級醫療服務網絡,更新了醫療設備。縣財政配套資金積極推行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使10.6萬農民享受到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帶來的好處。通過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構築了強有力的社會保障體系,促進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為構建和諧社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如今,吳起縣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聚焦經濟轉型、脫貧攻堅、環境整治三場硬仗,縣域經濟社會呈現出繁榮穩定的發展局面,實現了經濟總量、發展質量雙提升。縣域經濟綜合實力連年躋身西部百強縣、全國中小城市投資潛力百強縣行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