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力市:以民生爲要,打贏脫貧攻堅戰

鐵力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在林區大地上的殷殷囑託,堅持民生為要,將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全程突出精準這一要義,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先看病後付費 一站式全兜底

“住上一次院,一年活白乾”這曾是貧困戶面臨疾病時的真實寫照。“現在這扶貧政策真好啊,我這病得了七年了,一直沒有錢好好治療,現在終於是好轉了,生活也有奔頭了。”梁金在鐵力市醫院住院處激動的說。

梁金是鐵力市雙豐鎮穩水河村的貧困戶,女兒在外打工,老母親身體不好還需要照顧,原本不富裕的家庭因病致貧。今年1月1日起,按照鐵力市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醫保核銷政策,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戶發生的住院和門診醫藥費用,經過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及商業保險核銷後,剩餘醫藥費用合規部分再由市財政補貼,符合醫保報銷範圍內的費用全部核銷。“得胰腺炎7年了,疼起來那汗出的,衣服都能擰出水來,這次在這住20天花了三萬多,我一分錢沒交,大概算了一下,經過各種保險和救助,自己承擔的醫療費用也就沒有多少了。”

“以前住一次院,十天半個月就得幾千元錢,實在是負擔不起,這下好了,住院不用我交一分錢,多虧了黨的好政策,要不我得了這腦梗,可能一輩子都不能像正常人那麼走道了。”說起健康扶貧政策,正在市醫院做康復治療的年豐鄉長山村貧困戶關鳳芝一臉感激。

“自1月1日實施健康扶貧工程以來,鐵力市僅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貧困患者就達919人次,醫療費用兜底政策為患者節省費用649萬元。”該市衛計局副局長孫俊峰介紹。為了讓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看得起病”,鐵力市築起基本醫療保障、大病救助、醫療救助、商業保險補充“四道防線”,充分釋放其就醫需求。

脫貧計劃“量身定製”

雙豐鎮曙光村村民尚文龍,以前是村裡出了名的“懶漢”。他自小就有輕微智障,妻子又患有嚴重的哮喘,需要長期服藥治療。“那時候感覺尚文龍家裡挺難的,他自己可能也不知道咋辦了,後來就放挺,在家待著,是村裡有名的懶散戶”曙光村村民介紹說。

為讓尚文龍一家儘快脫貧,鎮、村兩級幹部和幫扶單位多次到他家入戶調查,幫助他想辦法,謀出路。在徵得他的同意後,優先將他家的7.35畝耕地作為一等耕地納入合作社土地流轉範圍

“尚文龍是我們合作社的社員,他這地現在一年靠土地流轉,能得到5500的收入,還有分紅,另外逢年過節我們也給他送米麵油等生活用品,盡最大努力幫助他,”伊南合作社理事長高旭才介紹。

扶貧政策和大家的幫助讓尚文龍看到了希望,他下定決心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走上脫貧之路。“看他有幹勁了,結合他的情況,我們鼓勵他做村裡的衛生員,這樣每年還能有7000元的收入,現在他天天一早就能看見他在村裡掃道,人也比以前有精氣神了。”曙光村長安組組長王井林告訴記者。

家住年豐鄉東河村二組的董玉才夫妻二人近日每天都忙碌在大棚內,看著棚裡的黃瓜長得這麼好,夫妻倆心裡說不出的高興。董玉才下肢殘疾,妻子又久病纏身,被確定為村裡的貧困戶,生活一度陷入困境。考慮到他們有著30多年的棚菜種植經驗,村上鼓勵他擴大棚菜種植面積,通過發展棚菜這個途徑增收脫貧。

今年,董玉才在300多平米的大棚內種植了1000多株黃瓜秧。“我從4月23號開始栽苗,5月中旬就開賣了,今年黃瓜長的挺好,估計得3000斤,現在每天我在廣場上早市賣,一般每斤賣2.5到3塊錢,這樣看收入挺好的,希望儘早脫貧。”董玉才堅信依靠勤勞的雙手,一定能擺脫貧困。

鐵力市逐戶細緻分析致貧原因、家庭現狀,出臺了19項扶貧政策,實現脫貧政策到戶全覆蓋。並“量體裁衣”拔窮根,鼓勵帶動貧困戶走上創業致富路。

產業扶貧促脫貧

“下一步我們準備把永豐村打造成種植平貝的專業村,向無公害方向發展,把平貝產業發揚光大,帶動更多村民脫貧致富。”面對供不應求的市場前景,凱豐平貝合作社理事長劉關發充滿信心的說。

年豐鄉永豐村凱豐平貝合作社抓住機遇大力發展平貝產加銷,不僅合作社成員的經濟收入翻了幾翻,還帶動村裡的全部貧困戶脫貧增收。

成立於2014年的年豐鄉永豐村凱豐平貝合作社,最初入社社員5戶,種植面積100畝。2016年初,凱豐平貝合作社和永豐村39戶貧困戶簽訂了幫扶協議,吸納入社,用一年的時間幫助這些貧困戶摘掉貧困的帽子。2017年,又有50戶78人的貧困戶入社,實現人均增收9700元,年底二次分紅,每戶又增加收入1000元。目前,年豐鄉永豐村凱豐平貝合作社已有社員135戶,種植面積達613畝。隨著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凱豐合作社積極完備了烘乾設施,新建了8個先進的烘乾間,達到日加工24000斤平貝的生產能力。同時又與廣州藥業、吉林草還丹藥業簽訂了長期採銷訂單,2017年,共有60噸乾貝銷往兩個藥廠。

“看著村裡這麼多人都脫貧了,我也加入了合作社,平時在社裡乾點零活,也不用出去打工了,方便照顧家裡老人孩子大概能給9000元,年底還能得到2000分紅呢”永豐村貧困戶吳玉剛告訴記者。

鐵力市為實現貧困戶的穩定增收,以光伏發電、合作帶動、小貸扶貧、特色種植四大扶貧產業,立足資源稟賦和市場需求,兩年投入產業扶貧資金1.9億元,使每戶均有一項以上扶貧產業。

扶貧路上,不落一人。鐵力市現行標準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662戶4812人,12個省級貧困村。截至目前,已脫貧895戶1650人,貧困發生率3.29%,12個貧困村中已有衛國村和愛林村2個貧困村出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