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上班,不想工作,就想呆著,閒著,他們是什麼樣的心理呢?

不知道你發現沒有我們身邊這樣極端的例子,上大學的時候。不上課?每天都是下午才睡醒醒了之後呢就是打遊戲,玩網遊,也不去食堂吃飯, 什麼都叫外賣。就宅寢室裡頭。

不想上班,不想工作,就想待著,閒著,他們是什麼樣的心理呢?

到參加工作呢,開始啃老。在單位的上幾天班就琢磨什麼時候下班,下班之後到哪兒去玩。週末那也不怎麼願意出去,就宅在家裡頭,甚至連談戀愛都懶得談。工作個四五年之後,就開始琢磨我什麼時候退休啊,對這種現象有的還美其名曰這樣的年輕人叫“佛系青年”。

不想上班,不想工作,就想待著,閒著,他們是什麼樣的心理呢?

其實我告訴家不要糟蹋“佛”個字了,佛教本身也是積極的 也是入世的,要你積極面對人生的,如此消極的打法就根本不是佛教強調的精神。不想上班,不想工作 就想待著 ,就想閒著。這出於什麼心理呢像?我剛才說這種所謂的“佛系青年”往是兩個原因造成。

不想上班,不想工作,就想待著,閒著,他們是什麼樣的心理呢?

第一種的是他在這個父母身邊的時候家庭條件很好,或者說呢家裡雖然窮,但現在有一個奇怪現象越是富人越重視孩子教育,越是窮人越怪孩子這孩子。就是孩子沒受什麼委屈也沒承受什麼壓力 一下子參加工作了壓力來了,他受不了了。為什麼現在有那麼多孩子要考研究生,你以為他真想深造嗎?他無非是延緩自己步入社會的時間,他對走進社會感到恐懼。在這種情況下,他宅。他玩“佛系青年”這一套。是為了逃避社會給他帶來的壓力,這是一類人。

不想上班,不想工作,就想待著,閒著,他們是什麼樣的心理呢?

還有一種人就是在社會上工作作了一段時間之後,出現了我們說的“佛系青年”現象。什麼原因呢?他被打擊的時候太多總是失敗, 有的人是在失敗當中奮起,而有的人呢已經被失敗打擊的我聽天由命了,我就這麼著了,餓不死就行。

不想上班,不想工作,就想待著,閒著,他們是什麼樣的心理呢?

這個在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習得性無助”,就是已經習慣了這樣一種無助狀態。所以這種現象我們就管叫“習得性無助”。他已經失去了努力奮進的這種想法,所以壓力過大加“習得性無助”形成了我們現在社會一種極端現象“佛系青年”。那麼你認為現在有些人不想上班,不想工作,就想待著閒著,他們是什麼原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