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年貨,你吃過嗎?

說起年貨,多的說不過來。可有一種年貨,你也許一生都沒吃過,那就是出自遼西大山裡的特色食品---粉皮。粉皮是一個時代的符號,是我兒時那艱難歲月中的上乘美食,做粉皮是兒時過年前最喜歡看、最喜歡參與的一項勞動。

這樣的年貨,你吃過嗎?

攝影 慕容暄

這樣的年貨,你吃過嗎?

攝影 慕容暄

記得小時候,進入臘月,家裡大人就開始張羅著做粉皮。我們那個時候管粉皮叫片粉,做粉皮叫片片粉。

這樣的年貨,你吃過嗎?

攝影 慕容暄

這樣的年貨,你吃過嗎?

攝影 慕容暄

記憶中粉皮的製作過程是這樣的:先將自己地裡種的地瓜加工成粉末,然後用井拔涼水在大缸裡和成漿。灶上的大鍋裡燒上一鍋開水,將和好的粉漿用水舀子舀一些放在特製的粉楦子裡(就是做粉皮的模具),然後將楦子放在大鍋裡輕輕旋轉,等待熱水將白色的粉漿燙的變成透明的淡青色時,粉皮基本就熟了。

這樣的年貨,你吃過嗎?

攝影 慕容暄

這樣的年貨,你吃過嗎?

攝影 慕容暄

這時將楦子從大鍋裡拿出放到事現準備好的一大鍋涼水中冷卻片刻,就可以把粉皮從楦子裡拿出晾曬。曬乾收好,數著指頭盼著過年,只有過年才能吃上豬肉燉的粉皮,肥瘦相間的豬肉,軟滑筋道的粉皮,那種美味終生難忘。

這樣的年貨,你吃過嗎?

攝影 慕容暄

這樣的年貨,你吃過嗎?

攝影 慕容暄

被這種記憶牽引,在2016年的年末,有幸走進遼寧西部朝陽縣黑牛營子鄉前杖子村,走進一個個農家,看到他們還在用這種傳統的方式製作粉皮,那些溫馨的畫面和勞作的場景又一一的展現在眼前。

這樣的年貨,你吃過嗎?

攝影 慕容暄

這樣的年貨,你吃過嗎?

攝影 慕容暄

看著那熱氣騰騰的廚房,看著那一大缸白色的粉漿,看著灶裡的爐火,看著熟練的手法,看著那白色的粉漿像變戲法一樣瞬間變成晶瑩透明的粉皮,心裡別說有多自豪。

這樣的年貨,你吃過嗎?

攝影 慕容暄

這樣的年貨,你吃過嗎?

攝影 慕容暄

忙碌的一家人,分工合作,默契配合,邊說邊幹,說笑中傳達著一種對彼此的欣賞,一種幸福、一種滿足。

這樣的年貨,你吃過嗎?

攝影 慕容暄

這樣的年貨,你吃過嗎?

攝影 慕容暄

傳統工藝需要傳承,樸實的農家人就這樣一代代的傳承著這種古老技藝。在村子裡,看到最年輕的粉皮匠是90末的嫩娃,今年只有17歲,看他嫻熟的手法,自信的表情,堪稱老道。看到這個年輕人,我從內心裡佩服,安於家鄉,傳承這種技藝,實在難得。

這樣的年貨,你吃過嗎?

攝影 慕容暄

這樣的年貨,你吃過嗎?

攝影 慕容暄

傳統也需要創新,現在農村土地減少,地瓜種植面積有限,製作粉皮原料嚴重不足,聰明的農民們從越南購進木薯粉代替地瓜粉,繼續著這種傳承。

這樣的年貨,你吃過嗎?

攝影 慕容暄

這樣的年貨,你吃過嗎?

攝影 慕容暄

無論是地瓜粉還是木薯粉製作的粉皮,這裡不愁銷路,省內的各大超市、小商小販都會來到農家上門收購,木薯粉的粉皮收購價每市斤2.5元,地瓜粉3.5元。每個農家每年生產粉皮2萬斤左右,收入還是不錯的。

這樣的年貨,你吃過嗎?

攝影 慕容暄

這樣的年貨,你吃過嗎?

攝影 慕容暄

與時俱進、將傳統家庭作坊做大做強是該村黨支部朱書記等一班人的想法,並以付諸實施。通過當地新聞媒體宣傳報道,省相關部門現場考察後,以一次性撥付150萬元資金,籌建現代化廠房。期待這裡的明天會更好,期待這種傳統美味早日走向全國。如果你那一天吃到這樣的粉皮,別忘了這可是我家鄉的特產。

這樣的年貨,你吃過嗎?

攝影 慕容暄

這樣的年貨,你吃過嗎?

攝影 慕容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