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敬畏和敬意,开始里约征程!

从北京机场出发,带着对老婆和儿子的极度不舍,踏上了里约征程。回想2004年雅典,我的第一次奥运会,那是青春无敌,真的就像是第一次去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只知道顶着脑袋向前冲,甚至有些“无知无畏”的勇敢。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勇敢”!

带着敬畏和敬意,开始里约征程!(实拍的贫民窟,应该不是你想象的样子)

前一段时间准备奥运工作,看了12年前我的雅典奥运会解说回放。听着真是难以想象,我甚至不敢相信那是我的声音和我的表达,我甚至感觉那时候26岁的我,整个奥运会的解说处理更简洁更清晰,我问了我老婆:“为什么十二年前,我这样一个生瓜蛋子会那么稳呢?不急不慌的?”我老婆说“那是你小啊,勇敢啊!

是啊!那会儿也是紧张,但是“勇敢”。因为年轻,因为我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因为我那时候还真是个孩子。但在12年后,此时此刻的我,感到从来没有过的压力和紧张,有的时候甚至觉得自己不能呼吸,非常的焦虑。这就好像一个老司机,驾车的年头越长,经历越丰富就越胆小,因为太多的经历,那些失败和教训占到了比重的大部分。带着敬畏和敬意,开始里约征程!

此时,我写下一篇微博“从雅典到里约四届奥运会,横跨12年。2004年,在雅典激情呐喊,那时我26岁;38岁的我仍旧初心不变,怀着更多的敬意和敬畏,来面对里约的巅峰之战,内心更增添了一份责任和担当。用运动冲破年龄的界限,是对自己最好的致敬;心中有爱,梦想不老。”同时,还晒了我四届奥运会的证件照。之后,看看大家的反应,我很喜欢有个朋友的留言“岁月如流,雅典的证件锁链已经生锈了,挺喜欢的你的解说!”带着敬畏和敬意,开始里约征程!

(锈迹斑斑的雅典证件)

漫漫长路。30多个小时的征程!中间我们团队,又来到法兰克福机场转战。凑巧的是2004年,我也是在这里飞向雅典,但是说实话,12年前的记忆几乎完全清零,完全记不住当时心境如何,可能有的全是兴奋。而12年后,这次在候机的时候,与我们奥运冠军的解说嘉宾们聊得都是孩子话题,王非指导满脸幸福慈爱地说:“三个外孙子,以后这家里真得房顶都掀了!”;“蝶后”周雅菲老师给我看了她漂亮的女儿在泳池里劈波斩浪的英姿,我感觉又一个泳坛皇后就要诞生了;陈一冰和龚伟杰一起和我在讨论“伺候月子”时候,各自老婆的艰辛和男人的责任;一时间,我的脑海里突然特别的想儿子,满脑子都是他在我怀里,用“火星语”跟我支支啊啊的交流情景,这一天“球球儿”正好出生87天。一瞬间,我的鼻子有点酸,赶紧站起来走走舒缓一下。最近老是觉得自己情感太脆弱,这么大岁数了,而且这里距离里约热内卢还有11000公里呢,啥都没干呢,让您列位见笑了!带着敬畏和敬意,开始里约征程!

辛亏,跳水奥运冠军李娜和陈一冰业务讨论把我们带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两位在细致的讨论跳水和体操的“空翻”动作,手和腿的辅助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两位奥运冠军,在他们这个级别上的切磋,真是让我们外行人受益匪浅。当时我就在想,这样的跨界、跨项目的交流,如果能运用到我们奥运转播中,那就更棒了!最后我对他们说:“您们二位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是要站着落地踩得稳;一个是要脑袋如水打得开!”大家哈哈一笑,登机了。里约奥运,我们来了!

8月2日,巴西当地时间凌晨5点,降落在里约热内卢机场。我人生中第一次越过赤道南,来到南半球。自然、炙热、沉缓是这里给我的第一印象!好吧,我们开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