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翻譯圈的烏龍事件,引發的深刻思考……

第一眼看到這張圖的時候,條件反射是:谷歌Google很皮,竟然“包庇”親兒子!

一次翻譯圈的烏龍事件,引發的深刻思考……

其實,這倒不是谷歌為自家安卓系統開脫,如果把安卓換成蘋果之類的,也會得到完全一樣的答案。這個問題主要是谷歌翻譯沒能理解“卡頓”一詞。

同樣,剛結束的2018博鰲亞洲論壇,首次使用了AI同傳翻譯技術,這是博鰲亞洲論壇十七年裡的首次嘗試。

一次翻譯圈的烏龍事件,引發的深刻思考……

博鰲亞洲論壇的規格之高就不用多說了,各國首腦、政要、巨頭公司創始人爭相現身。當然更少不了諸多企業擠破頭也要露個臉,藉此高大上的場合來一波宣傳。

一次翻譯圈的烏龍事件,引發的深刻思考……

博鰲論壇現場測試照(注意翻譯)

但是,僅僅第一天,“騰訊同傳”就意外的出現翻譯錯誤,這使得真人同傳長舒一口氣,至少不用擔心這麼快被取代了!

一次翻譯圈的烏龍事件,引發的深刻思考……

對此,騰訊也承認,面對博鰲亞洲論壇複雜的語言環境和高大上的專業內容,“騰訊同傳”確實出現了錯誤,答錯了幾道題。

一次翻譯圈的烏龍事件,引發的深刻思考……

騰訊還表示作為創新孵化和落地的AI產品,“騰訊同傳”還在不斷學習和成長當中,但是不足就是不足,不足的地方就要繼續加強學習。我們沒有殺一個程序員,也沒有砸一臺服務器祭天,這次做錯了題,我們會繼續學習提升。

真的這麼難嗎?確實難!

人類的語言天然具有極大的複雜性和多樣性,加上在現實翻譯環境下,演講者的表達方式、討論話題的專業性、現場聲量等因素都將影響翻譯的結果和質量,AI同傳也毫不客氣的被公認為人工智能領域最具挑戰性的課題之一。

一次翻譯圈的烏龍事件,引發的深刻思考……

另外一點,也是機器與人類最根本的區別。

人類有最基本的常識,機器沒有,機器有的只是固定的語料庫,如果語料庫裡面沒有對應的詞,或者哪怕是稍微調整一下順序,機器就會反應不過來,就只能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直譯,有時候,直譯是很可怕的,弄不好要鬧出大笑話。所以,之於翻譯,人類與機器各有優劣。

一次翻譯圈的烏龍事件,引發的深刻思考……

在各種翻譯神器、人工智能層出不窮的今天,真人翻譯的路在何方?

翻譯工作本身就是語言利益既得者們的舞臺,倘若把翻譯工作歸為兩類,一是滿足人們日常交流所需的交流型翻譯,二是滿足學術政治經濟等交流所需的專業型翻譯,想必人工翻譯的出路就在後者,在這個領域,就目前來說,機器翻譯只能作為輔助工具,還需要人工準確嚴謹的再次審校,才能投入使用。

但同樣,未來可期。相信人工智能還有很多驚喜要帶給我們。

本文所有權歸魔都風暴圈所有

部分圖片來自官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