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企業徵信系統識別客戶在融資風險?(附案例)


如何利用企業徵信系統識別客戶在融資風險?(附案例)

作者 |王洋

企業徵信

企業徵信是指徵信機構作為提供信用信息服務的企業,按一定規則合法採集企業、個人的信用信息,加工整理形成企業、個人的信用報告等徵信產品,有償提供給經濟活動中的貸款方、賒銷方、招標方、出租方、保險方等有合法需求的信息使用者,為其瞭解交易對方的信用狀況提供便利。

中國徵信業從無到有,逐步發展,作用日益顯現,徵信市場初具規模。但與信用經濟發展和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要求還不相適應;徵信經營活動還缺乏統一遵循的制度規範和監管依據,難以獲取市場主體信用信息的現象與不當採集和濫用公民、法人信息,侵犯其合法權益的現象並存,影響徵信業的健康發展。

如何利用企業徵信系統識別客戶在融資風險?(附案例)

企業徵信信息的來源包括直接來源和簡介來源。

直接來源

被徵信企業。包括面談訪問、實地調查、電話調研的方式。

間接來源

行政和司法部門、社團組織、媒體傳播機構、與被徵信企業存在業務關係的合作企業、金融機構、其他徵信機構及被徵信企業股東和附屬機構等。

行政和司法部門:工商、稅務、統計、海關、技監、勞動人事,公幹,法院等機關及其他承擔行政管理職能的組織機構;

金融機構: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託投資公司、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等;

社團組織:行業協會、商會、貿促會等社團組織。

企業徵信查詢的具體內容包括:企業的工商註冊、變更基本信息;企業信貸、質押擔保、貿易融資等信息;司法判決、執行信息;稅務處罰、表彰信息;環保處罰、表彰信息;質監處罰、表彰信息;食藥局處罰、表彰信息;人社處罰、表彰信息;電信、水電、燃氣等公共事業處罰、表彰信息;交通處罰、表彰信息;住建處罰、表彰信息;海關處罰、表彰信息;安全處罰、表彰信息等。由於少數人道德出現滑坡,製假售假、商業欺詐等失信行為漸成蔓延之勢,致使誠信的企業無法證實,大眾消費顧慮重重,交易出現信任危機。國務院高瞻遠矚,大力推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要求建立長效機制,使誠信者得到保護認可,失信者收到懲處,確保社會經濟健康發展。

如何利用企業徵信系統識別客戶在融資風險?(附案例)

案例

曾經某銀行在受理某新拓展中型企業貸款時,按照信貸審批流程要求,客戶經理通過系統查詢該企業歷史信用狀況,發現該企業在人行企業徵信系統中顯示存有不良貸款3筆,不良金額1800萬元,欠息達96萬多元,而且該客戶還對外擔保金額達3700多萬元,並有760萬元已劣變成不良貸款。經核實,該企業已經在該行及他行有貸款。在該行已連續3個月未全額還本付息,貸款本金已形成不良,其擔保的企業貸款也存在極大風險隱患。鑑於該企業已在企業徵信系統中存有不良信息,說明該客戶信用意識淡薄,未按期履行還款義務,還款能力不足,該行當即拒絕該客戶辦理企業流動自己貸款的要求,金額800萬元,這有效避免了不良客戶在對該行資產形成風險。

這是一則認真履行貸前嚴格審查職責,確保資產安全的典型案例。按照銀行貸款審批流程規定,信貸業務受理行在審核客戶遞交的信貸申請資料時,必須通過人行徵信系統查詢借款人歷史信用狀況。通過上述成功組織不良客戶在該行在融資的案例看出,該行信貸客戶經理風險意識較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警惕性,對客戶提交的信貸資料能認真,仔細的審核,把好每個環節,對發現的一點,及時瞭解情況,查清事情真相,不放過每個風險疑點,守好信貸業務風險的“前沿陣地”,嚴把信貸業務准入關,有效的規避潛在信用風險,從源頭上保證了該行信貸業務的健康發展。

案例也說明,企業徵信系統對建立誠信社會,優化銀行生態環境起到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

如何利用企業徵信系統識別客戶在融資風險?(附案例)

這也帶給我們很多啟示:

一,嚴格按照規範信貸審批流程辦理業務,從此案例可以看出,信貸員對信貸業務的具體規定和處理流程的有關規範和規定了解清晰,特別是對借款人的風險點掌握到位,嚴格按照信貸審批流程進行規範化操作,杜絕因調查失真形成風險。

二,上述案例,充分體現了人行企業徵信系統不僅能準確判斷借款人在該行的信貸及信用狀況,而且對其在其他金融機構的信譽、擔保狀況也能全面掌握,杜絕了部分不良客戶在不同金融機構融資,將客戶風險控制關口前移,進一步提高了該行信貸審批質量,確保了該行資產的安全。為該行的貸款決策建立了一道可靠的安全屏障。

三、通過積極應用徵信系統實現了客戶整合後信用報告,個人客戶信用評分計算,個人和法人客戶信用風險關聯,夫妻信用風險關聯等強大功能,充分揭示客戶信用風險狀況,對有不良信用記錄、收效更加突出。徵信系統對建立誠信社會、優化銀行生態環境起到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還能有效提高客戶的誠信意識、在以上案例中,客戶已認識到企業的信譽狀況已經成為銀行授信的關鍵,表示將高度重視並保持良好的信用記錄。同時,通過應用徵信系統有效推動了不良貸款債務人信息的動態管理,拓寬了不良貸款清收的有效渠道,為加強銀行貸後管理工作提供了強大的信息支持平臺。

徵信服務既可為防範信用風險,保障交易安全創造條件,又可使具有良好信用記錄的企業和個人得以較低的交易成本獲得較多的交易機會,而缺乏良好信用記錄的企業或個人則相反,從而促進形成“誠信受益,失信懲戒”的社會環境。徵信業在促進信用經濟發展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

“信貸風險管理”!

(簡介:我們專注信貸領域,29萬用戶關注,創辦宗旨是為了滿足信貸人學習知識、提升技能、完善自我的需求,內容涉及銀行、小貸公司、擔保、民間借貸、P2P網貸等熱門領域,用戶包括高管、客戶經理、風控、法務等,每日分享行業資訊、業務知識和法律實務文章,內容實操、實戰、實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