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休閒農業發展研究

範武波1,3 柯佑鵬2,4

(1.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湛江實驗站,廣東湛江,524013;2.海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海南海口, ;3.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休閒農業研究中心,海南海口,571101;4.海南熱帶農業與農村經濟研究院,海南海口, )

摘要:本文闡明瞭海南休閒農業發展研究的目的和意義,分析了國內外休閒農業的發展趨勢,根據海南休閒農業的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提出了海南休閒農業的發展思路和對策建議。

休閒農業是以農業活動為基礎,農業和旅遊業相結合的一種新型的交叉型產業;也是以農業生產為依託,與現代旅遊業相結合的一種高效農業。發展休閒農業,對於深度開發農業資源潛力,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農民就業增收,推進新農村建設,統籌城鄉發展,滿足城鄉居民日益增長的休閒消費需求具有重要的意義。

海南具有獨特的熱帶農業旅遊資源,具有發展休閒農業的特色優勢。發展海南休閒農業,不僅能為海南本土居民提供新的休閒旅遊度假方式,又能吸引外地遊客到海南休閒觀光旅遊,對帶動海南農民就業增收、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加快海南新農村建設和國際旅遊島均具有重要作用。與國內外休閒農業發展相比,海南休閒農業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因此,進行海南休閒農業發展研究就顯得極為迫切與具有現實意義。

1 國內外休閒農業的發展趨勢

1.1 國外休閒農業的發展趨勢

休閒農業最早起源於19世紀30年代的歐洲,之後逐漸遍佈歐美等發達國家,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經過上百年不斷的創新和發展,休閒農業由觀光功能向休閒、度假、體驗、環保多功能擴展。其發展模式也隨著各國資源、理念、市場等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如日本農務參與型模式、法國專業農場發展模式、加拿大鄉土民俗體驗型模式、新加坡科普教育型模式、澳大利亞葡萄酒旅遊發展模式等。休閒農業類型也多樣化,包括:農產品購物型、觀光農作型、農業展示型、農業景觀型等。休閒農業發展也不斷融入新的元素,將農耕文化、民俗特色、異域風情等元素融入傳統節日中,如著名的南瓜節、草莓節等[1]。經營型態多種多樣,主要包括市民農園、觀光農園、自然休養村、民宿農莊、農村留學、體驗農業等。

縱觀全球休閒農業的發展,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在休閒農業發展的水平、層次及功能開發等方面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探索發展出了各具特色的休閒農業旅遊項目與產品,每年吸引著全世界數以百萬計的遊客前往觀光、體驗,對當地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其成功經驗值得發展中國家學習借鑑。

1.2 國內休閒農業的發展趨勢

我國休閒農業最早是在臺灣發展起來,之後在全國各地發展起來。各地根據當地的自然景觀、區位優勢、文化資源、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水平,不斷創新發展模式,豐富發展內涵,挖掘鄉土文化,引導文化創意,先後形成了農家樂、休閒農莊、休閒農業園區和民俗文化村等形式多樣、功能多元、特色各異的類型和發展模式。並注重創意品牌策劃、集約要素組合、集成技術模式、推行標準化生產、資源循環利用、產品生態優質、服務人本規範、形成產業聯盟或產業集群等,推動休閒農業創新發展。

我國休閒農業發展成效顯著。據統計,2012年全國休閒農業接待遊客超過8億人次,營業收入超過2400億元,規模以上休閒農業園區超過3.3萬家,從業人員超過2800萬,佔農村勞動力的6.9%[2]。我國休閒農業逐步成為促進農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滿足城鄉居民消費需求的民生產業,成為壯大區域經濟和擴大內需的朝陽產業,成為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支柱產業[3]。

2 海南休閒農業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2.1 發展現狀

海南省休閒農業發展起步較晚,但自2009年,海南在全國率先成立省休閒農業發展局,為海南休閒農業快速發展提供了機構保證。同時,海南也制定了休閒農業發展規劃及配套支持政策。如2013年,海南省農業廳出臺《關於“我為農民增收辦實事”十大行動計劃(2013-2016)》,力爭到2016年,海南有營業收入超500萬元的休閒農業企業30家,休閒農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長10%以上;通過制定《海南休閒農業發展規劃》以及《關於扶持海南休閒農業發展的若干意見》,規範休閒農業發展;實施“雙百工程”,計劃建設100個休閒農業示範點和100個休閒農業觀光果園,示範帶動海南休閒農業健康發展[4]。

通過各方努力,近年來海南休閒農業發展快速。截至2014年前三季度,海南省休閒農業企業達175家,其中休閒農業示範點68家,資產總額43.9億元,直接從業人數1.62萬人(其中農民就業人數1.3萬人),間接就業人員6.48萬人,帶動農戶2.58萬戶,年接待991.5萬人次,營業收入8.15億元[4,5]。目前,海南省榮獲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星級示範企業28家,其中5星級8家,4星級8家,3星級12家[5]。保亭縣被評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

海南開闢了四條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精品線路。以海口為中心,連接文昌、澄邁、定安、的瓊北都市體驗休閒線路;以三亞為中心,連接陵水、保亭、樂東的瓊南都市熱帶海濱觀光線路;以瓊海為中心,連接萬寧的東部濱海度假休閒線路;以五指山為中心,連接瓊中、白沙、屯昌的熱帶雨林休閒線路;以儋州為中心,連接昌江、臨高、東方的海南文化體驗休閒線路。

海南各市縣也積極配套規劃,著力將農村建設與農業觀光、度假旅遊與文化體驗結合起來,精心打造多元化休閒農業品牌。瓊海按照“一片果園就是一個景區,把農莊當景點建,把農業基地當公園辦”的模式,加快“田園城市”建設,大力發展鄉村旅遊,通過整合農田、果園、魚塘、河道等資源和綠道、餐飲、客棧、咖啡廳等旅遊元素,鼓勵農民開辦家庭農莊、採摘籬園、漁家樂等,大力打造休閒農業,把遊客吸引到農村,豐富旅遊業態,推動農民就業增收,實現農旅融合,使休閒農業大步發展。2013年,瓊海接待遊客514萬人次,農民人均純收入9256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913元[4]。目前,該市休閒農業組織達到13家,農家樂22家。屯昌出臺各類優惠政策,全方位支持休閒農業建設。在資金方面,整合不同渠道的財政支農資金,對創辦農家樂的個人及集體給予10萬元的財政補貼,並鼓勵引導企業和民間資金投資休閒農業,為休閒農業的發展注入活力。澄邁2014年計劃投資近1000萬元,在3條“美麗鄉村”帶上創建6家標準化休閒農業示範基地[6]。

海南政府融合綠化寶島、美麗鄉村、休閒農業三項工程項目於一體,促進休閒農業的發展。“綠化寶島”工作已實施3年,總投資達30.4億元,造林面積達136萬畝,佔5年總任務的90.1%,森林覆蓋率提高到61.9%[7]。“美麗鄉村”工程調整了產業結構,實施生態循環工程,發展海南熱帶特色現代農業,創建省部級“美麗鄉村”24個。在這兩項工程建設的基礎上,加快以農家樂、休閒農莊、休閒主題公園、民俗村等為重點的休閒農業示範點和星級企業創建,建立100個休閒農業示範點。目前,海南已完成90%行政村和自然村建設的規劃編制,地方民族特色風情小鎮已初顯雛形,農村環境衛生得到進一步治理,農村危房改造積極推進,並結合促進農村產業轉型發展,建設具有鄉村旅遊、休閒觀光、度假功能的村莊60多個[7]。

當前,農家樂、休閒農莊、休閒農業園、民俗村及美麗鄉村等形式多樣、功能多元、特色各異的休閒農業模式和類型不斷湧現,農業的多功能性得到極大拓展,已成為海南省許多地方發展休閒農業和吸引消費者的響亮名片。

2.2 存在問題

當前,海南休閒農業發展迅猛,然而由於是處於初級發展階段,與國內外先進發達地區相比,與建設國際旅遊島的目標相比,差距甚大,仍存在諸多問題。

2.2.1 地方區域利益驅動,全局規劃難以奏效

儘管海南休閒農業發展全局上有一定的統籌規劃,然而各市縣並沒有按照全省的統一規劃與佈局,而是受到各自區域利益的驅動,各自為政,難以確保全省佈局上的合理性和科學性,也沒有追求區域內特色或質量上的高標準嚴要求,而是追求數量上的多多益善。一些地區的領導、經營者和農戶急於發展經濟,增加收入,憑著一股熱情,沒有做市場調查和投資分析,就利用現有農田、果園、牧場、養殖場一哄而上。項目設計趨同,佈局不盡合理,功能不配套,市場定位不明,缺乏個性化和文化內涵,簡單仿效,粗放經營,在開發建設上隨意性較大,存在著一定的無序性和盲目性。造成同一地區內項目建設重複,功能雷同,互相競爭,效益低下。結果因低層次開發,產品品位不高,配套設施和環境較差,則逐漸衰落而停業。甚至有的地方造成了生態環境和景觀的破壞性開發。

2.2.2 雷同同質較為普遍,特色挖掘缺乏深度

儘管海南各市縣休閒農業如雨後春筍般崛起,然而大多屬小型農家樂模式,以吃飯、釣魚、住宿、打牌、卡拉OK等居多,缺乏創新特色,對遊客吸引力小。

經營項目與經營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如在三亞地區周邊,就有多個以花或植物為賣點的景區景點,休閒內容相對單一,個性化創意不足,且景區景點嚴重依賴門票、餐飲及住宿等收入,缺乏相應的下游產品或衍生產品等產業鏈條的打造,收入來源門路窄;缺乏統一經營和組織化管理,互爭客源、壓價競爭現象時有發生。

特色資源挖掘不夠也普遍存在。海南是典型的熱帶亞熱帶地區,熱帶亞熱帶資源豐富多彩,然而無論是作物品種資源開發利用,還是熱帶農產品的深加工等方面,都有待深入挖掘。此外,耕作文化挖掘更是不足。海南的耕作文化具有很強的地方特色,如何把這些差異與海南的黎族、苗族等文化進行有機結合,創造出更多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多元化消費需求;如何把休閒農業從賣方市場扭轉為買方市場,是擺在廣大休閒農業企業面前的重大課題。

2.2.3 區域市場沒能細分,市場定位隨意性大

海南陸地區域不大,但各市縣所面對的區域市場卻有較大的差異性。以海口、三亞為例,海口休閒農業面對的消費群體多為本市市民,島外遊客雖有一定比例,但以出差到海口或到海口探親訪友的居多;三亞更多的是島外旅遊團體、散客或島內城鎮居民為主,而本市市民卻不多。由此可見,海口與三亞的休閒農業所面對的區域市場應具有明顯的差異性。然而,縱觀海南休閒農業的發展,絕大多數沒能對區域市場進行細分,更多的是盲目跟風發展,缺乏特定的消費群體及個性化經營項目。缺乏對消費群體的定位,大眾化、普適性突出,導致特色不鮮明、賣點不突出,難以激發消費者再次消費的慾望與衝動。

2.2.4 市場季節性反差嚴重,市場客源難以掌控

休閒農業自身的特點之一,就是具有強烈的季節性,隨四季變化,有旺、淡季之分,無法連續生產。休閒農業的客源主要是城市,城鄉差異、地域差異、季節差異造成了休閒農業旅遊市場的定勢性。海南休閒農業普遍以節假遊為主,遊客選擇休閒農業遊的時間大多集中在法定假日和週末,各景點雙休日和法定假日住房基本飽和,而平時入住率徘徊在30%左右。法定假日選擇休閒農業旅遊的主要是自駕車族,且以家庭和親戚朋友為單位;而在雙休日,則是單位客戶和家庭客戶為多;但在工作日,則往往門可羅雀。遊客的過渡集中,使休閒農業設施的利用效率大大降低,增加了接待成本。同時由於休閒農業具有農業最基本的特徵,受季節的影響大,且休閒農業屬於一個易產生較大同質性的行業,市場客源變動較大,難以有效掌控,各項旅遊設施難以得到充分利用。

2.2.5 農村金融孵化滯後,產業資本投入不足

儘管國家和海南省各級政府對海南發展休閒農業給予了高度重視,但由於海南休閒農業產業還處在起步階段,缺乏與休閒農業相關產業配套的信貸、財政資金補貼、稅收等方面的扶持措施。特別是在信貸方面缺乏強有力的扶持政策措施。由於休閒農莊的土地、住房等不能作貸款抵押,休閒農莊到銀行基本上貸不到款。休閒農業涉及種養、加工、三產服務等多個環節,發展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光靠企業自身資金遠遠不夠。

海南省各級政府安排發展休閒農業的扶持資金很少,至今未設立休閒農業專項資金,全靠企業自籌解決,休閒農業企業在完成首次資金投入後,難有第二次投入能力,使休閒農業的發展受到較大限制。由於缺乏政府部門的相關政策扶持,以及地方上不少幹部群眾對休閒農業缺乏瞭解,認識不到位,使企業和個人對於發展休閒農業的熱情大打折扣,這勢必會影響海南休閒農業的蓬勃發展。

2.2.6 基礎設施薄弱,專業素質參差不齊

休閒農業園區的基礎設施服務是否健全,是影響休閒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海南有些休閒農業項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不配套。如因缺乏統一的道路指示牌等標識系統,加上交通不便,存在“路難走、點難找、車難停”等現象;休閒農業景區餐飲和住宿環境衛生條件差,垃圾汙染嚴重,旅遊者再訪率低;飲食條件差,住宿環境簡陋等,不能滿足遊客的旅遊需求。即使如經濟較發達的海口及三亞,也由於很多休閒農莊地處城郊或偏僻、不通公交車,前往農莊消費的也只能是有車族,一般城鎮居民因交通不便很少去農莊遊玩;更不要說如白沙、瓊中等市縣,諸如白沙的羅帥村,儘管環境優美,經營項目較多又具特色,但從海口或三亞去遊玩的成本收益性價較低,無形中打消了很多遊客的需求慾望。

休閒農業是一種集生產、生活、生態為一體的綜合型農業經營方式,兼顧農業、旅遊、環保和生態等方面內容,需要各方面的農業技術與管理人才來開展規劃、開發、管理等方面的指導工作。但海南休閒農業從業人員素質不高。一是專門的經營管理團隊、具有專業知識的經營人才缺乏;二是從業人員總體素質普遍較低,服務人員以當地村民為主,多數未受過正規的教育和培訓,文化水平不高,服務意識也不強,管理比較粗放、渙散,接待水平較低,難以滿足產業發展需求;三是管理水平較低,與產業發展相關的建設、安全、餐飲、住宿、環保、衛生、服務等多方面的行業標準或規範缺乏,管理制度不健全,服務水平不高。

3 海南休閒農業發展思路及對策建議

3.1 發展思路

3.1.1 加強領導, 規範管理

海南省政府必須將發展休閒農業納入新農村建設的日常管理中,採取政府主導、各方支持,經濟、行政等相關配套政策指導。政府要制定科學的休閒農業總體發展規劃,充分反映在農業生產的基礎上發展旅遊的主導思想,明確全省休閒農業發展的總體目標與方向;建立完善的休閒農業從業規章,規範休閒農業產業發展;採取積極支持休閒農業發展的政策,營造有利於休閒農業產業發展的環境;加大公共財政對休閒農業企業的支持力度,促進休閒農業發展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海南各級農業、旅遊和衛生等部門要抓緊制訂休閒農業的設施標準、安全生產標準、服務標準和衛生標準等相關的休閒農業行業標準。要儘快制定和出臺休閒農業發展的政策、法律、法規,支持休閒農業的建設和發展,並保證休閒農業發展的正確方向和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法律體系應包括髮展休閒農業的法規、行業管理條例等;以法規形式確立休閒農業在海南產業發展中的地位,對休閒農業的發展方向、開發規劃、項目建設、土地使用和轉讓、支持政策、管理體制、環境保護等做出明確規定;制定有利於休閒農業發展的政策,包括鼓勵招商引資的政策、鼓勵企業資產重組和集約化發展的政策、限制開發低檔項目和浪費資源的政策、休閒農業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的政策、休閒農業企業規避風險的措施、鼓勵改善休閒農業軟硬環境的政策、環境保護政策等;大力推進休閒農業行業標準,實行行業管理標準化,設立各種管理標準體系和行業服務標準體系,從資源、環境、市場、服務、交通、效益等多方面進行規範管理,定期進行評估,實行優者獎勵和支持制度,確保海南休閒農業健康發展。

3.1.2 科學規劃,合理佈局

海南必須制定合理的休閒農業發展規劃,合理佈局。要重視項目的設計,整合資源,主題鮮明,功能區分明確,規劃景觀搭配和基礎設施建設,精心選擇經營項目,研究市場需求,策劃經營模式。經營中必須堅持“以農為本”,以農業為基礎、種養產業為核心、農民為主體、農村為特色,把發展農業產業、扶持農民增收放在首位,同時為廣大遊客提供更好的休閒農業產品、知識和服務。在經營內容上開闊思路,以“農”字為特色,採用先進的農業生產方式,注重農業生產能力的開發和保護,弘揚農耕文化,提高農業品位,注重“土、特、奇、鮮、文化、參與”。

要合理規劃,要考慮海南北部、南部、東部、西部、中部五個區域的均衡發展,條件成熟(客源豐富、發展自然條件好、有資金雄厚的投資商、當地政府重視等)的區域可適當多發展。同時應注意保護農村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不破壞鄉村的原始自然風貌,儘量避免對野生動植物資源的干擾和破壞,充分利用當地的特色和資源優勢。

要合理佈局,按三線貫通聯結規劃、中部休閒、其它區域觀光的佈局。休閒農業點建設的一個關鍵條件是交通便利。海南休閒農業點最好分佈在東線、西線和中線高速公路附近,而且要覆蓋到各條路線,每條線路上都要有點可看,各具特色。各區域的休閒農業點,可依據當地的資源條件進行規劃建設。

如,東部區域休閒農業旅遊發展潛力巨大,可藉助瓊海博鰲會議的知名度,加強營銷,擴大客源,爭取更多的島外客人的光顧。

南部區域休閒農業以三亞、保亭為主,陵水、樂東為輔,實現良性佈局和發展。南部旅遊火熱,但欺客現象嚴重。所以南部休閒農業發展要高起點,打造精品,以顧客為本,提升服務,不斷提高遊客滿意度。

西部區域的儋州被譽為“詩鄉歌海”,榮獲“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全國詩詞之鄉”、“全國楹聯之鄉” 三塊金牌。儋州調聲和曬鹽技藝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臨高也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文化遺產豐富多彩,其漁歌和木偶戲也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休閒農業結合這些文化資源,打造獨特風景。

3.1.3 注重選址,突出內涵

休閒農業點運營的一個關鍵是要有充足的客源,因此選址很重要,可以依附中心城市發展、依託重大項目選點、旁依名山名景建設。

海口是省會城市,三亞是國際旅遊城市,人口密度較大,休閒旅遊需求較高。該類區域要以滿足本地和外地遊客多樣化消費需求為目標,可建設以大型設施農業為基礎,以新、奇、特等高檔農產品生產為主,集休閒、觀光、度假、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休閒農業園區、農業主題公園、觀光采摘園和休閒農莊,打造現代農業新型產業模式。

海南的重大項目主要有:文昌航天城、瓊海博鰲亞洲論壇、中海油東方氣田和化肥、三亞世姐基地、洋浦經濟開發區等。在這些重大項目附近建設休閒農業點是可取的。這類地區的休閒農業點建設,應以功能銜接和特色互補為重點,突出服務功能,強化休閒體驗,滿足多元需求。

海南的名山有:五指山、尖峰嶺、霸王嶺、七仙嶺。名景主要有:萬泉河、天涯海角、大東海、南山寺、火山口地質公園、東山嶺、小洞天、呀諾達、猴島、松濤水庫、大廣壩水庫等。該類地區也應以功能銜接和特色互補為重點,以農民就業增收為核心,緊密依託自然資源、生產資源、歷史文化,打破區域界限,營造特色休閒農業功能區,在保護生態環境基礎上,大力發展以農業生態遊、農業景觀遊、民俗風情遊、特色農(牧、漁)業遊為主的休閒農(山、漁)莊和農(牧、漁)家樂等。

此外,海南休閒農業發展應有地方特色、突出內涵。海南的人文旅遊資源十分豐厚,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獨特的民俗風情、熱帶海濱和島嶼、熱帶農業和獨特民族風情的文明古村、黎村苗寨等。海南島是一個長期封閉的系統,具有很強的島嶼文化特點,農耕文化獨成一脈,擁有農民奇特的農業耕種方法、漁民嫻熟的海洋捕撈技巧、少數民族獨有的釀酒方法,以及異彩紛呈的飲食文化等,這些都可以成為發展海南休閒農業的寶貴文化財富。如五指山下的黎苗族文化匯聚地、保亭縣七仙嶺風情區、三亞回族文化特色區、三亞南山佛教文化區、定安道教文化區等,這些文化內涵都為休閒農業提供了創作素材,包括形成的村寨建築風格、飲食習慣、農業生產技術或地方特有品種等,構成了民族文化生活多樣性。熱帶海濱資源、熱帶植物資源得天獨厚,值得挖掘。如三亞、陵水、萬寧等濱海市縣可大力發展休閒漁業,豐富海南休閒農業內涵,為遊客提供更多樣化的休閒享受。合理利用當地人文要素,與自然景觀相互融合,因地制宜,設計出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休閒農業旅遊項目,可使人們在享受自然的同時,獲得更多的文化傳承的薰陶。

3.1.4 培養人才,加強合作

休閒農業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包涵一、二、三產業的經營內容,涵蓋農業、生態環境、旅遊、休閒、文化等多學科知識,需要兼具系統知識的專業人才。要建立、完善休閒農業經營管理學科體系,傳授景觀生態學、旅遊經濟學、農業規劃學、生態經濟學、市場營銷學等內容,為休閒農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對休閒農業管理人員可進行政策法規、宏觀管理、發展理念、農業創意、信貸融資、生產安全、綜合服務等知識培訓。對一線員工可進行專業知識、服務技能和服務禮儀培訓,重點培訓職業道德、作業內容、操作規程、工作方法、產品知識、安全生產等知識,增強服務意識,提升管理水平。另外定期對休閒農業經營者及從業人員進行旅遊管理、生態農業等知識的集中培訓與教育,提高從業人員的經營素質、文化素質和環保意識等,使其自覺維護鄉村景觀資源及自然生態和文化環境。

注重人才培養的同時,要加強合作,如加強與臺灣的合作。臺灣是休閒農業領域的領頭羊,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發展休閒農業,經過近50年的發展,已經進入較為成熟的階段。臺灣發展休閒農業,產生了良好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是臺灣農業轉型的新走向。瓊臺兩島文化傳統背景大體相同,自然資源相近,農業形態相似,經濟互補性強,休閒農業合作潛力巨大。把臺灣的發展理念、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經驗、特色方面的優勢,同海南的勞動力、土地、市場、自然資源等優勢結合起來,可推動兩岸休閒農業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學習借鑑臺灣發展休閒農業的成功經驗和經營理念,將為海南閒農業的發展提供便捷、實用和有效的途徑,實現海南休閒農業跨越式發展,前景不可估量。但海南在借鑑臺灣經驗的同時,必須突出海南當地特色,創新發展,不能照搬全抄。

此外,也要加強國內外休閒農業發展先進經驗的研究,努力做到引進技術與自主創新相結合。注意休閒農業中單項適用先進技術的組裝配套,提升自身科技含量:如農田管理、節水滴灌、環境監測、農業裝備信息化等實用技術,以及精細測土配方施肥、智能化農業生產管理輔助決策支持系統等。“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可邀請國內外和臺灣地區有經驗的專家學者前來指導,也可到休閒農業發達的國家和地區進行交流,努力做到引進技術與自主創新相結合,更新理念。

3.2 對策建議

3.2.1 發揮政府作用,加強行業管理

政府的長期有力支持,是休閒農業發展的催化劑和保鮮劑。海南休閒農業的發展離不開中央及海南省政府的支持。海南休閒農業旅遊項目有重複建設、設施落後、資源浪費等現象。由於缺乏規範休閒農業管理的統一標準和尺度,經常出現政出多門、多頭管理和尺度不一的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海南休閒農業的規範健康發展。海南省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大政策銜接力度,完善政策體系,爭取把休閒農業場所納入政府規範體系。政府應當從政策上進行支持、資金上進行傾斜,加大扶持投入力度、實施信貸和稅收優惠政策、拓寬融資渠道、合理開發土地。對發展潛力大、市場前景好的休閒項目進行適當扶持,甚至政府帶頭建設部分休閒農業示範園,以點帶面,全面推進。

海南省相關政府部門應研究制定發展休閒農業的政策法規,制定統一的行業管理標準,完善休閒農業的服務標準,明確各類農業旅遊景區(點)的基本條件及配套設施的標準,統一各類旅遊產品的質量標準,定期考核結合不定期抽查,對各類農業旅遊景區(點)的服務進行評定,並予公佈。要加強對餐飲、衛生、環境等條件的監管,防止對生態環境和社會文化造成的負面影響。切實加強對休閒農業發展的指導和服務,積極研究挖掘政策潛力,努力爭取稅收、信貸、用水、用地、用電等方面的優惠政策,為休閒農業發展提供政策保障。積極探索和引進先進的管理技術和管理模式,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休閒農業管理協作機制,推進海南休閒農業發展的良性循環。

3.2.2 建立網絡平臺,加大宣傳力度

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是傳播最迅速、傳播範圍最廣、影響最大、最省錢的宣傳手段,海南休閒農業旅遊應該利用這一廣闊的傳播平臺,加強宣傳力度。要努力讓互聯網平臺成為展示海南休閒農業旅遊產品、開展休閒農業旅遊宣傳促銷和提升海南旅遊形象的一個重要窗口。

建立海南休閒農業網,提供休閒農業相關的政策性服務信息,包括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文件,休閒農業點的規劃,休閒農業的新聞、通知公告,休閒農業的統計數據,休閒農業旅遊點的介紹等。

利用多種網絡平臺擴大宣傳。可通過海南農業信息網、海南旅遊網等網站對海南休閒農業旅遊進行重點推介;在全國知名網站發佈海南休閒農業旅遊廣告,吸引客源;與我國網絡傳播界中具有重要影響的各家網絡媒體進行合作,通過多家媒體共同推動海南休閒農業旅遊的發展。

發展海南休閒農業電子商務,可以充分激發休閒農業企業的多品種經營優勢,為休閒農業消費者節約信息搜尋成本、擴大選擇方式;可擴大國內外的客源,提高知名度,優化海南旅遊產業供應鏈,減少旅遊銷售的中間環節,降低交易成本,規範旅遊市場。

3.2.3 拓寬投資渠道, 形成產業集群

海南省各級政府要搭建融資平臺,完善企業融資機制,形成多元化投入機制,拓寬融資渠道,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投資渠道多樣化,投資效果顯著化。各地要積極爭取地方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加大對休閒農業發展的支持力度,高度重視招商引資工作,通過政府財政資金的投入,積極引導工商資本、民間資本和外商資本開發休閒農業項目。積極創新融資機制,通過股權轉讓、出讓冠名權、經營權等方式,廣泛向社會各界籌集資金;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也應把支持休閒農業發展作為信貸支農重點;吸引國內外企業資金, 以股份制或合資經營等方式開發休閒農業。加大民間資本的吸納力度,引進大型旅遊企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通過獨資、參股、品牌連鎖等多種形式,讓更多的境內外、省內外資金進入海南休閒農業行業,促進海南休閒農業發展。

在拓寬融資渠道,引入資金的同時,要實現海南休閒農業集群化發展。創建生產標準化、經營集約化、服務規範化、功能多樣化的海南現代休閒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群,打造一批有影響的海南休閒農業知名品牌和節慶活動,可提升產業影響力、社會認知度和產品知名度,有利於提升海南休閒農業國際市場競爭力,促進海南休閒農業走向國際市場。

形成休閒農業產業集群的模式多樣。一是依靠高新龍頭企業,逐步形成龍頭企業集群。二是依靠與休閒農業關聯度較高的產業(農業、旅遊業、交通運輸業、加工製造業)形成集群。如在海南熱帶瓜果的種植、加工、儲藏、運輸、銷售等環節上都可以與旅遊業發生聯動,形成以熱帶瓜果為主要特色的休閒農業集群。三是依靠特色農業資源形成集群。通過突出農產品的比較優勢和地方特色,依託地方農業優勢,打造優勢產業集群。四是依靠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支撐形成集群。如,海南萬寧的興隆熱帶植物園,是依託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的科技力量,創新研究和發展,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休閒旅遊優勢和產品品牌,同時,又與興隆溫泉旅遊區形成集群,雙方發揮各自的休閒旅遊功能優勢,互相帶動,促進共同發展。

3.2.4 加強業界創新,發展創意農業

創新是推動企業發展的能動力。海南休閒農業發展需要創新發展模式,包括產品與服務模式、經營管理模式、營銷模式等方面的創新。產品、服務和營銷模式的創新,可提升市場競爭力;經營管理模式創新,可提升可持續發展力。

海南省各地休閒農業企業應該充分利用當地的資源和區位優勢,著力挖掘特色和優勢的休閒農業旅遊產品,提供特色產品和服務,吸引顧客。如黎苗風情、熱帶山地溫泉度假、熱帶農業觀光、綠色科技旅遊、生態娛樂休閒、農業科普教育、特色農場度假、農村民居休閒等。

休閒農業的發展,需將科技和人文要素融入農業生產,拓展農業功能、整合資源、把傳統農業發展為融生產、生活、生態為一體的現代農業,即創意農業。創意農業的精髓是創新和創意,本質是特色。因此,海南休閒農業發展,須打特色牌,發展創意農業。開發出有創意、受歡迎的創意農產品,是促進創意農業發展的基礎。因此,要加快創意農產品開發,推動創意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注重發揮地方特色,培育一批國家級、省市級創意農產品品牌,強化創意農產品商標註冊意識,實現國際知識產權保護。支持農業企業從事創意生產,支持農民專業戶開展創意農業活動。通過建立創意農業門戶網站、定期舉辦創意農業新成果大賽(或創意農業節等)、搭建研討交流平臺、建設示範樣版區(園)等方式,傳播推廣海南創意農業,讓創意農業為大家所接受、喜愛。

3.2.5 強化營銷策略,著力開拓市場

海南休閒農業作為一個“朝陽產業”,在島內外的知名度還比較有限。只有增強市場營銷意識,採用多樣的市場營銷手段,才能提升海南休閒農業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島內外遊客,進而推動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共同提升。

海南休閒農業可在傳統營銷模式的基礎上,發展現代電子商務營銷模式,利用互聯網互動性和即時性優勢,以消費者為導向,根據消費者的不同需求,劃分不同目標市場,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提供個性化休閒產品定製服務;通過各種信息化技術,縮短營銷鏈,降低營銷成本,提高海南休閒農業旅遊和產品的營銷效率;組建大型休閒農業發展集團,實施品牌化的營銷戰略,有效解決休閒農業規模小、分散化、實力弱的發展瓶頸問題;採用多種渠道和形式大力宣傳海南休閒農業,促使更多的社會力量來關心、支持、發展海南休閒農業,創造海南休閒農業的良好發展環境,吸引更多的投資者來開發建設。加強休閒農業與旅遊業的有機結合,重視休閒農業的形象策劃與包裝,通過各種促銷手段、品牌效應吸引更多的消費者,促進海南休閒農業做活、做強。

參考文獻

[1] 張蓓,萬俊毅,文曉魏.國外農業旅遊的模式比較與經驗借鑑[J].農業經濟問題,2011(5) :100-105.

[2]農業部發布2012年10箇中國最有魅力休閒鄉村[EB/OL].(2013-03-03)[2014-10-28].http://www.gov.cn/gzdt/2013-03/03/content_2343913.htm.

[3] 馬寧. 國內休閒農業現狀及發展趨勢[J].農業問題研究,2013(12):284.

[4]海南探索休閒農業"農業+旅遊業"深度融合[EB/OL].(2014-07-07)[2014-10-29.]http://www.nygcw.org/bencandy.php?fid=44&id=17067.

[5]海南休閒農業農業與旅遊業相結合[EB/OL].(2014-01-10)[2014-10-28]. http://www.askci.com/news/201401/10/10106350454.shtml.

[6] 海南澄邁今年創建6家休閒農業示範基地[EB/OL].(2014-04-04)[2014-10-29]. http://www.xinnong.com/news/20140404/1167897.html.

[7] 海南綠化寶島已實施近3年,造林面積達136萬畝[EB/OL].(2014-07-04)[2014-11-03].http://www.chinanews.com/sh/2014/07-04/6350592.s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