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局」這個縣級市的經驗,爲何讓高層如此看重?

「解局」這個縣級市的經驗,為何讓高層如此看重?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官媒已經開始了大規模的專題報道。人民日報在頭版開設有“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的專欄,首期以多篇幅的規格充分報道了深圳的改革經驗。

而繼深圳之後登上這個專欄的,是福建的一個縣城——晉江。這個被冠以“晉江經驗”的縣城,在改革再出發的時候,被再次推到前臺。

晉江經驗

有人說這屆世界盃,中國除了足球隊,能去的都去了。這其中,就有頻繁出現在各類國際賽場上的“晉江品牌”,安踏、361°、特步等。

晉江不僅集聚了諸多知名體育品牌,更擁有5萬家民營企業和46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是全國縣域中數量最多的,很多中國老百姓耳熟能詳的製造業品牌如柒牌、勁霸、七匹狼、盼盼、恆安等,都是“晉江品牌”。

但你難以想象的是,改革開放前,晉江地少人多山貧瘠,不少人只能靠地瓜、稀飯填飽肚子。就這麼一個貧瘠的農業縣,卻在40年後的2017年,用福建省兩百分之一的土地創造了全省1/16的GDP,從一個需要國家扶持的貧困縣,一躍成為縣域經濟的領頭羊。

晉江的“逆襲”已經成為同蘇南模式、溫州模式、廣東模式並列的,改革開放縣域經濟的四大模式,也被稱為“晉江經驗”。

習近平在1996年到2002年間,曾7次深入晉江調研,對“晉江經驗”進行了深入思考,寫了“晉江經驗”的文章,發表在2002年8月20日的《人民日報》和2002年10月4日的《福建日報》上。

習近平總結提出的“晉江模式”,就是一種“以市場經濟為主、外向型經濟為主、股份合作製為主,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經濟發展道路。他說,晉江帶給我們6條啟示:

一是始終堅持以發展社會生產力為改革和發展的根本方向;二是始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發展經濟;三是始終堅持在頑強拼搏中取勝;四是始終堅持以誠信促進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五是始終堅持立足本地優勢選擇最佳方式加快經濟發展;六是始終堅持加強政府對市場經濟發展的引導和服務。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習近平對“晉江經驗”的深邃思考,至今看來,依然沒有過時。而在改革再出發的當下,再度重溫“晉江經驗”,自然有著強烈的現實考量。

在島叔看來,重溫“晉江經驗”,至少給我們三點思考:順“市”而為、重視縣域經濟、重溫改革精神。

「解局」這個縣級市的經驗,為何讓高層如此看重?

順“市”而為

在晉江發展過程中,市場一直髮揮著決定性作用。

無論是改革開放初期,幾萬名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搞“市場-原材料-技術”和“原材料-市場-技術”的經營路子,還是上世紀90年代初期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拓展國際市場,以及之後覆蓋全國的專業市場和綜合市場、博覽會品牌的創立,晉江無一不是順“市”而為。

習近平總結說:“晉江經驗告訴我們,只有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深入把握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大力加強市場體系和機制建設,不斷提高拓展國內外市場的能力,才能在新世紀中推動國民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

晉江也走過彎路。

習近平提到,改革開放初期,晉江曾發生過聞名全國的“假藥案”,讓晉江人深刻認識到誠信是市場主體的立身處世之本,決不能以誠信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發展。習近平說:“晉江經驗昭示了一條真理,即市場經濟既是法制經濟,又是信用經濟,只有堅持事事處處講誠信,大力倡導信用文化,塑造信用社會,才能促進經濟健康發展。”

尤為難得的是,當不少企業“脫實向虛”的時候,晉江的企業家卻始終堅守實業,做精做專。幾十年下來,晉江品牌緊跟市場變化,術業專攻,無不成為行業內領先,也抗住了各類風險。

“晉江經驗”的“變”是隨市場而變,“不變”則是對誠信和實業的堅持,這個變與不變的辯證法,對當下振興實體經濟會有很多啟發。

「解局」這個縣級市的經驗,為何讓高層如此看重?

縣域民營經濟

治理中國這麼一個龐大的國家,縣一級的政治、經濟生態是構成整個肌體健康的細胞。我國現有2800多個縣域單位,面積佔國土面積的90%以上,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70%以上,工農業總產值佔到全國工農業總產值的一半以上。

從現狀來看,縣域經濟發展質量總體不高,總體處於產業鏈的低端。而在現實中,對縣域經濟的政策配套措施還不是很實,政策落地效果還不是很好。

這涉及兩個問題:一是每個縣怎樣找到符合自己實際的發展道路;二是怎樣處理好政府和民營經濟的關係。

“晉江經驗”給出的答案就是:立足本地優勢、政府做好引導和服務。

改革開放初期,晉江利用僑鄉閒房、閒資、閒散勞動力多的“三閒”優勢,選擇股份合作制,興辦鄉鎮企業;隨著對外開放的擴大,晉江吸引外資創辦“三資”企業;之後,晉江又轉向了提高經濟質量、提高全民素質、提高城市品位和制度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市場創新的路子。

習近平總結說:“晉江的經驗告訴我們,只有立足本地優勢,不斷選擇符合自身條件的最佳方式,才能走出一條正確的發展道路。”

而對處理好政府和民營企業的關係問題,習近平在總結“晉江經驗”的時候也提到過,“各級政府只有通過及時引導、優質服務和輔以有效管理,做到既不‘越位’,又不‘缺位’、‘錯位’或‘不到位’,才能履行好領導經濟工作的歷史責任。”

在這點上,重溫“晉江經驗”無疑在傳遞一個清晰的信號:在振興縣域經濟中,民營經濟舉足輕重,千萬不可忽視。

「解局」這個縣級市的經驗,為何讓高層如此看重?

改革精神

在晉江,最流行的一首歌是《愛拼才會贏》,也是晉江人精神寫照。如今,“晉江經驗”帶給我們的拼搏精神依舊沒有過時。

習近平總結說:“要在新世紀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據優勢地位,就必須像晉江人民那樣,堅持振奮精神勇於拼搏,百折不撓頑強拼搏,發揮優勢善於拼搏,在拼搏中取勝、在拼搏中發展。”

當下,中國的發展依然面臨巨大挑戰:國際金融危機後的第十個年頭,美國挑起貿易戰,孤立主義、民粹主義等思潮抬頭,中國開啟新一輪改革開放,要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邁向高質量發展……黨中央一直強調要居安思危、知危圖安,危機意識、憂患意識提醒著我們要謙虛謹慎,立足自身,努力發展。

這其中,來自基層和人民群眾的改革和創業精神尤其需要保護和引導。當改革進入深水區,重溫“晉江經驗”背後的改革精神,同樣提醒著我們一定要注意民間的創造活力,充分授權,充分放活。

在改革再出發的當口,重溫“晉江經驗”,其實也在重溫人民的力量。

文/庖丁騎牛、獨孤九段

「解局」這個縣級市的經驗,為何讓高層如此看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