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王爺,也在湯泉留詩!

清朝慎郡王允禧,清聖祖第二十一子,其初行次為第三十一,號“紫瓊道人”,又號春浮居士。康熙五十年(1711)正月十一日戌時生。母為庶妃陳氏即熙嬪。雍正八年(1730)二月封為貝子,五月二十八日奉上諭:“朕之諸幼弟朕向來不能深知,從前曾據怡親王奏稱,二十一阿哥允禧立志向上,且深知感朕之恩。恭敬之念,出於至誠。朕從前降旨將伊封為貝子,近看其感恩向上之念果誠,將來可望成立,著晉封貝勒。”後來派貝勒允禧向果親王學習辦理鑲紅旗滿洲事務。雍正十三年八月,雍正帝崩,十一月乾隆皇帝晉封叔允禧為多羅慎郡王。乾隆二十三年(1758)五月二十一日亥刻卒,年四十八歲,乾隆皇帝賜其諡號為“靖”。

這個王爺,也在湯泉留詩!

愛新覺羅.允禧像 圖片採自網絡,向原作者致謝

慎郡王允禧寫詩風格清秀,尤其擅長繪畫,遠學明朝初期董源,近學明朝中期文徵明。著有詩集《花間堂詩鈔》一卷、《紫瓊巖詩草》三卷、《紫瓊巖詩鈔續刻》一卷。

據清朝鐵保所編《熙朝雅頌集》記載:允禧稟性淳厚,生活儉樸,雖其身貴為多羅郡王,但仍能禮賢下士,好學不倦。“多延四方博學端愨之士,日相摩切,以故學邃藝工。”鄭板橋在慎郡王詩集《跋文》評價允禧書畫詩文:“胸中無一點富貴氣,故筆下無一點塵埃氣。讀書好問,一問不得,不妨再三問,問一人不得,不妨問數十人,要使疑竇然,精理迸露。故其落筆晶明洞徹,如觀火觀水也。”又說:“主人有三絕:曰畫、曰詩、曰字;世人皆謂詩高於畫,燮獨謂畫高於詩,詩高於字。”允禧與京東盤山有緣,他酷愛此地的山山水水,幾次登臨遊覽,歷險探奇,詩畫詠記。有《春日攜李眉山、彭湘南、王蘭谷、藏上人重遊盤山,自西甘、東甘二澗,歷上方東竺》224字長歌紀事。曾為盤山行宮“靜寄山莊”寫生《盤山十六景圖》“盤山十六景圖。謹按盤山為畿甸名區,慎郡王允禧恭繪成圖,皆經御題,為幅共十有六。”

這個王爺,也在湯泉留詩!

盤山十六景圖局部 圖片採自網絡,向原作者致謝

允禧無後,乾隆二十四年十二月,皇帝把他的第六子永瑢過繼給叔叔為孫,封貝勒。三十七年,進封質郡王。五十四年,再進質親王。

允禧的《湯泉》全文如下:“天地毓靈氣,山川蘊神漿。湧此硃砂泉,乃在蘭之陽。方池甃白石,皛皛涵日光。萬斛吐珠璣,源深流自長。端應奉至尊,一派入紅牆。行殿枕碧岑,簡樸唯焜煌。洑流任通塞,膏澤何汪洋。蔀屋共沾被,億兆同延昌。”

《湯泉》詩寫成於哪一年,已經無從考證。但是從詩中的語句來看,該詩是為遵化湯泉所作,則確切無疑。“湧此硃砂泉,乃在蘭之陽。”是說泉在“蘭陽”,蘭陽為馬蘭峪的古稱。“行殿枕碧岑,簡樸唯焜煌”,明確是在歌詠康熙年間所建的湯泉行宮。

清朝史料中記載,胤禛之十五弟愉恪郡王允禑和二十三弟簡靖貝勒允祁,也先後看護過康熙帝的景陵。雍正四年五月己酉諭:“十五阿哥允禑、封為貝勒。著在陵上居住。”允禑在馬蘭峪看守景陵近五年的時間。到雍正九年二月初一日,允禑病死於任所,葬在遵化西三里鄉北峪村西北。而二十三阿哥允祁,乾隆九年四月總理三陵事務,經常往來於北京與東陵之間。按情理推測,這二人也應該來過與景陵近在咫尺的湯泉。但是史料中並無記載二人到過湯泉,且二人無詩文記敘與遵化湯泉的關係,所以筆者謹慎起見,不敢妄加揣測,留待查找相關資料,再作結論。

這個王爺,也在湯泉留詩!

愉恪郡王允禑像 圖片採自網絡,向原作者致謝

聲明:本公眾號作品均系作者原創,如欲引用、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視為侵權,本人保留追責權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