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陵盜寶90年祭(下):乾隆慈禧消逝的寶藏

上一回大錘說史,咱們講述了軍閥孫殿英在90年前的1928年7月4日,帶著他的軍閥隊伍浩浩蕩蕩開進清東陵,直奔最時髦的慈禧太后陵寢定東陵而去。

東陵盜寶90年祭(下):乾隆慈禧消逝的寶藏

大錘在上一回大錘說史裡面提到過,軍閥孫殿英打著要革“清朝皇帝命”的旗號,早就謀劃著要盜竊東陵墓葬品,他安排手下的師長譚溫江,提前就找到了當地參與過慈禧太后定東陵修建工作的匠人,最終找到了慈禧太后墓葬的入口,比較容易地就進去了。

東陵盜寶90年祭(下):乾隆慈禧消逝的寶藏

譚溫江

但是隨後面對金剛牆和萬斤石門,孫殿英那夥人沒有什麼文化,不知道這種石頭門是被門後的自來石頂住,正面硬推是無論如何推不開的,不過軍閥也有軍閥的辦法,他們直接上了炸藥,強行炸開了第一道石門之後,他們才知道這類石門打開是有竅門的,因此定東陵的第二道石門他們就沒有炸,用打開自來石的辦法把第二道門給開了,算是給後世的清東陵保留下了一塊完整的墓門。

東陵盜寶90年祭(下):乾隆慈禧消逝的寶藏

連開幾道墓門,兵匪們最終衝進了慈禧太后定東陵的核心地帶——地宮。慈禧太后的棺材是金絲楠木的,兵匪們一擁而上,撬開棺材板——他們看到了什麼呢?當時參加盜寶的孫殿英部一名軍官記錄如下:

我部奉令掘開西太后陵,當時將棺蓋解開後霞光滿棺。兵士每人手持一大電筒,俯視棺中西太后面目如生。西太后口中所含大珠一顆,放白光,其他珠寶堆積無數。

其中大者由長官取走,小者由各兵士暗納手袋中。眾人意猶未足,移動西太后屍體左右專側,盡去滿棺底之珠寶。司令長官又令卸去西太后龍袍,將貼身珠寶搜索一空。棺中珠寶搜盡,再搜索墓內殉葬之物。棺材底部掀起後現一石洞(即定東陵地宮內的金井),內儲珠寶亦盡取之……

東陵盜寶90年祭(下):乾隆慈禧消逝的寶藏

關於西太后的隨葬品有什麼,是否都在這次東陵盜寶中被盜竊一空,學界歷來爭論極大。因為按照清朝內務府的官方檔案,慈禧太后生前在地宮內安防的寶物就包括金花扁桌、金鑲執壺、珊瑚佛塔等共150件,這些寶物上面鑲嵌的各類珍珠上千顆。

而西太后死後入殮的寶物則眾說紛紜,按照慈禧太后大總管李蓮英的嗣長子李成武寫的《愛月軒筆記》記載,在慈禧太后死後又在其棺槨內放置大小珍珠數千顆,並附有西瓜、甜瓜、桃李、杏棗等陪葬品共200件,請注意,以上這些可不是真的水果,而是用翡翠玉石質地的各類模擬水果的珍寶。

東陵盜寶90年祭(下):乾隆慈禧消逝的寶藏

但是《愛月軒筆記》畢竟是民間筆記,其記錄的內容,與清朝官方檔案記載的隨葬品差異比較大,因此爭議也很大。此外還有其他記錄的資料,比如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就回憶說,慈禧入殮時腳上蹬著一雙珠鞋,手握一柄翡翠降魔杵,等等。

結合保存至今的盜墓者回憶,後人判斷,慈禧太后陵寢中的隨葬品以珠寶特別是以珍珠寶石為主,這也符合清朝檔案的記錄。據說僅僅為了填滿慈禧太后的棺材的空隙,使用的細小珍珠和寶石就高達200多萬兩白銀。有人估計,慈禧太后的陵寢隨葬品,其總值在2000萬兩到5000萬兩白銀之間。

東陵盜寶90年祭(下):乾隆慈禧消逝的寶藏

這些珠寶最後全便宜了孫殿英和其手下兵匪。被慈禧太后的豪華隨葬品弄得慾望大漲的兵匪們,隨即又衝向了清東陵中最大的皇帝陵——乾隆皇帝的裕陵。兵匪們有了慈禧太后盜墓的“成功經驗”,這次比較順利地一連打開四道墓門,最終抵達了乾隆的地宮。

結果在地宮裡迎接兵匪的,是大量的地宮積水。這是由於地宮修築時考慮地下滲水排水不當造成的長期積水。這裡比較有趣的是,在兵匪們打開最後一道墓門時,一度被裡面頂住,門打不開。最後才知道,是因為地下積水太深,乾隆皇帝自己的棺材漂了起來,頂住了墓門。問題是乾隆的裕陵地宮裡面共有六個棺槨,分別是乾隆自己加上兩個皇后三個皇貴妃的,但是隻有乾隆自己的棺材漂出來堵門了。

東陵盜寶90年祭(下):乾隆慈禧消逝的寶藏

裕陵地宮通道

當然,乾隆自己的棺材上陣,也沒擋住兵匪們。兵匪們被慈禧太后的金銀珠寶給迷了心竅了,不顧一切地在地宮裡面亂翻亂找。

可是結果卻讓他們大失所望,因為乾隆裕陵裡面雖然陪葬品不少,但是金銀珠寶不太多,大部分都是佛像書籍字畫之類,對於兵匪們來說,遠遠不如之前慈禧太后定東陵那樣盜竊起來“豪奢過癮”。這就是孫殿英及其部下統統吃了沒文化的虧了。其實乾隆皇帝作為歷史上著名的古董愛好者,他收集的書籍字畫,其古董價值遠遠要超過慈禧定東陵那種暴發戶嘴臉的珠寶堆積。

東陵盜寶90年祭(下):乾隆慈禧消逝的寶藏

裕陵內佛像

但是,盜墓的兵匪之中,連軍長孫殿英都是文盲,他手下有文化知道廉恥的就不多,其中懂文玩行當的人就更少了。又加上地宮積水的長期侵蝕,大部分的乾隆書籍字畫都遭到了破損,於是這些無價文玩就這樣莫名其妙被沒文化的兵匪嫌棄了,最終結果就是又被破壞糟蹋了不少。根據孫殿英等人後來的回憶,他們從乾隆裕陵地宮裡面撈到的最貴重的東西,一個是乾隆脖子上佩戴的108顆朝珠,另外就是一把九龍寶劍。

東陵盜寶90年祭(下):乾隆慈禧消逝的寶藏

而根據供述,孫殿英把乾隆的朝珠送給了國民黨軍統頭子戴笠,九龍寶劍則託戴笠轉送給了蔣介石。

為什麼孫殿英這麼大方,自己揹著東陵盜寶的糟糕名聲,還要把東西送給蔣介石等人呢?

這是因為孫殿英帶著人馬倉促盜竊了慈禧定東陵和乾隆裕陵之後,本來是想繼續大搞盜墓,把康熙的景陵也給刨了,但是景陵地宮積水太多,孫殿英這一夥兵匪缺乏排水設備,只能作罷,挖完寶貝之後,1928年7月7日,孫殿英等人就匆匆離開了清東陵,偽裝做盜寶之事與自己無關的模樣,以為可以掩人耳目。

東陵盜寶90年祭(下):乾隆慈禧消逝的寶藏

問題是,孫殿英盜寶之事以最快的速度被曝光了。1928年7月初孫殿英東陵盜寶,1928年8月初,全國都知道孫殿英盜墓了。

之所以事情暴露得這麼快,因為孫殿英的部下,一夥是偷拿了寶物私自出逃的散兵遊勇,一夥是孫殿英自己派出的干將,這兩夥人都因為私自前往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出售鉅額的不明來源珠寶,而被警察抓獲了,為首被抓的,就是孫殿英手下的師長,直接參與盜墓的譚溫江。這事曝光的根源,還是要歸結於老孫這夥兵匪實在是沒文化,盜墓之後拼命想快速銷贓變現,他們自己又不熟悉文玩古董交易市場,結果出手又急數量又多,反而暴露了。

東陵盜寶90年祭(下):乾隆慈禧消逝的寶藏

這一曝光不得了,晉系軍閥閻錫山當時負責組織軍事法庭查問此事,逼得孫殿英把大量盜墓所得拿出來送給“四方神佛”,謀求洗白脫罪,從直接主管上司第六軍團總指揮徐源泉,到負責此事的閻錫山,以及蔣介石、宋子文、宋美齡等等國民政府要員,孫殿英一個不落統統大出血搞上供。這其中上供的版本就有無數種傳說,有的說宋美齡獲得了慈禧太后嘴裡那顆絕世珍寶夜明珠,也有人說宋子文獲得了翡翠玉石西瓜一對,等等。

東陵盜寶90年祭(下):乾隆慈禧消逝的寶藏

軍事法庭一直開到1929年6月,最終不了了之。一方面,是孫殿英等人花錢賄賂打通關節,另一方面,也是最根本的,孫殿英部又投靠了閻錫山等軍閥,而蔣介石與閻錫山馮玉祥等人的軍閥大戰此時已經接連爆發,到最後發展到1930的中原大戰。擁有上萬人馬的孫殿英,成了各方勢力拉攏的對象,反而輕易從東陵盜寶的官司中輕易脫身了。

東陵盜寶90年祭(下):乾隆慈禧消逝的寶藏

閻錫山

至於東陵盜寶的那些珠寶,最終的下落,到目前為止仍舊無人能夠說清楚。唯一確定的是,孫殿英盜竊的珠寶,用來換了一部分軍火,我們後世看起來天價的古董珠寶,其實也就是給孫老殿(孫殿英外號)換了百十挺輕機槍、幾十門小炮、千把只步槍而已。

這不是因為慈禧乾隆的隨葬品不值錢,而是因為老孫這個人沒文化,本來就不懂如何賣出高價,又加上俗話說盛世古董亂世黃金,亂世之中一個文盲孫殿英,也賣不出古董的真正價值。而且更重要的是,封建王朝的金銀珠寶,在近代工業國家的槍炮等工業品面前,是沒有價格優勢的。

東陵盜寶90年祭(下):乾隆慈禧消逝的寶藏

結果就是,孫殿英東陵盜寶之後,破壞的寶物比他偷到的多,糟蹋的比他得到的多,珠寶被孫老殿給盜走,是標準的明珠暗投了。

那麼孫殿英到底盜竊了多少寶物?又出賣了多少寶物?還保留了哪些寶物?這些在90年後的今天仍舊是個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