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後的他從未忘記老師當年的關懷!

我從郵局取回一個郵包。那是我的一個搞雕塑的學生寄來的,裡面放著一副由樹根雕成的眼鏡,非常精美。我心中一動,這麼多年了,他還記著那件事?

那是二十年前,我在一個小城市的中學任教。他來自農村,在學校住讀。高一時他的成績在班上遙遙領先,可到了高二下學期,他的成績卻下降了不少。這讓我覺得很奇怪,因為這個孩子雖然來自農村,卻自尊自強,學習非常努力,從不肯落在別人後面。我試著找他談了幾次話,想問出原因,可他總是低著頭,紅著臉,囁嚅著不肯說什麼。

多年後的他從未忘記老師當年的關懷!

後來我問了一位和他很要好的同學,才知道他最近一段時間總是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他曾去醫院檢查了一下視力,居然兩眼都近視到四百度了

我思慮了幾天。他家中比較貧困,顯然他是不忍心向父母開口要錢配眼鏡。我拿錢給他配一副眼鏡其實並不難,但讓這個自尊心很強的孩子接受卻不是件容易的事。他對別人的同情憐憫一向特別敏感,稍有不慎,便會使他的心靈受到傷害

多年後的他從未忘記老師當年的關懷!

一週後的一個星期天,我約他到我寢室來,說要給他補習一下古文。我認真地為他講了一會兒, 便起身假裝到書架上找資料, 順便碰掉了那副早已準備好的眼鏡,然後漫不經心地說:“哎,我這兒東西太多了,亂七八糟的,好多以前的東西還堆在這兒呢 。”看到他正抬頭望著我,我便說 :哦,你看,這是我幾年前配的眼鏡,一直沒戴,結果現在都不合適了。你戴上試試,讓老師看看好不好看!”說著,我把眼鏡遞給了他,又回過身繼續在書架上找東西。

再回頭,他已經戴上了眼鏡,正在翻我的教學輔導書。“不錯啊,很像個大學者哦! 感覺怎麼樣?”

“我覺得....挺清楚的。”那太好了,你正好戴著它吧,連眼鏡盒也拿去吧,省得放在這兒佔地方。”我心中一陣暗喜。

多年後的他從未忘記老師當年的關懷!

“老師,我.....”

怎麼? 嫌我的眼鏡不好啊?”我假裝有些生氣地說,“都沒怎麼戴過,你看,還挺新的呢。”

“沒,沒有。”他紅了一下臉,不再作聲了。

後來,他的成績又如同以前一樣優秀了,他順利地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學,如今已是著名的雕塑家......

時隔多年,我教過的學生一批又一批,這件事情我幾乎已經忘記了,直到收到這個郵包。在郵包裡有他的一封信,信中寫道:“二十年前,您送我的那副眼鏡讓我能夠看清黑板,而夾在您教學輔導書裡的那張記有我近視度數的紙條,則讓我看清了您的良苦用心。您讓我體會到了人間真情,更安撫了我稚嫩自卑的心靈。這副根雕眼鏡是我醞釀多年的作品,現在敬獻給您。它不是一副眼鏡,而是我感恩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