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風說」大廣東,是誰挾持了你5000年?

點視頻,感受方言魅力

「益風說」大廣東,是誰挾持了你5000年?

廣東不僅語言變化頻繁,自古以來,人口結構也一直在變化。

從前文的秦人和百越的糅合,魏晉時期的漢人南遷,到唐宋滅亡時中原漢人不斷的南遷。時至今日,廣東至少有3000萬外來人口,另有3000萬華僑散落在世界各地。

人口的流動和變化,似乎一直都是廣東的宿命。

變化,也代表著變通。廣東人懂得變通,善於經商(上期【益風說】廣東篇提到廣東人優秀經商血統是有歷史根據的),所以也常被人說成是逐利、滑頭。

也正因這種長期流動變化的背景,廣東人基本不跟你扯什麼國家大事,也不愛談什麼抱負,而是覺得本本分分地賺錢,過好當下的日子最踏實。

「益風說」大廣東,是誰挾持了你5000年?

所以,CCTV在廣東的收視率最低。有個笑話說,只要不影響廣東人賺錢,他什麼都接受,但要是影響了他們賺錢,他們準跟你急。

「益風說」大廣東,是誰挾持了你5000年?

歷史上廣東的變化性那麼強,從山水的角度來說,這是為什麼呢?

風水形勢派的核心,是把山水擬人化。天下山水,不僅與人無異,山水情意還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的性情。《發微論》:“夫地理與人事不遠,人之情性不一,而向背之道可見。觀形貌者,得其偽,觀情性者,得其真。”

《地理統一全書》:“所貴者活龍活蛇,所惡者死鰍死鱔。山若低小更瘦弱者,死鰍鱔也,若活曲而不反者,活龍蛇也。”

「益風說」大廣東,是誰挾持了你5000年?

《發微論》:“其向我者,必有周旋相與之意。其揹我者,必有厭棄不顧之狀,雖或暫為矯飾,而真態自然不可掩也。”

靈動的山勢,導致了多變的廣東。廣東山水,不僅山體靈動變化,而且山勢也變化萬端。

「益風說」大廣東,是誰挾持了你5000年?

廣東清遠山體靈動圖 I 益福堂攝

廣東第一高峰石坑崆,海拔1902米,1800米到1000米之間的峰巒共有400座左右,一路錯落有致,越跌越低,直到珠三角海拔只有38米。

「益風說」大廣東,是誰挾持了你5000年?

這種高落差、層層遞減的海拔頓跌,正是《葬書》中“勢為難”的“勢”。(後文另述)

「益風說」大廣東,是誰挾持了你5000年?

「益風說」大廣東,是誰挾持了你5000年?

那麼廣東除了“變”,還有些什麼特點呢?

總體來說,廣東人本性純良,勤勞務實,民風也算不上彪悍。有史以來,廣東只出過兩個“歪人”。

出生在廣東高州的高力士,曾輔佐唐玄宗平定韋后之亂,一輩子忠心可嘉。但也為人詬病:促成玄宗對楊貴妃的迷戀,對造成安史之亂,國家動盪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另一個是有爭議的汪精衛,他出生於廣東三水,祖籍浙江紹興,祖父以上的祖墳都在浙江,權且算他是半個廣東人吧。

「益風說」大廣東,是誰挾持了你5000年?

汪精衛

他早年謀刺清攝政王載灃未遂。從辛亥革命的英雄,變成遺臭萬年的漢奸。

有人說,他是寧可委屈自己,保全大局;更多人說他年青時的滿腔熱血,不能保證以後不會為個人權力而犧牲國家利益。

在廣東,有位“端坐”千年的大聖人。

他千年不朽的真身在韶關的南華寺,因而也有人誤會他是韶關人。他對中國佛教以及禪宗的弘化具有深刻和堅實的意義。

「益風說」大廣東,是誰挾持了你5000年?

南華寺

他弘揚“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頓悟法門。時至今日,他對佛教的影響仍然極其深遠。他就是禪宗六祖惠能,生於廣東新興縣。

惠能所作的這首佛偈,流傳盛廣: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益風說」大廣東,是誰挾持了你5000年?

惠能大師故里山勢 | 益福堂攝

在之後的【益風說】四川篇中,那個逃往四川順利完成避難任務的唐玄宗,他手下有個丞相,這個人一輩子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從不趨炎附勢。

在這位丞相死後,每次面見推薦新宰相的人,唐玄宗總是先問:“風度得如九齡否?”

這位被譽為“嶺南第一人”的君子,是出生在廣東韶關的張九齡。韶關,也因此被譽為“風度之城”。

「益風說」大廣東,是誰挾持了你5000年?

張九齡

張九齡象棋下得溜,唐玄宗來找他下棋,下不贏又不服輸。於是唐玄宗把楊貴妃撂一邊,天天纏著九齡陪他玩兒。

九齡心裡著急:你不要老婆就算了,江山你也不要是幾個意思?

一天,兩人下棋。張九齡說:“陛下這樣沉迷下棋,老婆都不管不太好。”唐玄宗頭也不抬,擺弄著棋子:“不要緊。”九齡又說:“陛下這樣只顧下棋,不理朝政不妥。”唐玄宗急著將軍:“不要緊。”

「益風說」大廣東,是誰挾持了你5000年?

這時九齡被將軍,他並不起仕救帥,隨手上了一步卒。唐玄宗提醒張九齡要保帥。張九齡若無其事的說:“不要緊。”“你不顧將軍,吃了帥你就輸了,還說不要緊。”

九齡哈哈一笑:“陛下好比象棋的帥,帥都一動不動,其他子怎麼動也是廢的。”唐玄宗頓時面紅耳赤。

杜甫曾想把自己的作品呈獻給張九齡,未能如願,晚年想起來,深感惋惜。

這在杜甫《八哀詩》中可見:

歸老守故林,戀闕悄延頸。

波濤良史筆,蕪絕大庾嶺。

向時禮數隔,製作難上請。

再讀徐孺碑,猶思理煙艇。

「益風說」大廣東,是誰挾持了你5000年?

前些年,益福堂去到梅州大埔縣的三河鎮,深感山水之氣象萬千。未曾想到400多年前,曾有個55歲的老頭途徑這裡,也曾稱讚此地“山川形勝”,並把自己的墓地選定在此。

在他第三次被朝廷啟用為兵部尚書的時候,他已經在這次旅遊半途去世, “未聞命而先卒”成為他的人生遺憾。

這個潮汕人,就是文足以安邦,武足以戡亂的翁萬達。

張居正評價:邊臣僅推公(指翁萬達)屈一指。翁萬達的威望遠播異邦,比如在泰國,他被譽為“英勇大帝”,立廟祭祀多達100餘處。

「益風說」大廣東,是誰挾持了你5000年?

翁萬達墓前朝山 | 益福堂攝

「益風說」大廣東,是誰挾持了你5000年?

有位廣東人,是個抗清名將。他在和清朝搏鬥的過程中取得過寧遠大捷、寧錦大捷兩次勝利。崇禎帝期間被重新啟用,1629年他率兵擊退皇太極。

解了京師之圍後,魏忠賢的餘黨紛紛對崇禎說:“肯定是他故意把清兵引到京城,好讓陛下欣賞他的現場表演,以體現自己如何牛X。”

皇太極也乘機寫信給崇禎表示:“對對對,他不僅引我入關,他還說,我跑,你來追,你追上了我,我就讓你嘿嘿嘿。”

「益風說」大廣東,是誰挾持了你5000年?

崇禎覺得皇太極的話有很強的邏輯性,於是以通敵叛國罪將其凌遲處死,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3543刀”。

他叫袁崇煥,生於廣東東莞石碣,祖籍廣西(待考)。他是近代史上爭議頗大的人物。

「益風說」大廣東,是誰挾持了你5000年?

有位愛國英雄,他出生在今天的廣州市海珠區。在1894年的黃海海戰中,他與全艦官兵250餘人一同壯烈殉國。

光緒帝輓聯:“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

他是鄧世昌,1996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命名新式遠洋綜合訓練艦為“世昌”艦,以表紀念。

「益風說」大廣東,是誰挾持了你5000年?

鄧世昌

有位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在三次長沙會戰中,他所指揮的部隊共殲滅日軍11.75萬人。他是被稱為“抗戰中殲滅最多鬼子的中國將領”薛嶽,他生於廣東韶關的樂昌。

「益風說」大廣東,是誰挾持了你5000年?

韶關端正父母山

所以說,歷史上廣東雖有一個半“歪人”,但聖賢、忠臣、民族英雄卻非常多。因此廣東並非我們調侃中的“南蠻之地”,廣東人也沒有人們想象中那麼野蠻。

司馬頭陀說:“以端方而知其忠,以傾側而知其佞,柔亂以知淫,卑劣以知賊,粗猛以知惡,瘦薄以知貧。粹美知慈,威武知斷。”

「益風說」大廣東,是誰挾持了你5000年?

廣州端正父母山

《益福堂說風水》:“山廣人寬,山逼人窄,山端人正,山歪人詭”。廣東的山勢大部分端端正正,凜然正氣,很少歪斜、兇惡的山體。

「益風說」大廣東,是誰挾持了你5000年?

江門新會區 I 端正父母山

自古以來,人們一直在努力勾勒著廣東的肖像,但似乎從未有人真正窺見過廣東的靈魂。

大自然的山水,就像一口不竭的甘泉。但更多時候,她更像是一位冷酷的女王,高傲的昂起頭,揮舞著手中的皮鞭,鞭撻著廣東,讓我們一直奮勇前行。

通過這兩期,我們看到這樣一個廣東:過著富足的日子,吃著精緻的美食,有著變通的性格,秉著正派的傳統。所以廣東人並不是人們口中的“南蠻”,而是有著英雄血統的土豪,語言中也蘊藏著古漢人的風骨。

但真正的廣東並不僅限於此,廣東也有致命的缺陷,也有一些隱藏在山水中的大秘密,它們會是什麼呢?

欲知更多廣東奇聞異事,請看下期【益風說】,下週三晚8點,我們不見不散!

-下期精彩-

潮汕人,經歷了哪些不為人知的往事?廣府人、客家人、潮汕人打群架,誰能獲勝?廣東五位“半個皇帝”的宿命是什麼山水原因造成的?

“性都”東莞從滋生到消亡,它和山水的必然因果是什麼?黃飛鴻、葉問、李小龍成為中國武術文化代言人真的是偶然嗎?

以山水角度來看,廣州、深圳、佛山、珠海等城市最終會走向哪裡?

喜歡這篇文章,就轉給親朋們看看吧。

傳統文化的延續,從你的這次分享開始!

知識補充:

粵語的形成過程:秦漢時期,當時的粵語是秦人和百越各民族語言的融合物。

魏晉南北朝,中原常年戰亂,大量中原士民逃到嶺南,中原古漢語與已形成的古粵語混合,這是粵語的成長期。

唐宋滅亡,中原淪陷400多年,數量龐大的中原漢人不斷南下,最後一次拉近了古粵語和中原漢語的差別,這時粵語定型。

元明清三代,由於兩度非漢族統治國家,中原官話導致古漢語急劇變異,入音迅速消失。而粵語基本沒受影響。

關於粵語發音,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粵語可把“霜”和“鄉”押韻。在“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中,粵語把“間、山、關”都可以完美押韻。

比如古代的“文錢”,粵語保留了“文”的用法(但用通假字“蚊”)。“幾多”(多少)、“幾時”(何時)可追溯到李煜的《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客家話也有“幾多”“幾時”的發音)

「益風說」大廣東,是誰挾持了你5000年?

本文部分理論依據,《益福堂說風水》書中識砂篇:

厚重之地,人多福壽;秀穎之地,人多輕清;溼下之地,人多重濁;高元之地,人多狂躁;散亂之地,人多遊蕩;尖惡之地,人多殺傷;頑硬之地,人多執拗;平夷之地,人多忠信。山廣人寬,山逼人窄,山端人正,山歪人詭,山渾人隱,山峻人兇;山秀人美,山動人淫,山尖人文,山粗人蠢,山聚人富,山散人貧......

非著名風水學者、實踐者。

喜閱古往之佳作,好悟山水之情懷;有閒雲野鶴之志趣,無放眼天下之大才;裹足於華夏,踏步覓蓬萊。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