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霞:監督執紀要擺脫「人情關」

有人說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作為一名基層紀檢幹部,“圈子小、熟人多”是必須要面對的現實,“人情關”是我們要突破的一大阻礙。今年4月,奧運村街道紀工委接到舉報,社區黨委書記李某以女兒結婚為由宴請全體社區幹部並收受禮金。

基層紀檢監察干部執紀,有個最明顯的特點,監督者與被監督者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日子相處久了,總會有一些人情交往,如果考慮太多,執紀的“尺子”就可能拿不平。即便在監察體制改革後,紀委監委派駐的監督幹部,同樣面臨這樣的尷尬。“六親不認不講情面”似乎說不過去,但如果把關不嚴,又可能害了廣大黨員幹部,如何處理這些人情,正確通過“人情關”則顯得十分迫切。

現實生活中,有些幹部心存違紀僥倖,也是自信於有關係、有人情,與執紀者熟識,覺得別人下不了手,不動對自己動真格。奧運村街道這起以女兒結婚為由宴請並收禮行為,就是一個典型。紀工委幹部也與其他幹部雖說職能職責不同,但平時都在一起工作,知根知底,誰也不想告罪誰。正因為如此,超一點標,犯一些小錯,便成為一種不以為然的行為,沒人相信自己人會在這些“小事”上較真,對自己不利。

而且,在基層監督執紀,也會受到許多人情招呼的影響。一名幹部在當地呆久了,各種各樣的關係網、後臺背景,成為幹部違紀犯錯的底氣所在。為此,許多紀工委書記都聽過不少“勸告”,“別搞得面紅耳赤”“別傷了和氣”等等,使監督執紀的公正性、持續性倍受考驗。

紀檢監察干部是維護黨紀的最後一道“防線”。如果紀檢幹部大肆“放水”,把關不嚴,問責不力,就會成為“紙老虎”,讓廣大黨員幹部心中不怕,違紀膽子更大,以身試紀行為就會不降反升,令當地的政治生態遭到破壞。

打鐵還需自身硬。監督執紀要過得了“人情關”,首先自己必須保證公心至上,嚴格遵紀守法,對所有人一視同仁,著眼於“嚴管厚愛”的思想,既要執紀,也要講道理,讓監督執紀行為公開公平公正,經得起推敲和檢驗,樹立起公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