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施工現場!9個地下室防水施工案例滲水分析值得你學習

案例一:

簡介:因場地限制,在主樓施工階段在地下室頂板上進行材料堆放和泵車架設,地下室頂板樓板結構裂縫。

對比施工現場!9個地下室防水施工案例滲水分析值得你學習

對比施工現場!9個地下室防水施工案例滲水分析值得你學習

原因分析:

1)地下室頂板設計荷載無法滿足施工需要的荷載

2)未採取有效的加固措施

預防措施:儘量不在地下室頂板上進行大荷載的堆積,如確實需要則需要做加固措施。

案例二:

簡介:地下室一層積水,後澆帶沿施工縫位置向地下二層滲水

原因分析:

1)後澆帶施工縫位置混凝土澆築前未鑿毛處理

2)地下室頂板未斷水,導致雨水、施工用水流到地下一層

3)未設置止水帶(一般設計在室內不考慮止水帶)

對比施工現場!9個地下室防水施工案例滲水分析值得你學習

對比施工現場!9個地下室防水施工案例滲水分析值得你學習

預防措施:

1)後澆帶施工縫位置混凝土澆築前應鑿毛處理

2)地下室結構施工完成後應做好防阻水措施,防止大量水流入地下室

3)建議設計增加止水帶或樓地面施工前後澆帶位置增加防水層

案例三:

簡介:地下室採光井上部反沿施工縫滲水,一般結構施工階段均留置施工縫,後進行反沿施工。

原因分析:

1)地下室頂板面積較大,建築設計時一般均沒有考慮找坡,不利排水;

2)施工縫處理不到位;

3)設計一般未設計止水條或者止水帶,施工中也採用;

對比施工現場!9個地下室防水施工案例滲水分析值得你學習

預防措施:1)結構施工時與結構梁一次性澆築上翻反沿,合理調整施工縫位置。

案例四:

簡介:地下外牆水平施工縫滲水漏水、螺桿眼滲水

原因分析:

1)外牆未設置止水帶、止水帶不交圈或止水帶偏離位置;

2)膨脹止水條未固定牢,在澆築混凝土時偏位;膨脹止水條在澆築混凝土前已遇水膨脹,無法起到膨脹止水作用;

3)施工縫未鑿毛清理乾淨,施工縫混凝土接觸面澆築不密實;

4)螺桿眼滲水主要原因為未封堵密實;

對比施工現場!9個地下室防水施工案例滲水分析值得你學習

預防措施:

1)按設計和方案要求留置施工縫

2)隱蔽驗收時應注意止水帶或止水條是否交圈封閉,止水帶是否有偏位或自身破壞

3)地下室外牆施工縫止水帶建議採用鋼板止水帶

4)止水螺桿眼應逐個檢查,不得有遺漏和封堵不嚴的

5)回填土前檢查防水質量

案例五:

簡介:地下室外牆滲水、漏水嚴重

原因分析:

1)未採用止水螺桿,特別是柱位置對拉螺桿較長,施工過程未採用止水螺桿,螺桿眼處理封堵不到位

2)回填過程中卷材保護不到位,造成卷材破壞

對比施工現場!9個地下室防水施工案例滲水分析值得你學習

預防措施:

1)地下室外牆必須全部採用止水螺桿,切螺桿眼位置必須封堵處理。

2)外牆防水卷材保護宜採用軟保護+磚牆硬防護的模式

案例六:

簡介:地下室與一層之間梁板有變形縫構造,一層水順變形縫流到地下室

原因分析:1)設計不合理。因面積較大或上部結構不同,設計中設計變形縫,僅考慮了結構變形未能考慮建築防水要求。

2)變形縫構造中未能考慮防水要求,水可以順變形縫蓋板側面流入

對比施工現場!9個地下室防水施工案例滲水分析值得你學習

預防措施:

1)設計變更;

2)做好成品保護

案例七:

簡介:地下室牆面返潮,無法施工牆面膩子及塗料。主要出現在地下室地面開始施工以後。另地下室外牆地下水位以下部分也易出現此種情況。

原因分析:

1)溫差及溼度過大造成的冷凝水

2)地下室通風未完成,造成空氣流通不暢,地下室樓地面施工過程水汽不能及時排出。

對比施工現場!9個地下室防水施工案例滲水分析值得你學習

預防措施:

1)地下室外牆防水外應做有保溫效果的聚苯板保護;

2)地下室裝飾施工前先施工完地下室通風,採用臨時風機運行。

案例八:

簡介:地下室頂板下管道支架位置漏水

原因分析:管道支架固定採用後錨固方式固定,鑽孔深度未控制準確,鑽通頂板和防水層。

對比施工現場!9個地下室防水施工案例滲水分析值得你學習

預防措施:

1)安裝提前進行預埋施工;

2)如後錨固施工則對鑽孔深度交底應到位

案例九:

簡介:地下室風井位置外牆滲水

原因分析:

1)風井位置卷材收頭位置不夠;

2)風井設計的通風口位置高度不夠,部分回填土以下采用了磚砌(圖上看不出);

3)室外無散水,回填土下沉後水向牆的方向倒流。

對比施工現場!9個地下室防水施工案例滲水分析值得你學習

預防措施:

1)圖紙會審階段應核實結構、建築風井口標高,避免設計高度低於設計的室外地面高度,避免結構高度比建築高度低需後增高;

2)防水卷材收頭位置應高於室外地面以上50cm。

往期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