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子心學管窺 當常若不足,不可臨深以爲高

邵子心学管窥 当常若不足,不可临深以为高

【綱】

人患乎自滿,滿則止也。故禹不自滿假,所以為賢。雖學亦當常若不足,不可臨深以為高也。

【目】

學患自滿,滿則止無進境,器小故也。禹大聖人,不自滿假,天下莫與爭功能,故賢過千古,善學者雖有餘,常若不足。若臨深為高,其高几何?則滿止之患中之矣。

【管窺】

邵康節說,為人最忌自滿,自滿就停滯不前了。所以大禹不會自滿自大,因而成為聖賢。治學也應該抱著把平常當成不足的心態,不要真的掉下深淵才知道什麼是天高地厚。

邵子後學說,治學最忌自滿,自滿來了停滯不前不再進步了,這是因為器量小的緣故。大禹這樣的聖人,因為不自滿自大,所以全天下的人都比不過他的豐功偉績,所以他的賢能千古流芳。善於學習的人,就算學到很多知識,也查查覺得自己不足。如果掉下深淵,才知道天高地厚,又能有多高呢?那麼,因為自滿而停滯不前的憂患也就擊中他了。

《荀子·勸學篇》裡說:「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邵康節則認為,如果要等到掉下深淵才知道天高地厚,那已經晚了。從這一點可以看出,邵康節的確有他高明的地方。

《莊子》說:「道隱於小成」。一個人小有成就後,最容易志得意滿,別人礙於面子即使發現了問題也不好意思批評他,結果停滯不前無所成長。

韓愈說:「謙受益,滿招損。」《易經》裡,六十四卦,其他卦都有吉凶悔吝,只有《謙》卦通篇是吉。古往今來,都把謙虛作為可貴的品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