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不屑王国维那茬事

钱穆这些年名声很大,和黄仁宇一样,颇能俘获一些人的心。总体而言,钱穆是一个传统到不能再传统的学者,对现代化充满了警惕。他在面对「洪水猛兽」时,原本看似温厚的外表,就再也藏不住那卫道士的面孔了。

钱穆不屑王国维那茬事

钱穆曾经狠怼王国维,其中最狠的一句话是:「试问研究龟甲文,以及研究各地白话方言,又与治中国史具何关系?」王国维是「甲骨四堂」之一,他针对考古研究提出的「二重证据法」影响至今。但钱穆不管这些,他觉得王国维太现代了,看不惯啊。(其实我觉得,拖着鞭子为亡清殉死的王国维,比起钱穆来,要传统得多。)

钱穆不屑王国维那茬事

在钱穆看来,哪还需要考古啊,有存世典籍就够了。他在其《先秦诸子系年》一书中,很认真地论述:孙武、孙膑其实是一个人,《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其实是一本书。

在该书卷一的《七、孙武辨》一文中,钱穆言之确凿地说——

《史记·孙吴列传》有孙武为吴将兵。《汉书·艺文志》有《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而本传则称十三篇。然其人与书,盖皆出后人伪托。……则《孙子》十三篇,洵非春秋时书。其人则自齐之孙膑而误,详《考辨第八十五》。

《考辨第八十五》说的是该书卷三的《八五、田忌邹忌孙膑考》一文,钱穆再次长篇累牍论述孙武就是孙膑——

《汉书 艺文志》兵家《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齐孙子兵法》八十九篇。吴孙子、齐孙子分别甚明。余既辨吴孙子之无其人,(《考辨》第七。)又疑凡吴孙子之传说,皆自齐孙子来也。《史记 本传》吴孙子本为齐人,而齐孙子为其后世子孙。又孙膑之称,以其膑脚而无名,则武殆即膑名耳。

钱穆的论述,看起来无懈可击。当然,这一观点并非他首创,先代颇有一些人持此观点,钱穆不过是汇总一下。但钱穆忙得如此不亦乐乎,在同一本书的不同位置,先后两次论述同一个问题,应该是颇为得意的。

钱穆不屑王国维那茬事

可惜啊,1972年,银雀山汉墓发掘时,《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同时出土,以铁的证据将钱穆的论述「否定之否定」了。

话说,钱穆1990年才去世,未知他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作何感想?当然,那时候还没有微博、微信,也没人圈他,只当不知道就行了。而且在此时,王国维早已远去,也不会拿着报纸跑上门去说:「你看你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