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子心學管窺 人苟用心,必有所得

【綱】

人苟用心,必有所得。獨有多寡之異,智識之有淺深也。

邵子心学管窥 人苟用心,必有所得

【目】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則難矣;苟能用心,隨學隨得。得有多寡,視智識為淺深,而已百已千。道在能果,惟心之能用而已。

邵子心学管窥 人苟用心,必有所得

【管窺】

邵康節說,人只要用心,一定會有所得。只會在學問上多少的差異,以及在見識上有深淺的不同。

邵子後學認為,那些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人,想要有所成就是很難的;只要能用心,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有收穫。得到的學問有多少,在見識上有深淺,有些人貪多追求上百上千,又有什麼用?修道不是當會計算賬,而在於能否證果,其關鍵是在心性上做功夫,發揮真心的本能啊。

邵子心学管窥 人苟用心,必有所得

俗話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尚書》說「念茲在茲」,《楞嚴經》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續」……凡此種種,都是教人用心。

至於如何用心?《孟子》給出的口訣是「勿忘勿助」,《永嘉禪宗集》的說法是「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

正如孟子所舉的「揠苗助長」的故事,禾苗種下去之後,你不能不關心它,要去澆水、施肥等等;也不能瞎關心,把它拔高幫他成長,實際上是害了它。所以,該做的一定要做,不該做的一定不能做,只能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