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點讚休閒農業: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報告出爐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我國目前大力推進的新型發展方式,也是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抓手。

發改委點贊休閒農業: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報告出爐

自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至今,不到三年的時間裡,相關的決策部署、配套政策、試點實踐不斷湧現,融合發展的形勢大好。

近日,國家發改委發佈了《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年度報告(2017年)》,總結了各地在模式創新、主體培育、構建利益聯結機制、促進農民增收和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等方面的典型經驗和顯著成效。

《年度報告》指出,2017年,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決策部署,工作力度持續加大。

通過拓寬投融資渠道,西藏自治區設立了鄉村文化旅遊發展基金,通過以獎代補、貸款貼息扶持各地發展鄉村文化旅遊;

通過強化用地保障,上海市開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設施佈局規劃用地試點項目,探索農用地複合利用;

通過加強新產業新業態政策支持,

發佈《實施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提升行動》;

通過積極開展試點示範,2017年確定了首批148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創建單位,創建了60個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財政部安排資金8.3億元支持18個省份開展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國家旅遊局創建了100家“中國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組織認定了10家“中國優秀鄉村旅遊目的地”。

《年度報告》指出,2017年,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在繼續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進程、豐富融合內容、提升融合質量的同時,著重圍繞農民持續增收、農民就業創業、貧困地區精準扶貧等方面聚焦發力,取得了明顯成效。主要體現在農村產業融合主體不斷湧現,優質安全農產品供給大幅增加,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提檔升級,農企利益聯結機制更加緊密,農民增收與就業渠道日益多元,助力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成效明顯等方面。

誰成為農村產業融合主力?

******

農村產業融合主體不斷湧現。目前,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主體已實現從數量增加到質量提升、從單純生產到綜合帶動、從收益獨佔到利潤共享的轉變,展現出較強的經濟實力、發展活力和帶動能力,進入到成長成型的蓬勃發展期。

根據《年度報告》,我國培育發展了一大批基礎作用大、引領示範好、服務能力強、利益聯結緊的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融合主體。

據統計,截至2017年底,全國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各類新主體超過300萬家,新型職業農民超過1500萬人,社會化服務組織達到22.7萬家,已服務3600多萬農戶。

哪種新產業新業態發展更好?

******

《年度報告》提到,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方式,突出了農牧結合、農林結合、循環發展導向;延伸了農業產業鏈條,促進了農業生產、加工、物流、倉儲、營銷鏈式發展;引導了更多的農村二三產業向縣城、重點鄉鎮及產業園區集中,推動了產城融合發展。

不斷拓展的農牧結合、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網購電商、鄉村養生養老等領域,成為農民就業創業的巨大平臺和重要載體。2017年,全國返鄉創業人員超過740萬,其中返鄉農民工佔72.5%;全國從事休閒農業的人員達到900萬,帶動了700萬戶農民從中受益。返鄉下鄉創業人員中82%以上創辦的都是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類項目,廣泛涵蓋特色種養業、農產品精深加工業、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信息服務、電子商務等產業。

新產業新業態加快發展,已成為農業農村發展新活力和新動能的重要來源。在具體發展形式上,《年度報告》“點名表揚”了以下兩種。

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年度報告》的評價是:農業與文化、科技、生態、旅遊、教育、康養等深度融合形成的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等農村新產業新業態,呈現出主體多元化、業態多樣化、設施現代化、服務規範化和發展集聚化態勢。

各地的好經驗是:1.打造集自然、風情、歷史、人文等於一體的“可遊、可養、可居、可業”的鄉村景觀綜合體和田園實踐館;2.推出休閒農業示範縣、美麗休閒鄉村和經典旅遊線等地方知名品牌。

而這個市場也的確巨大,2017年的經營收入比2014年翻了一倍。

發改委點贊休閒農業: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報告出爐

農村電子商務

《年度報告》顯示,農村電子商務勢頭勃發,迅速覆蓋廣大的縣、鄉、村,顯現出較高的業態價值和廣闊的發展前景。2017年的零售額是2014年的近7倍!

發改委點贊休閒農業: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報告出爐

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提檔升級。2017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到12448.8億元,同比增長39.1%;農村網店達到985.6萬家,同比增長20.7%,帶動就業人數超過2800萬人。

農戶在產業融合發展中獲利方式?

******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年度報告》予以肯定的方式是:農民跨界增收、跨域獲利。

目前,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讓農民從相對狹窄的農業領域向更為寬廣的二三產業領域持續拓展,從農業生產單環節向全產業鏈持續拓展,從農業內部向農業外部持續拓展,“獲農金、收租金、掙薪金、分股金”的格局基本形成。

不斷拓展的農牧結合、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網購電商、鄉村養生養老等領域,成為農民就業創業的巨大平臺和重要載體。

返鄉下鄉創業人員中82%以上創辦的都是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類項目,廣泛涵蓋特色種養業、農產品精深加工業、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信息服務、電子商務等產業。

例如,2016年山東參與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農戶戶均增收2680元,佔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的40%;新疆昭蘇縣通過實施特色馬產業融合發展,農牧民人均馬產業收入1920元。

另外,優質安全農產品在產業融合發展中機會最好。據《年度報告》顯示,一年來,借勢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各地特別是主產區的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規模化持續發展。特別是隨著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線上特產館、品牌店、專銷區加快建設、持續擴張,推動了國家食品安全戰略的落地。

農企和農戶如何“分錢”?

******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項目不可避免要涉及多方主體。其中,農業企業帶動農民共同發展,是一種重要方式。企業和農民如何分配好收益?

《年度報告》提到了幾種形式——“保底收益+按股分紅”、“固定租金+企業就業+農民養老金”、“土地租金+務工工資+返利分紅”等。

例如,湖北省金秋農業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每年每畝800元流轉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每年每畝3000元勞務工資返聘農民,流轉土地在核算成本後紅利五五分配,每年4000元以上,農民每年畝均保底收入達到7800元。

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如何助推脫貧攻堅?

******

據《年度報告》,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從根本上找到了產業扶貧、產業脫貧的著力點和突破口,有效開發和利用了貧困地區的資源優勢、特色優勢,“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奠定了貧困地區產業興旺的基礎。

截至2017年10月底,國家在全國範圍內幫助建設的2萬個扶貧車間,帶動了14.9萬貧困勞動力就業增收。

截至2017年底,全國756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中,國家級貧困縣佔比達66%,帶動近300萬建檔立卡貧困戶依託電商實現增收。

發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聞發言人嚴鵬程指出,同時也需要看到,我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正處於起步階段向加速階段邁進的關鍵時期,仍面臨不少問題和挑戰。

比如協同推進機制尚不健全,中央和地方之間、各有關部門之間的協同配合仍有待加強;

要素瓶頸制約仍較突出,土地、資金、人才、技術等關鍵要素支撐仍不到位,融資難、融資貴、用地難、人才缺等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解決;

農戶與新型經營主體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還不夠緊密,農戶不能充分分享二三產業增值收益;

產業融合發展層次仍然不高,不少農村產業融合企業數量小而散,農產品加工深度不足,產品質量和檔次有待提高,產品品牌競爭力不強。

發改委點贊休閒農業: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報告出爐

中國農業新聞網粉絲突破50萬。

一篇文章閱讀量突破三百三十萬的網站

發改委點贊休閒農業: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報告出爐

中國農業新聞網介紹: 中國農業新聞網是全國唯一一傢俱有中國農業新聞網合法名稱的農業專業網站。 中國農業新聞網十分重視網站保護,中國農業新聞網.中國、中國農業新聞網.com、中國農業新聞網.cn、農業新聞網.中國、農業新聞網.com、農業新聞網.cn、農業新聞.中國、農業新聞.com、農業新聞.cn等都屬於我們公司。對中國農業新聞網進行了很好地保護,使那些假冒中國農業新聞網的網站無地自容。

隨著新媒體的出現。中國農業新聞網又理所當然擁有了中國農業新聞網騰訊公眾號,中國農業新聞網百度直達號,百家號以及各主要網站微博,以及百度、360、搜狗、必應、知乎等註冊用戶均屬於中國農業新聞網。頭條號中的“農業新聞”即是中國農業新聞網傾心打造的,便於搜索和關注的頭條號。

誰有思想,誰有發展思路,誰能讓企業騰飛,誰就會擁有未來。我們在農業互聯網行業辛勤耕耘近二十年,我們擁有含金量十足的國家發明專利,國家科技創新立項,以及未來農業互聯網的發展思路。中國農業新聞網的成立(包括對所有域名的保護)足以證明我們的前瞻,中國農業新聞網不靠收取費用運營到今天就足以證明我們的實力。2018是農業互聯網騰飛的一年,農業文化產業網絡媒體還沒有任何一家企業上市,這就是我們的機會。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我們正在行動~!

目前國家處於和諧共贏,共同發展的大時代。誰都知道依靠強權,單打獨鬥不可能擁有未來。希望有意合作、共謀發展的有識之士,拿出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具體方案,共同把中國農業新聞網辦好,為我國農業發展出力,為我國農業互聯網發展出力。

發改委點贊休閒農業: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報告出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