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寺大隆林场大孤山护林站护林员:伴山伴水林业人

张掖市寺大隆林场大孤山护林站护林员:伴山伴水林业人

张掖市寺大隆林场大孤山护林站护林员:伴山伴水林业人

黑河蜿蜒,山高谷深。出市区乘车一个多小时岖崎颠簸的山路,豁然出现一幢整齐的院落,这里就是大孤山护林站。

张掖市寺大隆林场大孤山护林站护林员:伴山伴水林业人

清晨,护林员们已做好出发巡护的准备,互相提醒注意事项。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今天去的巡查点最远、路最难走。

最少人均3万多亩林区的管护重任,使每个人都感到责任重大,辖区60%的巡护道路是山谷和羊肠小道,登山杖、水壶干粮、一个肩包和手持PDA巡护机,这就是护林员巡山的装备。爬山过坎、涉水过冰,密林中的树枝、荆棘常常撕扯着衣服,几十公里的山路走下来,已经累得气喘吁吁、双腿打颤,“今天的路已经算是好走的了!”他们常常给自己这样的心理暗示,并和同伴相互安慰。

张掖市寺大隆林场大孤山护林站护林员:伴山伴水林业人

几十年来,这就是护林员们的日常工作,他们对这片林区的角角落落就像对自己的家一样熟悉。

夜幕降临,深山里漫天的黑夜似乎能把一切淹没,管护站的屋里透出的灯光,也成了大山深处唯一的亮光。站员们动手做好晚餐边吃边聊着,在欢声笑语中洗去了一天的疲惫。围坐在灯光下,认真填写着每个人的巡山记录,详细记录巡山的情况。

张掖市寺大隆林场大孤山护林站护林员:伴山伴水林业人

除了艰苦的工作环境,在多年的护林工作中,每个人身上都留下了脚踝、膝关节、腰椎痛等老伤病痛。但这都不算什么,孤独才是护林员最大的敌人。当一个人走在巡查途中的时候、每逢节假日的时候,护林员却不能和家人团聚;当父母孩子生病,不能陪在身边的时候......每每这个时候,护林员们都深深感到孤独、无奈、焦急和愧疚。

孤独的时候就到门口转转,看看山顶苍茫的天然林、滔滔的黑河水,看看树木的长势、听听林间的鸟叫虫鸣,这也成了大家最大的乐趣。

张掖市寺大隆林场大孤山护林站护林员:伴山伴水林业人

也曾有很多人问:条件这么艰苦为什么还坚持了几十年?父辈们吃苦耐劳、忠于职守,坚守大山几十年,到自己这一代更要诠释好护林人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精神,这就是他们坚持的理由。

张掖市寺大隆林场大孤山护林站护林员:伴山伴水林业人

清晨时分,身背肩包,手握登山杖,护林员的身影掩映在了林区小道。

撰稿:张掖市寺大隆林场工会 马立军

审核:王德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