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下馬雲香港豪宅擲220億海外買樓,清空內地資產,被稱重慶李嘉誠

買下馬雲香港豪宅擲220億海外買樓,清空內地資產,被稱重慶李嘉誠

在國內外地產群雄逐鹿的戰場,他殺出藍海、一枝獨秀;在巨頭們紛紛倒下的危機中,他實現了拓荒者從領導者的華美轉身。26年來,他一直隱居幕後,大眾視野裡拋頭露面都由夥伴曾維才主持,他就是中渝實業的掌舵人——張松林,也是重慶首富,有著“重慶李嘉誠之稱”。

1992年,他創立中渝實業公司,在當時還一片荒涼的渝北以1100萬美元一口氣盤下2000畝生地,成為植根重慶房地產市場的拓荒者,如今他以1億多美元註冊資金和200億左右市值成功躋身重慶房地產前50強的行業領軍者,憑著對機會的敏銳把握力和對品質的不懈堅守精神,歷經26年的風雨兼程,帶領中渝在頭破血流的房地產行業實現了華美轉身。

他低調的有些神秘,以至於眾多重慶人,知道中渝,但壓根不知道他的老闆叫張松橋。有著“重慶李嘉誠”之稱的張松橋近年來一直緊隨李嘉誠的步伐,從他的佈局上來看似乎和首富李嘉誠在下著同一盤棋。

買下馬雲香港豪宅擲220億海外買樓,清空內地資產,被稱重慶李嘉誠

他將自己在內地的土地產業紛紛出售變現。據中渝置地的2016年年報顯示,中渝置地在中國內地已經沒有任何土地儲備。接著,他豪擲15億買下馬雲的香港豪宅,還分別以51億港幣購入了香港山頂的何東花園,以7.6億港元向雅居樂主席陳卓林購入渣甸山包華士道1號的豪宅,更是出手220億買下英國倫敦金融城最高樓利德賀大樓的全部股權,還在海外等地紛紛出手購樓。

他從內地賣資產套現轉而海外投資,一方面大舉從內地套現,一方面斥巨資在香港買地,這軌跡似乎與李嘉誠推出內地無出其右,不同的是,李嘉誠是把資金大量投入到了真正的國外,而張松橋則是投向了香港與海外地區。

很多人不理解,認為將內地業務轉向海外是不愛國表現,其實這是企業家們做出的企業戰略挑戰。其實引發中渝置地“清倉”的根本原因是由於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長緩慢,相對於國外來說,中國二線城市物業市場的不明朗情況及風險,公司決定重整其業務策略,帶領公司業務向海外擴張。

買下馬雲香港豪宅擲220億海外買樓,清空內地資產,被稱重慶李嘉誠

拓荒者的華麗轉身

其實張松橋生於重慶,卻是一名實力雄厚的港商。他的祖母是越南華僑,作為掌孫繼承了大部分財產,他利用這筆資金回港創業。剛開始是做電子產品貿易,當時電子錶風靡一時,他將一個成本只有幾元的電子錶芯運到內地,賣到了100元的“天價”,賺了十幾倍的利潤。

靠著賺取的第一桶金和這幾年積累起來的人脈關係,他於1992年與同樣經營電子產品起家的曾維才合作成立了中渝發展,進行土地開發。1996年建成了開發面積達56萬平方米,可容納3400家住戶的加州花園,打響了其再地產業的第一炮。

多年來他與合夥人曾維才齊心協力,合作無間。先後開發了“加州一號”“山頂道壹號”“都會首站”“山頂道國賓城”“山頂道御府”“重慶國際都會”等多個項目。在重慶、香港兩地如鴨子划水般建立了實力雄厚的事業體系,同時,張松橋還任渝港國際、渝太地產、港通控股等4家上市公司的董事局主席。

買下馬雲香港豪宅擲220億海外買樓,清空內地資產,被稱重慶李嘉誠

張松橋的成功秘訣

在80年代重慶商圈的風起雲湧,張松橋能夠在商海中長青不倒,其秘訣何在?張松橋說:“對於任何一家企業,團隊都是最重要的。創始人對這家公司是要承擔絕對的責任。但任何一個人的資源、能力是有極限的,所以要打造一幫志同道合、能力互補的團隊,來彌補創始人某些方面的不足。大部分企業死掉基本都是因為自己團隊不行,我很感謝我有曾維才這樣志同道合的夥伴可以和我共同前行。”

一個成功的商人,只有努力地去適應社會,而不能讓社會來適應你!歡迎關注頭條號,作者從業管理諮詢9年,見識過形形色色的企業問題。如果您在企業經營、員工管理上遇到問題都可以諮詢作者,為你提供招人、留人、激勵人的解決方案,相信定會幫到你!

頭條私信回覆“你好”,即可獲得《企業管理工具包》(包含:企業管理八大經;中高層激勵工具:股權激勵模型、合夥人協議等;基層激勵:八大提成制度、績效、晉升、員工價值觀評價系統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