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滬會戰之黃維,一個書生的死戰到底

1937年8月13日,華北事變所獲得的巨大利益並沒有阻止日本軍人的貪婪,他們把狂熱的魔掌伸向了中國的東南沿海。在這片土地上,有一群軍人誓要保家衛國,告訴日本軍國主義狂熱分子這是中國的土地,上海自然而然的成為了一道屏障,淞滬會戰即將打響。

淞滬會戰之黃維,一個書生的死戰到底

這場戰爭將是中日兩國的第一次全面較量,面對日本人的囂張跋扈,做為國軍最高統帥的蔣中正似乎下定了決心,因而他集結了國軍所有精銳,包括三大德械主力師36師、87師、88師以及有著天下第一軍的胡宗南部和陳誠的十八軍。

8月27日,小小的羅店已經屍橫遍野,官兵死傷慘重,十八軍六十七師師長李樹森重傷,這時遠在德國學習軍事的黃維被火線召歸回國指揮戰鬥,出任六十七師師長。羅店,這個微不足道的小地方,中國軍人和日寇展開了輪番衝鋒,陣地數次丟失又被奪回,唯一不同的是日寇以飛機大炮坦克開路,中國軍人僅僅依靠“源源不斷”的血肉之軀。28日,陣地再一次被日寇突破,29日,黃維率領六十七師又一次奪回,沒過多久又受到敵人強大火力的轟擊,尚未站穩又被迫撤出,羅店終告陷落敵手。

淞滬會戰之黃維,一個書生的死戰到底

但是對於日本軍人來說,勝利也只是短暫的,因為在太陽昇起之後,又會有一群士兵不要命的猛撲而來,就這樣,你攻我守,你守我攻,激烈程度有增無減,膠著對戰一刻也未停止,戰爭完全成為了意志的較量,黃維此時的信念只有一個,人與陣地共存亡。十八軍,這支國民黨日後的五大主力之一,也是時任第三戰區左翼軍總司令陳誠的發家部隊,更是“土木系”的核心,而黃維做為“土木系”的骨幹分子,他沒有絲毫退卻,他在淞滬會戰中最慘烈的一戰中大放異彩,他為十八軍打響了名號,羅店之戰,讓人們記住了這位滿身書生氣質的儒將。

淞滬會戰之黃維,一個書生的死戰到底

很難想象,這場被日軍方面稱為“血肉磨坊”的羅店之戰,戰爭慘烈程度堪比一戰中“凡爾登絞肉機”的血戰,並且在所有人的質疑聲中,黃維是如何做到死戰到底的呢?或許這源於性格,對於國家的忠誠,對於民族的熱愛,這種性格會在外辱侵犯之時,給予他捨生忘死的勇氣。

其實這場戰爭從一開始就註定是慘烈的,因為面對日本軍人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叫囂,這激怒了每一箇中國人,使他們都覺得自己應該殺身成仁,但是現代戰爭考驗的不光是戰鬥意志,在綜合國力面前,日軍陸海空三位一體式的攻擊在淞滬平原上大顯身手,但是中國軍人硬是用血肉之軀鑄就了一道防線,而黃維便是這道防線的中流砥柱。

淞滬會戰之黃維,一個書生的死戰到底

在這場戰爭面前,不光是一個黃維在死戰到底,而是四萬萬中國人,最終他們一起死戰到底,用八年時間和無數犧牲最終換來了偉大的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