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盲品 (BLIND TASTING) 四部曲

葡萄酒盲品 (BLIND TASTING) 四部曲

盲品 (blind tasting) 可以說是品酒的終極 boss。葡萄酒是由酸、糖分、酒精、酚類物質,以及其它生物化學物質組成的極複雜酒精飲品。要在這海量的信息中抽絲剝繭,透過蛛絲馬跡判斷出葡萄品種、產區、生產商,甚至年份。難度可想而知,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很多人都好奇,這些信息真的可以品出來嗎?答案也是肯定的。

盲品 (BLIND TASTING) 四部曲

一、顏色

葡萄酒盲品 (BLIND TASTING) 四部曲

很多人都不知道看葡萄酒的顏色究竟有什麼意義,反而特別關注酒腿(aka 酒腳、酒淚、掛杯)。其實葡萄酒的顏色可以看出酒的狀態、年齡,甚至葡萄品種。

紅葡萄酒隨著時間推移,顏色會逐漸變淡:紫紅 – 寶石紅 – 棕紅;而白葡萄酒則會逐漸加深:檸檬色 – 金黃色 – 琥珀色。顏色的深淺有時還能成為判斷葡萄品種的依據。比如黑皮諾(Pinot Noir)、桑嬌維塞(Sangiovese)顏色一般比較淺,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西拉(Syrah)則相對要深很多。另外,根據酒腿的粗細和流動的快慢,可以大致判斷葡萄酒的糖分和酒精度。但這和葡萄酒的品質沒有半點關係,所以別沒事老盯著人家的腿看。

二、香氣

葡萄酒盲品 (BLIND TASTING) 四部曲

聞香首先要聞酒是否變質,變壞的酒一般會帶有讓人不悅的氣息。所以侍酒師或服務生開酒的時候總會先倒出一點讓你聞聞有沒有問題。聞仔細一點,只要有些許懷疑都必須大膽提出。

葡萄酒香氣大致分三層:果香、陳年氣息以及熟成氣息。你可能發現,很多葡萄酒的果香都比較相似。但果香是產區氣候的重要判斷依據,以白葡萄酒為例,如果飄逸出青蘋果、檸檬或柑橘類果實的氣息,說明產區氣候比較涼爽;相反,溫暖產區會賦予白葡萄酒桃子、芒果、蜜瓜等熱帶水果香氣。

陳年氣息是葡萄酒發酵完成後到裝瓶前的處理所產生的氣息。最典型的是香檳釀造法中帶酒渣陳釀,賦予香檳酵母、餅乾的氣息。或者有時在釀酒過程中攪動酒渣(bâtonnage)帶來的黃油、芝士等香氣。另外如果用橡木桶陳年還會賦予葡萄酒香草、椰子、烤烘、煙燻、巧克力、炭化木材的氣息。當然不同類型的橡木有不同的香味,這一切都為盲品提供了重要線索。

紅葡萄酒在瓶中陳年後可能發展出皮革、泥土、蘑菇、菸草、動物等熟成氣息;白葡萄酒則會發展出姜、烤烘、蜂蜜、稻草等香味。果香會變成乾果類香氣。然而,一般比較好的葡萄酒才可能發展出熟成氣息。普通的餐酒根本無法瓶中陳年很久,更別說發展出新一層香味。

三、口感

葡萄酒盲品 (BLIND TASTING) 四部曲

終於要喝到嘴裡了,這時候可以先確認之前聞到的香氣。然後感受葡萄酒的酸度、甜度、單寧、酒體、酒精度和餘韻。

某些葡萄品種天生高酸,如黑皮諾、雷司令、長相思。另外酸度也可以判斷產區的氣候,氣候越涼爽,或者海拔越高,酸度也就越高。一般通過舌頭兩邊,或者喝酒後唾液分泌的多少判斷酸度高低。舌尖感受甜度。單寧就是覆蓋整個口腔的那種乾澀感,一般紅葡萄酒和經過橡木陳存的白葡萄酒才會有。酒精度會給喉嚨帶來灼熱感,可以根據這種灼熱感的持續時間判斷酒精度的高低。這也是非常重要的線索,比如美國加州的酒精度就特別高。

德國的雷司令聞起來和法國阿爾薩斯的雷司令非常相似,但德國雷司令一般酸度更高,而阿爾薩斯的雷司令則酒精度更高,酒體更飽滿。這些光靠聞香根本很難判斷出來。

四、餘韻

葡萄酒盲品 (BLIND TASTING) 四部曲

餘韻(finish)是在吞下或吐出葡萄酒後,依然縈繞在口腔中的香氣。餘韻是判斷葡萄酒品質的重要標準之一。根據餘韻持續的時間以及它的層次,可以知道酒釀造得好不好。有的酒餘韻稍縱即逝,但有的卻繞樑三日,久久不散。如果能夠感受餘韻層次的複雜變化,那可就不是一般的好酒了。

品酒要兼顧的細節實在太多,而且還要結合海量的知識進行推導、判斷,可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家可以把整個推導過程想像成一個倒三角型。最頂端的是全世界的葡萄酒,最底下的尖端是可能性最高的選項。整個過程其實就是逐一剔除肯定錯誤的選項,一層層縮窄可能性的範圍。

答案有時候很明顯,有時候卻像拋硬幣(不是A就是B)。最讓人抓狂的情況是最後還剩下四、五個可能的選項,毫無頭緒究竟是哪個,只能放手一搏。

完全猜中真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如果能猜得非常接近,或者錯得很合理,那也已經相當不錯。

然而,盲品就像推理,即便你注意到了某些細節,沒有相關的理論知識,根本無法推導出前因後果。所以品酒練習和知識吸收必須同時進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