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窩裡橫」,在外面很膽怯,該怎麼改變他?

“窩裡橫”是人們經常說的一個詞,意思是說有些人在家霸道、對家人亂髮脾氣,在外卻又變成了“受氣包”,受了委屈和欺負只會忍著。

孩子總是“窩裡橫”,在外面很膽怯,該怎麼改變他?

曾經就有媽媽對我說:“我家孩子在家特別淘氣,特別活潑,特別霸道,但是一出去就挨小朋友欺負,看到人就害怕就躲,嚇得不敢說話,這就是一個典型的窩裡橫啊,我該怎麼辦啊?”

孩子總是“窩裡橫”,在外面很膽怯,該怎麼改變他?

當今社會,孩子的這種“窩裡橫”現象很普遍,究其原因也無非就是老生常談的兩個字——溺愛。現代家庭,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孩子是爸爸、媽 媽的心肝寶貝,有什麼要求都會盡量去滿足孩子;特別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這些隔輩兒人,更是孩子說要摘星星,不給孩子摘月亮,溺愛到了極點。這種溺愛就逐漸養成了孩子的“窩裡橫”。

孩子總是“窩裡橫”,在外面很膽怯,該怎麼改變他?

所以,我們要想克服孩子的“窩裡橫”,就要做到這三點:

第一、要增強孩子自己處理事情的自信心。

對於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家長不要插手,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完成。對於孩子辦不到的事情,我們家長要引導、幫助孩子來完成。並教給他們處理問題的方法,讓孩子下次再遇到類似的問題時,能夠積極、主動的自己來完成。另外,我們還要在孩子把一件事情處理完之後,給予他們足夠的肯定和鼓勵,讓他們覺得是有能力自己解決問題的。這樣,慢慢的會建立孩子的自信心,逐漸變得膽大起來。

第二、家長要學會拒絕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及時制止孩子亂髮脾氣。

孩子雖然小,但很會察言觀色。當他們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時經常使用的手段有兩種:哭鬧和發脾氣。有些家長,特別是年老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們,最受不了的就是孩子哭。為了讓孩子不哭,任何要求都統統滿足。這樣時間長了,孩子就會覺得:只要我哭,就能得到我想要的東西。另外,當孩子因為什麼事情第一次發脾氣的時候,家長往往會覺得新鮮,有的還會情不自禁的說:“哎喲!我的寶貝兒會發脾氣了。”這樣,孩子會得到暗示:我發脾氣是會讓家長高興的事。久而久之,就養成了愛發脾氣的壞習慣。所以,我們要想克服孩子的“窩裡橫”,還要學會拒絕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當孩子因要求未得到滿足而哭鬧時,家長一定不能妥協。讓他們盡情的哭,不要理睬他們。或者,利用別的事情來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第三、多為孩子創造社交機會。

“窩裡橫”的孩子缺乏與外界打交道的經驗,所以家長要積極配合,給孩子創造機會,多帶孩子到戶外玩,多接觸同齡小朋友,讓孩子在與小朋友交往中學會合作。當孩子在交往中發生爭吵時,只要沒有危險,爸媽最好不要干涉。遇事讓孩子自己試試去解決,以培養他的責任心和自信心,減少依賴性。孩子的勇氣與能力不是天生的,必須是通過自身在與社會的交互作用中獲得的,這是誰也給予不了的。

孩子總是“窩裡橫”,在外面很膽怯,該怎麼改變他?

我就是依照上面的三個辦法,潛移默化的教育著我的寶貝。現在,女兒“窩裡橫”的現象得到了明顯的改善。你們也試試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