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是語文絆腳石?十年語文教師教你「2招制敵」少走彎路!

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文言文也是古代中國人交流主要的語言形式,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1919年新文化運動開始後,白話文出現,文言文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進入新中國之後,特別是教育事業興盛繁榮的今天國家和政策大力發揚文化民粹,文言文自然而然的重新走入了我們的視線,也走進了無數中小學生的課堂!

有不少學生疑惑:“文言文”都是一些老掉牙的東西,作為新時代的學生為什麼還要苦嚼這些生澀難懂內容呢?

同學不知道的是,文言文作為漢語的“先祖”,凝聚了中華文化的精髓。

更是現代中文的考證!

雖說文言文博大精深,但是其意義難懂、不宜普及,很多孩子都覺得文言文學習起來很吃力。我的一個小侄女就說文言文是她的剋星,每次語文考試總是要在文言文上

栽一大跟頭。

學生們到底要用什麼方法去學習文言文才不會覺得難呢?

據自己的一位好友,北京四中骨幹教師,具有十年以上語文教學經驗的他,對此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和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文言文是語文絆腳石?十年語文教師教你“2招制敵”少走彎路!

現在,我把它分享給大家。希望志在提高語文成績的孩子能從中得到啟發,愛孩子的家長們趕快為孩子收藏吧。

一、學習文言文,最應該下功夫的是文言字詞、句式等方面的知識,只有積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識,才可能順利地閱讀文言文。

1.重視預習,學會自學

課前一定要藉助註釋自己逐字逐句去翻譯,不要坐等老師來講解。預習時注意找出疑難字句提交課堂討論,向老師、同學請教。對重點字詞要進行歸類認識,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有相當多的文言實詞是一詞多義、一詞多用的,我們要善於記憶、比較、歸納、整理,把“字詞”學“活”。

2.遵循“字不離句”的原則去理解、體會

不管是實詞還是虛詞,其意義、用法總是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顯示出來的,積累文言字詞不要死記硬背,而應結合“語境”去揣摩。

3.要牢牢記住主要文言句式

主要文言句式有五種:判斷句、疑問句、被動句、省略句和倒裝句,每種又有幾種不同形式,記住形式,便於識記和理解。

二、語文教材強調文言文的朗讀、背誦,其意圖是讓學生通過多讀多背來掌握文言知識,理解文意,培養語言感悟能力。誦讀可分四步進行:

1.藉助註釋,粗讀課文

預習時完成粗讀任務。粗讀的首要任務是疏通文字,然後在此基礎上感知課文,從整體上初步地把握課文結構。結合註釋,根據上下文讀兩三遍,再連猜帶蒙,對課文內容應該能瞭解六七成了。粗讀中要畫出疑難詞句,以備在課堂上提交討論。

2.質疑、解難、細讀課文

通過課內細讀,要能準確地正音、正形、斷句,要解決粗讀中遇到的疑難問題,要對文章結構進行分析。要增進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3.深入領會,精讀課文

精讀時要力求讀出語氣、語調和節奏。通過精讀,更深入地感悟、理解作品,體會文章的情感,把握文章的特色。

4.鑑賞評價,熟讀課文

這一步主要靠課後同學們主動進行。要熟讀成誦,要強化文言字詞的學習效果,深化對課文內容、結構的理解。要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文學鑑賞、評價能力。

以上就是語文特級教師在交流會上分享給我們學習文言文的方法。說到底,要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除了老師的教導,更需要孩子們自己去總結方法,畢竟自己總結出來的東西才是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