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質營養在葡萄生長中所起的作用——大量元素

礦質營養在葡萄生長中所起的作用——大量元素

1、氮素營養對葡萄生長結實的作用

氮是組成各種氨基酸和蛋白質所必需的營養元素,氨基酸是構成植物體中核酸、葉綠素、生物鹼、維生素等物質的基礎。對葡萄來說,氮肥能促使枝、葉繁茂,光合效能增強,並能加速枝、葉的生長和促進果實結實和膨大。對花芽分化、產量和品質的提高均起到重要作用。由於氮素在土壤(特別是沙質土壤)中易流失,因此必須分期追施。

氮營養過多,會引起葡萄枝葉徒長,落花落果嚴重,當年枝蔓不能充分成熟,漿果著色不良,品質下降,風味變淡。另外,由於枝蔓成熟不良,造成花芽分化不好,影響第二年的產量;同時由於枝幹營養積累不足,極易造成凍害,影響第二年早春發芽。

氮營養不足時,葡萄植株瘦弱,葉片小而薄,呈黃綠色,花序少而小,節間短,落花落果嚴重,果穗、果粒小,品質差,風味淡。氮素嚴重不足時新梢下部的葉片黃化,甚至早期落葉。容易座果的品種,萌芽及新梢生長期,芽眼的萌發和花芽分化需要大量的氮素營養,需要在萌芽期及時追施氮肥;落花落果嚴重的品種,在萌芽期需要適當控制氮肥的使用量,防治新梢徒長造成落花落果。

葡萄在開花後果粒形成期,對氮的需求量非常集中,因此,在葡萄落花後5-7天及時追施速效氮肥,保證幼果的正常膨大,是保證後期結大穗大果的關鍵。葡萄採收後及時追施氮肥,能快速恢復樹勢,增加樹體養分積累,促進花芽進一步分化,保證樹體安全越冬。

2、磷素營養對葡萄生長結實的作用

磷是細胞核和原生質的重要成分之一,積極參與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轉化等過程。磷能促進細胞分裂,促成花芽分化及組織成熟,並能增進根系的發育和可溶性糖類的貯藏。磷能促進漿果成熟、提高含糖量、色素和芳香物質,並使含酸量減少,對釀造品種可提高葡萄酒的風味,還可增強抗寒抗旱能力。

葡萄缺磷時,在植株某些形態方面表現與缺氮相同。如新梢生長細弱,葉小漿果小等。此外葉色初為暗綠色,逐漸失去光澤,最後變為暗紫色,葉尖及葉緣發生葉燒,葉片變厚變脆。果實發育不良,含糖量低,著色差,種子發育不良。磷過多時,會影響氮和鐵的吸收而使葉片黃化或白化。

葡萄萌芽展葉後,隨著枝葉生長,開花和果實膨大,對磷的吸收量增多,應及時適量供給磷肥。隨著果實膨大貯藏於莖葉中的磷向成熟的果實移動,果實採收後莖、根部的磷含量逐漸增多。磷素易被土壤固定不易移動。施用磷肥時最好結合秋施有機肥時深施。追肥和根外追肥多在漿果生長期及漿果成熟期施用,以促進果實著色和成熟,提高漿果品質。

3、鉀素營養對葡萄生長結實的作用

鉀並不參與植物體內重要有機體的組成,但對碳水化合物的合成、運轉、轉化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鉀以離子狀態存在於生命活動最活躍的幼嫩部分。適當施用鉀肥對促使根的生長,增進植株的抗寒抗旱能力,提高漿果的含糖量、風味、色澤以及對果實的成熟和枝條的充實都有積極的作用。葡萄是喜鉀植物,在整個生長過程中都需要大量的鉀,尤其在果實成熟期間需要量更大。

葡萄缺鉀時,因葉內的碳水化合物不能充分製造,使過量的硝態氮積累而引起葉燒,葉緣呈黃褐色,並逐漸向中間焦枯,通常在新梢基部的老葉先發生。其次表現新梢纖細,節間長,葉片薄,有些葉片上呈現蟲咬狀小孔。缺鉀時,還能使果梗變褐,果粒萎縮,糖度降低,著色不良,根系發育受抑制,器官組織不充實,抗寒、抗旱力降低。鉀肥過多時,抑制氮素的吸收,引起鎂的缺乏症。

從展葉開始,葡萄根系從土壤中開始吸收鉀肥,隨著果實膨大,需鉀量越來越大,至著色成熟期,需鉀量達到最大,因此在座果後適當追施鉀肥,著色成熟期大量追施速效鉀肥,是葡萄果實正常膨大、著色的保證。在葡萄轉色至成熟期根外追施高鉀葉面肥2-3次,可提高含糖量1~2度,增產10%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