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妖怪肉效果堪比「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舌尖上的妖怪手札記

“問世間誰人無憂,唯神仙逍遙自在。大羅神仙居於大羅天,不老不死永生不滅,仙境極樂無所憂愁....”

長生不老一直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理想,秦朝時,秦始皇命方士徐福求長生不老藥,徐福帶領諸多財寶和人馬出海尋找蓬萊、瀛洲諸仙山上的仙人。結果秦王人財兩空,徐福不知所蹤。長生不死在不但在人心目中是一件縹緲而神秘的事情,妖界亦然。西遊記中多少妖怪就為了一句“只要吃了唐僧肉,就可以長生不老了”的謠言而慘死在猴子的棒下。而令人長生不死的靈藥是否存在?唐僧肉是個什麼味道是否真的可以長生不老?或許不得而知,日本傳說中有一種妖怪,吃了它能長生不老,效果堪比妖怪中的唐僧肉。

長生不老藥———日本八百比丘尼和人魚

日本妖怪肉效果堪比“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舌尖上的妖怪手札記

八百比丘尼


日本《古今著聞集》記有人魚肉味美且可食用,在若狹國(今福井縣)流傳著很有名的八百比丘尼傳說,她吃了人魚肉而活到八百歲。

據傳有一個叫高橋的漁夫是在海上迷路誤闖異界,回家時帶回人魚肉(特產),不過大家覺得噁心都不敢吃,只有好奇心重的女兒吃了人魚肉。於是高橋的女兒獲得了千年的壽命,出家為尼在各國旅行,並將200年壽命藉由仙術授給天皇。她晚年回到故鄉若狹,住在草菴裡,此時已活了八百歲,最後在山泉旁邊含笑而終(一說因為她深深地體悟到人世的無常而自己無法結束自己生命而十分痛苦,絕食而死)被稱為八百比丘尼。

而她食用的人魚肉也在許多日本古籍中提及,最久遠的是成書於七世紀的《日本書紀》裡,就有這樣的記載:

日本妖怪肉效果堪比“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舌尖上的妖怪手札記

人間のような異形のもの”“人間でも魚でもないもの”

意思既是“像人一樣的異物,既不是魚也不是人”。

在十三世紀的《古今著聞集》:“頭部像猿猴,有著像魚一樣細細的牙齒。”

江戶時期的《諸國里人談》:“有著人類的頭,胸前有著如雞冠一樣紅色的肉褶,下半身是魚的形狀。”

十八世紀的《今昔百鬼拾遺》形容的是:“它的面容其醜無比,是個象猩猩一樣的怪獸,有著食人魚般鋒利的牙齒和尖爪,下半身佈滿了金光閃閃的鱗片。”

《古今奇談莠句冊》另有“頭部有像人臉一般,眉毛眼睛俱全,皮膚很白,頭髮是紅色的,紅鰭之間有手,並且指間有蹼,下半身為魚形”

日本妖怪肉效果堪比“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舌尖上的妖怪手札記

需要多大勇氣和好奇心才吃的下去的人魚圖

日本妖怪肉效果堪比“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舌尖上的妖怪手札記

據記載人魚的肉十分美味,但食用之後絕大多數都會發狂致死,只有少數幸運兒能夠永享青春

日本妖怪肉效果堪比“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舌尖上的妖怪手札記

今昔百鬼拾遺

日本妖怪肉效果堪比“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舌尖上的妖怪手札記

日本的人魚形象和“美”無關

日本也有記錄捕獲人魚的記錄,

古書《繪本小夜時雨》記載:寬政12年(公元1800年),大阪西堀平野町附近的海浜,漁夫釣上來一條體長約三尺的怪魚,上半身像人,下半身是長著魚鱗的魚身,發出人類幼兒一樣的叫聲。

日本妖怪肉效果堪比“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舌尖上的妖怪手札記

江戶年間人魚事件

據傳當時有許多人親眼目睹了人魚的面目,引起很大的轟動。

對魚人的記錄不單隻有日本。唐代之前,中國古人對“人魚”(鮫人)的普遍定義是:乃海中奇異的魚類,特點是“泣能出珠”。

但到了文恬武嬉的宋代,“人魚”不但突然有了性別,而且其特點竟然變成了性工具:

中國最牛的野史小說雜集《太平廣記》中這樣記載:“海人魚,東海有之,大者長五六尺,狀如人,眉目、口鼻、手爪、頭皆為美麗女子,無不具足。皮肉白如玉,無鱗,有細毛,五色輕軟,長一二寸。發如馬尾,長五六尺。

陰形與丈夫女子無異,臨海鰥寡多取得,養之於池沼。交合之際,與人無異,亦不傷人。

清代《鏡花緣》中是這樣描述的:“水中有白驥,狀類婦人,乳陰具畢,唯尾似魚”,擁有雙性器官,只有尾巴像魚。

但是中國的古籍中都沒有記載魚人食用,並具有使人長生不死的記載。


日本妖怪肉效果堪比“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舌尖上的妖怪手札記

山海經中人魚


妖怪吃人似乎司空見慣,而吃妖怪的人卻鮮有耳聞,其實並非如此,日本傳說記載人魚肉食用可以長生不死外,關於吃妖怪以及食用妖怪的療效,中國奇書《山海經》不遑多讓,舉幾例

南山經之首曰鵲山。其首曰招搖之山,臨於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狀如韭而青華,其名曰祝餘,食之不飢。有木焉,其狀如榖而黑理,其華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麗麂之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海,其中多育沛,佩之無瘕疾。

又東三百里曰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黃金。

又東三百八十里曰猨翼之山。其中多怪獸,水多怪魚。多白玉,多蝮蟲,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又東三百七十里曰杻陽之山。其陽多赤金。其陰多白金。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謠,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孫。怪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憲翼之水。其中多玄魚,其狀如龜而鳥首虺尾,其名曰旋龜,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聾,可以為底。

又東三百里柢山。多水,無草木。有魚焉,其狀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冬死而復生。食之無腫疾。

又東三百里曰亶爰之山。多水,無草木,不可以上。有獸焉,其狀如狸而有髦,其名曰類,自為牝牡,食者不妒。

又東三百曰基山。其陽多玉,其陰多怪木。有獸焉,其狀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訑,佩之不畏。有鳥焉,其狀如雞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其名曰鵸鵌,食之無臥......

節選自《山海經-南山經》一小段,就記錄有食材如下:

一種叫狌狌的怪物,形狀像猿猴但長著一雙白色的耳朵,既能伏爬行,又能像人一樣直立行走,吃了它的肉能走的飛快。

鯥,像牛一樣的魚,棲息在山坡上,長著蛇一樣的尾巴並且有翅膀,而翅膀長在脅骨下,聲音像牛,吃了它可以不會患癰腫疾病。

類,像狸貓卻和人一樣長頭髮,叫類,吃了可以不會有妒忌心。

形狀像雞卻長著三個腦袋、六隻眼睛、六隻腳、三隻翅膀,叫鵸鵌,吃了不會瞌睡....

不得不感慨古人的想象力之豐富,假使古經中妖怪抖尚存的話,應該會為人類飲食界中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