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時代最有效的攻擊手段——「降維打擊」

互聯網時代最有效的攻擊手段——“降維打擊”

商業的叢林遵循著一種“不安全法則”:沒有人是安全的,除非對手全部死光。《三體》中借用黑暗的叢林對這一殘酷的競爭規則進行了形象的比喻:每個人都像叢林中的獵人,持槍潛伏前進,不能發出一點聲音。被發現,就意味著死亡。

對於當前的互聯網行業而言,競爭的不確定性正在導致普遍的行業焦慮。特別是來自未知對手的“降維打擊”,讓許多企業深感不安。

何為“降維打擊”?簡單來說就是“高緯度生物”對“低緯度生物”的一種毀滅式打擊,比如《三體》中所提到的四維生物對人類這種三維生物的攻擊,又比如人類這種三維生物對螞蟻(“事實上”的)二維生物的攻擊,攻擊方能夠在短時間內完全摧毀被攻擊方,而這幾乎就是互聯網行業中真實的競爭寫照。

互聯網時代最有效的攻擊手段——“降維打擊”

去掉一個維度,給於對手致命一擊

“降維打擊”,首先需要知道什麼是“維度”。對於某個行業的若干家公司來說,每一家的運轉、盈利有好多個要件,比如供應鏈、人力資源、硬件盈利、軟件盈利、專利盈利、倉儲、物流……經過一定的時間後,行業內各家公司雖有效率高下之分,但各個要件的組成、尤其在哪些要件是核心上總體大同小異。這些要件就是“維度”。如果對向量有所瞭解,那麼可以理解為每一家公司都由這N維向量來定位。

比如,在360殺進安全軟件市場之前,卡巴斯基、瑞星等殺毒軟件都通過向用戶收取年費的形式來獲取收入,這是它們核心支柱意義的一個“維度”。然而360一下子把收費這個維度徹底取消掉了,並且它在取消掉這個維度之後自己活得好好的(這點很重要,要是是自殺式襲擊,就沒什麼意義了),但卡巴、瑞星等久傻眼了,面對競爭對手以取消一個要件的形式發起的攻擊、自己又離不開這個要件的時候,全無還手之力。

小米的硬件0利潤跟360的免費是相似的降維打擊,阿里、京東對實體店的打擊則是降的另一個維度。線下實體店面這個維度的消解是顯然的,不過它們還消解了別的維度——實體陳列櫃空間(消解、併成為了無限的互聯網展現空間)、輻射地域(可覆蓋網絡和物流所能覆蓋的所有區域,而不再是店鋪周邊)……怪不得蘇寧必須大力發展蘇寧商城、畢竟實體店如何招架得住這層層降維打擊呢。

可見,所謂的降維打擊,不過是通過消解要件來打破競爭對手的慣性生存條件。即,分析清楚自己所往的競爭市場目前必須的要件,然後自己消解掉其中哪怕一個關鍵的要件,同時保證自己根據這套模式依然可以存活盈利有發展,那麼,競爭對手就會受到降維打擊。

實際上,談商業市場上的“降維打擊”,不過是商業模式的創新。任何一箇舊維度的消解都以找到新的維度取而代之為前提,而對手跟不上這個新維度罷了。

互聯網時代最有效的攻擊手段——“降維打擊”

佔居高維,搶佔現有市場

地面的步兵威脅不到空中的戰鬥機,“降維攻擊”第二種,就是用高維打低維。

百度毫無疑問是國內搜索引擎第一,甚至將全球最大搜索引擎谷歌擠出中國市場,卻阻止不了搜狗和360在國內搜索引擎市場佔據一席之地,為什麼?再厲害的搜索引擎也要依靠瀏覽器才能打開,搜狗和360都打造了自己的瀏覽器,站在瀏覽器這個高維度推廣自己的搜索服務,硬生生從百度嘴裡搶下一塊肉來。

同樣的,淘寶為什麼要屏蔽百度入口?就是害怕降維打擊,試想如果大部分的流量都是從百度進入淘寶,那麼就等於淘寶處於更低的維度,只能被動挨打。

打敗微信的永遠不可能是另一個微信,打敗淘寶的永遠不可能是另一個淘寶,打敗百度的永遠不可能是另一個百度,因為在同樣的世界中,先來者總有自己的優勢,加上現在每個能創出一番事業的人,都不會比別人笨,一旦格局形成,想要改變最好的模式就是降維打擊。

分析清楚自己所在競爭市場目前的必要因素,然後自己去掉其中一個關鍵要素,同時保證自身依據這套模式依然可以存活盈利(這點很重要,不然就等於是自殺式襲擊),就能實施降維打擊。佔據高緯度,我怎麼打這場仗你不知道,你想幹什麼我一目瞭然。要想在現有的紅海中打出一片天地,“降維打擊”無疑是可以參考的一個好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