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telier 幼兒園 印度幼兒園設計案例

The Atelier 幼兒園 印度幼兒園設計案例

The Atelier 幼兒園2016年建於印度卡納塔克邦,建築面積985平方米。學校位於一處不斷建設中的街區,挨著一個倉庫。在這樣的場地裡為幼兒創建一處學習空間需要學校有著良好的封閉性場地因素左右著設計,作為該校基礎的 Reggio-Emilia 式教育方式(雷焦艾米利亞模式是一種鼓勵幼兒創造力的教育模式)也對設計起了很大的影響作用。

The Atelier 幼兒園 印度幼兒園設計案例

不像永久建築那樣以長期存在為概念,隨著人們的改變,對建築空間進行更新與完全的推倒重建都是十分常見的想法。建築的永恆性或許不再是本次設計的先決條件。在這一點得到認可之後,接下來關於修復與循環材料的選擇,就是必要的考慮,或者在某一處把相同的圖紙重建——任何能回收的都要利用,除了那些只能進填埋場的碎片。

The Atelier 幼兒園 印度幼兒園設計案例

設計師採用了不同的建造技術,從而使設計儘量符合經濟原則,並最大限度的回收材料——花崗岩石板基座,鋪裝地面,紙管構建牆體與螺栓鋼支撐——營造出了可以易位的結構。

The Atelier 幼兒園 印度幼兒園設計案例

The Atelier 幼兒園 印度幼兒園設計案例

通過滲透性的室內設計,鼓勵了孩子們的探索學習——不同高度的牆體圍合了懸挑的教室和公共空間,其上是穿孔的天窗。屋頂收到8根柱子的支撐,每一個形式都是樹枝分叉。這個樹的形式,在形成結構元素的同時,讓屋頂的高度能夠更為孩子們所感知。“樹”下的空間同時重新詮釋了學習的區域,這樣的場景在郊外隨處可見。

The Atelier 幼兒園 印度幼兒園設計案例

The Atelier 幼兒園 印度幼兒園設計案例

The Atelier 幼兒園 印度幼兒園設計案例

建築包含4間教室,中心廣場邊上的一間工作室和一間幼兒啟蒙中心,房間與廣場之間有著過渡的濾光板。衛生間的設計考慮到了低領人群,小型的尺度不僅適合孩子,還方便監護。衛生間暴露的排水管與小便牆的設置能夠被孩子舒適地使用,並易於維護。

The Atelier 幼兒園 印度幼兒園設計案例

建築有4間教室,一間工作室和一個兒童活動中心加中央廣場。衛生間的設計將不同年齡階段的人都考慮在內。

The Atelier 幼兒園 印度幼兒園設計案例

輕質耐用的傢俱由蜂窩板和直觀組成,進一步鼓勵孩子在環境中探索玩耍。多用途的材料可以適應各種各樣的組裝形式。

The Atelier 幼兒園 印度幼兒園設計案例

The Atelier 幼兒園 印度幼兒園設計案例

整個屋頂進行了雨水收集,汙水箱裡面可以儲水並進行過濾,之後水會流向地下的補給井,保證了水質的安全性。糞便這樣的固體廢料會經過雙層浸出坑的過濾,最終可以被用作肥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