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這些幹部爲何被組織部門召回 背後藏了哪些信息

2018-07-09 17:53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黃宏

浙江这些干部为何被组织部门召回 背后藏了哪些信息

聽說過汽車被召回,有沒有聽說過人被召回的?最近,在溫州市洞頭區,有4名科級幹部、另外還有10名幹部被“召回”。

“召回”這個詞,以前常用在汽車或者食品上,比如說汽車某個配件不過關,廠商大規模召回同一批次的汽車,更換之後,再重新投放進入市場。

幹部是活生生的人,怎麼“召回”?為什麼會被“召回”?已閱君今天要來聊聊這事。

被召回的幹部,是些什麼人?

先來聊這14名幹部。

其中4名科級幹部,被“召回”的原因是:去年全區全程積分考核靠後;

另外10名幹部,則因為年度考核較差,或者在全員競聘中落後。

從這裡,就可以明白:幹部被“召回”,和汽車被召回一樣,都不是什麼好事情。

怎麼被“召回”,也相當值得注意:

首先,在召回期間,被召回的幹部一律要從原來的崗位“站起來”,人事關係統一暫時掛靠洞頭區人才市場管理辦公室。

浙江这些干部为何被组织部门召回 背后藏了哪些信息

這和以前很不同。

在以前,工作做得不好,會被領導批評、教育,但人事關係還在XX縣XX局。被召回後,人事關係就不在原單位了,等於“懸在半空”了。這種感覺,其實相當難受。

這裡可以舉個唐朝的類似例子。

唐朝時,有這麼一種不成文的制度:哪怕級別相同,地方官改做京官,是升遷;京官改做地方官,就是降黜。

唐玄宗開元四年,也就是公元716年,有個京官倪若水因為考核成績不佳,被任命為汴州刺史;剛上任不久,班景倩因為考核優異,被調任京官,途經汴州。兩位同為從四品下的主客道別後,倪若水呆呆地站著,望著班景倩遠去車馬揚起的塵土,充滿又滿含羨慕,對屬下說:“班生此行,何異登仙!”

同一級別的調動,都有這種感慨。再加上縣域之中,往往是“熟人社會”,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有句俗話:“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人事關係掛靠人才市場管理辦公室後,等於連原單位都沒有了,相關議論肯定會多起來,這種心理壓力自然會很大。

幹部召回,主要打破“鐵飯碗心態”

所以說,幹部“召回”,和商品被召回,相當不一樣,是組織部門的“狠招”之一。

既然下“狠招”,那是為解決什麼問題呢?

這點倒和汽車被召回,很有類似之處,只不過要“維修”的“部件”不同。

後者是維修的是硬件,前者要“維修”的,則是“軟件”:人的精神面貌、工作態度和業務能力。說穿了,就是庸懶散等不良作風。

浙江这些干部为何被组织部门召回 背后藏了哪些信息

現在機關裡,還有一些不良作風:

有些人有種想法,覺得自己年齡差不多了,又不想升遷,幹嘛要那麼勤勤勉勉?混混日子就可以了。

有些人,則是混成了“老油子”,明明本事是有的,會幹事,也能幹事,但覺得多幹多措,少幹少錯,不幹不錯,與其幹錯了承擔責任,不如少幹或不幹,做個“太平官”,看好“攤子”就算了。

當然,還有些人,在A崗位幹得不錯,但到了B崗位,業務範圍不同,又不願意學習新知識、新領域,不夠努力,角色切換太慢,適應新崗位速度不夠快。

原因很多,但歸根結底,主要還是覺得“進了公家門,就是公家人”,只要不犯大的錯誤,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或者連鍾都不撞,也不必擔心組織上會拿他怎麼著。

這種心態,就是傳說中的“鐵飯碗”心態。

召回,其實就是告訴幹部:如果不快速更換腦袋裡的“軟件”,手中的飯碗,絕不是牢不可破;現在的職級,也不是隻能上不能下。

洞頭這次召回,背後是個大趨勢!

洞頭14名幹部被組織部門“召回”,不是一起孤立事件,而是在一個大背景下發生的事。

2015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若干規定(試行)》,併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遵照執行。

針對的問題是為官不正、為官不為、為官亂為等現象;希望形成的用人導向和從政環境是“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

之後,各省都公佈了細則,全國增加情形最多的省份就是浙江:共明確了21種類型幹部要進行組織調整,裡面包括能力不足,工作長期打不開局面,工作成效不明顯的;工作敷衍塞責、推諉扯皮,不催不辦、不推不動等。

所以,推行“召回”,不是洞頭一家的“發明”。

浙江这些干部为何被组织部门召回 背后藏了哪些信息

比如說,在溫嶺,類似的幹部會被組織部門召集起來,進行“離崗集訓”。如果連續兩年被確定不稱職,將一律“砸飯碗”:辭退

洞頭這些幹部被“召回”後,先要接受集中教育培訓,然後被安排參與區委區政府重點工作,或到基層站所等一線崗位“回爐鍛鍊”至少3個月,考核合格才可返回原單位工作,不合格的,就要在全區範圍內進行“二次調配”。

這種種行動,都說明這麼一個趨勢:隨著制度完善,對公務員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嚴,這碗飯也不是那麼好吃的,甚至可能會越來越難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