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小程序」成爲香餑餑?

有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中國移動互聯網的APP總量超過400萬,活躍用戶過億的APP產品卻只有13款!

13款APP中,用戶數過五億的,微信和支付寶榜上有名:微信最新披露的用戶數為9.02億;2018年5月的數據顯示,支付寶用戶數為8.7億。他們都是名副其實的“超級APP”。

另一方面,一個手機淘寶APP,就佔掉了超過600M內存,而高德地圖、美圖秀秀、今日頭條、愛奇藝等APP佔用存儲空間都在百兆以上。

在業界對獨立APP是否最完美的移動互聯網服務載體的質疑之聲越來越大同時,對類似於篇首那種更符合一般使用習慣的服務提供方式的探索也多了起來。

微信小程序誕生初期一度備受質疑,不過隨後湧現多個藉助微信小程序獲得商業成功的案例,迅速讓整個移動互聯產業界對它刮目相看。

騰訊高級副總裁張小龍對微信小程序設想的是這樣一種交互:用戶無需在不同產品、不同界面之間跳轉,就可以一次性解決複雜、連貫的需求。在有需求時,用戶掃一掃或者搜一下即可隨時打開,但又無需安裝卸載。

2017年1月,微信上線“跳一跳”,日活做到一點幾億。

2017年上半年還在裁員的禮物說於11月上線小程序後迎來新一輪爆發增加。

2017年5月,美麗聯合集團上線小程序,半年過去,獲客1億,三分之一產生消費。

2017年5月,拼多多成立小程序團隊,11月,日活過千萬,2018年5月,服務6.5億人。

沈抖在解釋百度智能小程序的“身世”之謎時首先表示,智能小程序在百度內部戰略地位非常高。百度從最初成立的時候,它的使命就是要讓平等便捷地獲取信息找到所求。從這個角度來講,百度小程序與百度的使命高度一致。

其次是百度智能小程序從體驗上高度對齊,它的體驗是最自然的,並且將與百度AI深度結合;最後,百度智能小程序是開放的。它除了能在百度生態中運行,還可以在所有合作伙伴自己的平臺上運行。

百度推薦技術平臺部總監趙世奇表示,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的需求在不斷延展,從簡單的閱讀需求向更加多元化的需求轉變。智能小程序作為百度戰略級產品,在百度信息流中通過“主動分發+個性化推薦”觸達用戶。這也意味著信息流會通過對用戶興趣點的探索、數據的分析等,把用戶感興趣、需要的智能小程序個性化、場景化地推送給用戶。不同類型用戶刷新信息流時,可以看到不同類型的智能小程序被主動推薦,這樣的分發不僅更高效,也更精準。

“比如,愛奇藝最新的自制劇會通過智能小程序的形式,分發給喜愛追劇的用戶,用戶可直接點擊觀看,實現無縫體驗。捆綁了車輛信息的車主可以在信息流中看到車輛的違章信息提示,點擊後可直接進入相應智能小程序,繳納違章罰款。”除此之外,百度智能小程序還將在內容相近的百家號文章中、文章的底部等處進行掛接分發,充分實現內容的服務化。

小程序的BAT之爭

百度上線小程序後,意味著BAT三巨頭已全部入局這特殊的新生態。

雖然晚於微信和支付寶出發,百度智能小程序卻是最先提出開源概念,聲稱小程序生態開發者只要簡單修改幾行代碼,就可以將自己在其他平臺開發的小程序接入百度智能小程序,進而讓這個智能小程序無縫運行在百度系APP(百度APP、百度貼吧、百度網盤等)及外部APP(嗶哩嗶哩、58同城等)上,實現一端開發,多端運行。

同時,百度將開放全域千億流量扶持開發者,幫助開發者快速沉澱精準用戶。沈抖強調,這和微信小程序的封閉生態有著本質的區別。

有百度技術人員指出,微信小程序自上線以來,一直被封閉在微信內部,這就像蘋果IOS一樣。開發者要根據微信標準,從零開發,不管開發檔案、開發者工具、設計指南還是小程序體驗,都是微信的標準。也不可跨平臺運行,開發者想要換個平臺,就得重新寫一套代碼。相比之下,百度智能小程序更像安卓。

某微信小程序項目經理洪大(化名)對這種說法有點不以為然,在他看來,百度、支付寶的小程序,和微信的最大區別在於前兩者本身有流量分發,而微信小程序更多需要靠創意產生流量。

“這對初創型企業十分要命,尤其是2B類的,在微信上極少能火。微信的社交裂變玩法,註定只有2C小程序會火,所以你看到現在最火的微信小程序是遊戲,其次是工具和電商。”

“微信小程序多達過百萬個,實際上頭部的也就那麼幾十個。支付寶小程序上線大半年只有幾千個,但都是服務商家的精品應用。這是定位不同決定。支付寶擁有做金融科技這麼多年沉澱的信用能力、安全能力、風控體系,一些能善用這些優勢的小程序,都取得了極好效果,如降低用戶門檻、更高的轉化率、提高交易量等等。現在百度加入,也是大家各有各的生態,相互不妨礙。”

如果你也想製作一款屬於自己的小程序或者想代理我們的小程序,找我們就對了,私信我,小編手把手教你如何玩轉小程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