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時期的「光陰回憶」:歲月在牆上剝落看見小時候

學生時期的“光陰回憶”:歲月在牆上剝落看見小時候

最近在光陰裡的故事寫了一篇有關新店小鎮的文章,引起好多同學的共鳴,於是大家要求寫點有關中學時光的文章,回憶那曾經留下我們最絢爛青春,記錄我們成長蛻變過程的地方。下筆之前,還真感慨萬千,記憶一下湧到眼前。

學生時期的“光陰回憶”:歲月在牆上剝落看見小時候

也許,當初那簡單而平凡的小鎮裡,唯一充滿青春活力,充滿希望和朝氣,也充滿了躁動就屬中學那座圍牆裡。每一個人,最少呆了三年,讀高中的六年,然後有七年的,八年的,還有更久的九年,因為有的同學有復讀一年或兩年。

因此,這圍牆裡的角角落落,該有我們多少的青春回憶,我們那恣意奔放的少年時光,揮灑的青春年華里,笑也好,哭也罷,快樂或悲傷,一路上,我們蛻變,我們也在成長。

學生時期的“光陰回憶”:歲月在牆上剝落看見小時候

記憶有時猶如一部電影,我希望用蒙太奇似的畫面,帶著大家一起尋找那曾經的青春過往。

母校有初中,有高中。初中三個年段,每一年段有六班,高中三年段,每個年段有兩班。大部分的校園不大,從校門口一路走到底,大概300米的深度,寬200米左右。校門朝西,學校整體順著北高南低的走勢而建。教室在校園裡的西北面,學生宿舍和食堂在南邊。校園裡沒有綠樹成蔭,馬尾松,桉樹是校園裡最常見的樹木。它們高大挺拔的立在在教室的門口,在操場的周圍,還有宿舍的旁邊。

學生時期的“光陰回憶”:歲月在牆上剝落看見小時候

西邊的校門口,我們上學那會,學校已經有一個氣派又高大的花崗岩大門門面。大門用的是鐵柵欄,高有兩三米,上面是尖尖的鐵刺,就這麼危險的圍欄,也沒能攔住一群男同學乘著月黑風高攀越而出,偷玩去。況且大門旁就是傳達室,二十四小時,有人值班,那勇氣,總讓人佩服。

進校門右手邊,一幢老師宿舍樓。宿舍樓新蓋的,不是單間,而是套房。也許是經費的問題,宿舍樓的套數並不多,只有資深的老師和雙職工的老師才能分到套房。老師宿舍樓往前,一片小龍眼樹林,不多,七八棵左右,屬東邊圍牆外村民的,村莊名字就叫東村。學校的擴張規劃並沒有把村民的龍眼樹砍掉。七八棵的龍眼樹高大且枝繁葉茂,看上去有好些年頭了。

學生時期的“光陰回憶”:歲月在牆上剝落看見小時候

這些龍眼樹,夏天是遮陰乘涼的好去處,只是龍眼成熟季節時,苦了龍眼樹主人啦。試想,在那物質匱乏的年代裡,水果是多麼珍貴的東西,而這龍眼樹卻在一箇中學的校園裡,成熟後的龍眼,一串一串垂掛著,讓人垂涎欲滴。就連我們走過去,眼睛都離不開那一串串的龍眼。

學生時期的“光陰回憶”:歲月在牆上剝落看見小時候

即便學校明文規定,不許偷摘。但那哪經得起那些頑劣的猴孩子的眼饞勁。於是,村民要保存收穫的希望,就是在龍眼樹下搭棚子,日夜照看,等到成熟收成後,才撤回去。一年總有那麼一段時間得這麼辛苦。

順著龍眼樹林,繼續往前,一幢四樓的宿舍樓在右邊,宿舍樓分成兩部分,一部分老師宿舍,一部分女生宿舍。學校照顧女生,女生宿舍的條件比男生好,環境好,衛生條件好,光線也好,院裡還有幾棵玉蘭花樹,一到夏天,滿園的玉蘭花香。一間宿舍16個人住,4張上下鋪床,一張床睡兩個人,到後來學生多了,有的宿舍會加一張上下鋪的單人床。18個人,一到晚上晚自習回來,吱吱喳喳,永遠有聊不完的話題,即便熄燈後,還在聊。那時的青春和夢想,無非就是將來考上大學,到更遠更大的地方去飛翔。

學生時期的“光陰回憶”:歲月在牆上剝落看見小時候

在一百多米的校園林蔭道的兩邊,種著很多的芒果樹,這芒果樹是學校的,管的就沒有龍眼樹那麼嚴格,當然,能見到芒果完全成熟的機會也很少,因為芒果稍微成型就被揪走了。操場邊還有一排高高的白楊樹或桉樹,到了冬天的晚上,北風一吹,在女生宿舍裡,能聽到樹葉嘩嘩的響聲。

校園林蔭道再往前,就是學校最新的教學樓和辦公室。這是當時學校裡最新最好的建築。下面有六級臺階,我們每一年的歌詠比賽,就在那六級臺階前舉行。一樓有一間臺階教室,用於開會或大班上課,有時上音樂課。還有學校的圖書館也在教學樓的一樓。二樓有化學實驗室和教務處之列的辦公室。三樓除了老師辦公室,還給最高級別的高三年段同學當教室,這特殊待遇直到我們高三那年,後面蓋了新的教學樓才結束的。

學生時期的“光陰回憶”:歲月在牆上剝落看見小時候

教學樓的對面是一排後勤工作人員的宿舍和倉庫之類的房子,房子老舊,屋頂是瓦片,老鼠是那常客,我們每個月上繳5斤做早餐的大米,也在那排屋子裡面。那排屋子前面角落裡一個小房間,那個小房間,有一個我們每天往那跑的理由,那就是學校的小賣部。一個小小的小賣部,進去五六個人,可能就滿滿當當啦!但,一天的人流量卻不少,除了上課時間,小賣部裡永遠都是人。一個炸餅一毛五,兩個三毛。兜裡有餘錢的同學,一有錢,就都奉獻給一毛五的炸餅,同學喜愛炸餅的程度就連外號也用“餅”來取。想想,就一個炸餅,就給了我們如此多的幸福和滿足,那時的快樂就這麼的簡單。

學生時期的“光陰回憶”:歲月在牆上剝落看見小時候

後勤職工宿舍的前面,就是學校食堂。食堂負責蒸飯和賣菜湯,所謂的菜湯就是清水煮菜,還有湯上面有時隱約可以看見白白的小菜蟲。菜的種類,一箇中學時代沒啥變過,就豆芽,花菜,白菜,還有包菜,沒有油,更沒有肉,一份5分到一角。吃到後來離開學校,見到這幾樣菜,總噁心。飯自己蒸,每個人要自己買個鋁飯盒,然後淘米放水拿到食堂固定的大蒸籠裡蒸。連著學校食堂的是女生餐廳。這又是女生才有的待遇,男生沒有專門的餐廳。男生吃飯,要麼在宿舍,要麼在操場邊食堂邊的乒乓球桌,要麼近一點的教室。女生雖然有餐廳,可餐廳是一個類似舊倉庫改造的,破破舊舊,下雨天,外面大雨,裡面小雨。餐廳人太多,因此餐廳裡只有桌子,沒有椅子,8人一桌,大家都站著吃飯。回憶我們整個中學,在學校都是這樣站著吃飯的,這無形中,訓練了我們很快的吃飯速度。

過了新教學樓,過了食堂,左手邊就是初一和初二年段的教室,前排兩幢並列,單層,瓦片屋頂,每幢4間教室。後排兩幢兩層,一排瓦房頂,一排水泥板屋頂。後兩排是初二,初三年段,還有高一,高二年段的教室。在那教室裡,我們度過了六七個春夏秋冬。春天裡,萬物復甦,而長身體的

學生時期的“光陰回憶”:歲月在牆上剝落看見小時候

我們,總感覺永遠睡眠不足,在課堂裡,抗拒打瞌睡的時間比認真聽老師講課的時間還長。

夏天,門口的知了,呱噪的聲音,常常蓋過講臺上老師的聲音。即便如此,讀書才能出頭天的信念和意志支持著我們,一直走下去。支持著我們走出校園,抬頭去看更遠更藍的天。而在五中校園的角角落落裡,留著我們點點滴滴的記憶,記憶裡有歡笑,也有苦惱,我們也在這裡見證我們的青春蛻變和成長。你還記童年印象當中的最開心的一件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