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榜樣,找差距!山東比江蘇究竟「差」多少

看榜樣,找差距!山東比江蘇究竟“差”多少

7月8日,山東省黨政考察團一行馬不停蹄來到本次考察學習的最後一站——江蘇省,今天考察團都去了江蘇哪些地方,學了哪些東西?跟山東臺前方記者一起來看:

蘇州工業園區新三板企業數量超山東全省的1/6

第十三站 蘇州工業園區

看榜样,找差距!山东比江苏究竟“差”多少

蘇州工業園區位於蘇州古城區東部,以發達的高速公路、鐵路、水路及航空網與世界各地相連。蘇州工業園區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間的重要合作項目,1994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同年5月實施啟動,行政區劃面積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區80平方公里,下轄四個街道,常住人口約80.78萬。

看榜样,找差距!山东比江苏究竟“差”多少

數據顯示,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350億元,同比增長7.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17.8億元,增長10.3%,佔GDP比重達13.5%;進出口總額858億美元,增長15.5%。

據瞭解,園區堅持引進和培育並舉,大力發展高端高新產業,形成了“2+3”特色產業體系(“2”是指電子信息、機械製造等兩大主導產業;“3”是指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納米技術應用等三大特色新興產業)。累計吸引外資項目4800多個,實際利用外資300億美元,92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區內投資了156個項目。

看榜样,找差距!山东比江苏究竟“差”多少看榜样,找差距!山东比江苏究竟“差”多少

一塊塊展板、一張張照片,無論是文字還是數據,都翔實反映了蘇州工業園區的發展,讓代表團成員深受啟發。大家邊聽邊記,不時與工作人員交流探討。

看榜样,找差距!山东比江苏究竟“差”多少

園區的發展離不開創新。蘇州工業園區啟動實施創新產業引領、原創成果轉化、標誌品牌創建、創新生態建設等四大工程,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累計建成各類科技載體超600萬平方米、公共技術服務平臺30多個、國家級創新基地20多個。

園區工作人員介紹,園區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深入實施“企業紮根”和自主品牌企業培育計劃,大力培育壯大創新創業企業集群,目前集聚科技創新型企業4000多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875家,上市企業18家、新三板掛牌企業108家。

看榜样,找差距!山东比江苏究竟“差”多少

山東臺記者瞭解到,單純在生物醫藥領域,10家企業掛牌新三板,3家企業在納斯達克上市。將數據進行對比,更能直觀地感受到差距。江蘇上市公司共計390多家,幾乎是山東上市公司數量的兩倍,總市值超過3.3萬億元,是上市魯企市值的1.6倍多,這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不同省份企業的生存環境。細化對比不難發現,上市企業超過蘇州工業園區的數量(18家)的山東的地級市僅有煙臺、青島、濟南、淄博、濰坊等5市;新三板方面,蘇州工業園區的新三板企業數量超山東全省數量的六分之一。

看榜样,找差距!山东比江苏究竟“差”多少

金融方面,蘇州金融資產交易中心、股權交易中心等資本要素市場先後設立,東沙湖基金小鎮入選首批“江蘇特色小鎮”,區域股權投資基金規模超1800億元,覆蓋創新型企業全生命週期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日趨完善;人才,一直是各省份、多個城市“搶奪”的熱點。從人才上看,蘇州工業園區深入實施“金雞湖雙百人才計劃”,集聚高端人才,累計入選國家“千人計劃”143人,其中創業類“千人計劃”57人、佔全國比例近7%……

蘇州工業園區的發展經驗和模式讓代表團成員受益匪淺。大家表示要堅持問題導向,找準改革“靶點”,以堅定不移的決心和堅韌不拔的勇氣,不斷破解發展瓶頸,積極開展先行先試探索,不斷增強區域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對標“優等生”,直面問題找差距。面對日益增多的全國各類開放平臺、創新平臺,山東奮起直追,任重道遠。

蘇州人才扶持政策集聚63位國家千人計劃專家

第十四站 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

“近年來,蘇州工業園區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迅速,園區以外資製造、內資創新雙輪驅動的發展模式,逐漸成為國內最集聚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和技術創新中心。”7月8日上午,山東省黨政代表團一行來到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對園區創新機構引進,創新人才和企業集聚,產業投資,企業研發創新並實現產業化等有關情況進行考察學習。蘇州工業園區生物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龐俊勇作了有關情況介紹。

看榜样,找差距!山东比江苏究竟“差”多少

在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展廳,考察團一行認真聽取了園區規劃建設、創新人才培養、企業創新藥、創新醫療器械、產業集群等情況介紹。

看榜样,找差距!山东比江苏究竟“差”多少

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是蘇州工業園區孵化和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的高科技載體,經過10餘年的深耕和培育,已聚集460餘家生物醫藥高科技創新企業、63位國家千人計劃專家、近10000名高層次科技人才,形成創新藥物研發、高端醫療器械、生物技術三大重點產業集群。

看榜样,找差距!山东比江苏究竟“差”多少

人才是新興產業發展最重要的戰略資源。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緣何能夠聚集這麼多的科技創新人才?

“園區從政策制定、環境營造和親商服務等多個方面‘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龐俊勇介紹。園區制定了“蘇州工業園區鼓勵科技領軍人才創業工程”鼓勵國內外科技領軍型人才及團隊到園區創新創業。“同時在扶持政策上,不同程度加大統貸平臺支持、項目貸款貼息、研發用房補貼等政策扶持。”

正是在這種優越的創新環境下,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聚集了國內外眾多高端人才前來創業。閃電新聞記者瞭解到,截至目前,園內集聚了63位國家千人計劃專家、79位江蘇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102位姑蘇領軍人才、233位園區領軍人才。

看榜样,找差距!山东比江苏究竟“差”多少

高端人才的集聚帶來的是自主創新能力的躍升。截至2017年年底,園內生物醫藥企業累計申請專利數達5937項,其中發明專利4202項;獲批專利授權達2258項,其中發明專利970項,PCT申請達314件。

值得驕傲的是,2017年9月,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發佈了《2016年國家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綜合競爭力排名前50強榜單》,蘇州工業園區綜合實力排名第四。在分榜單生物醫藥產業競爭力10強中,蘇州工業園區排名榜首。

看榜样,找差距!山东比江苏究竟“差”多少

“優越的創新環境,孕育了一批自主品牌創新型企業的成長。”園區內的信達生物、康寧傑瑞、開拓、康眾醫療等一批具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和較強市場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脫穎而出。以PD-1/PD-L1為靶點的單克隆抗體是目前國內外研發的熱點,國內共有13家企業獲批臨床,而6家就在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可謂“中國免疫療法看蘇州,蘇州免疫療法看園區。”

“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區正在全力構建世界一流的生物產業生態圈。”龐俊勇表示。

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年研發經費總額約20億

第十五站 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

7月8日下午,山東黨政代表團到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學習考察,聽取研究院作為科技體制改革的“試驗田”,以開放、激勵的創新機制,將研發作為產業,將技術作為商品,以市場化手段推動產業關鍵技術研發與轉化,服務企業創新,引領產業發展,為江蘇省產業轉型升級和未來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等有關情況介紹。

看榜样,找差距!山东比江苏究竟“差”多少

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JITRI)成立於2013年12月,定位於科學到技術轉化的關鍵環節,著力打通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通道,為產業發展持續提供技術。

短短4年時間,研究院專業研究所達40家,其中,加盟專業研究所23家,新建專業研究所17家。涵蓋先進材料、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先進,製造、能源環保等領域,而這些都是江蘇重點發展的戰略新興產業和產業集群。數據顯示,研究院各類研發人員合計超過6000人,年均技術轉化超1000項,衍生孵化企業超過100家,帶動科技投入100億元,實現研發產業產值200多億元。

看榜样,找差距!山东比江苏究竟“差”多少

談到研發機構設立與運行機制,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劉慶介紹說,建設方式可以總結為“多方共建、多元投入、混合所有、團隊為主”,運行機制上團隊控股的輕資產運營公司。“我認為,研發機構和研發成果的所有權歸屬研發人員。”劉慶說。

看榜样,找差距!山东比江苏究竟“差”多少

圍繞“研發作為產業、技術作為商品”開展的許多機制變革,靈活而又高效,令代表團成員歎為觀止。

看榜样,找差距!山东比江苏究竟“差”多少

山東臺記者瞭解到,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年研發經費總額約20億元。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劉慶解釋說,產業升級需要不斷創新技術。在他看來,江蘇最緊缺的“商品”就是產業升級轉型所需要的“核心關鍵技術”。研究院一批顛覆性、前瞻性技術完成成果轉化。比如,針對中國人群冠心病高發病率、高死亡率的問題,引進心臟節律管理領域巔峰科技“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ICD)技術”,填補國內空白,將避免80%冠心病患者過早死亡。

其實,科技成果的“死亡”更可怕。科技成果如果無法有效地商品化、產業化,導致科技成果與產業化發展之間出現斷層,被稱為科技成果轉化的“死亡之谷”現象。創新體制加速成果轉化,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用實踐證明如何跨越創新“死亡之谷”。

看榜样,找差距!山东比江苏究竟“差”多少

科技體制改革的“試驗田”正“播種”著未來,對山東發展有著很多研究、借鑑意義。

偌大的半圓形的展廳,代表團邊走邊看邊記錄。藍光LED技術3D創意筆、疲勞駕駛預警系統、可穿戴外骨骼機器人等等,大家看到了案例,更看到了差距。

看榜样,找差距!山东比江苏究竟“差”多少

承認差距,但絕不甘心差距。變革科技管理機制、打造政府和市場雙引擎、整合全球創新資源,如何攻堅克難、自我革新,山東黨政代表團成員都在思索著“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