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atch 在資訊時代的學習能力的培養

Scratch是一個程序開發環境,能夠幫助培養21世紀應該具備的學習能力。在關於21世紀應該具備的學習能力當中被定義了9種類型的能力,分別列入3個關鍵區域。

一、信息處理和交流的能力 信息和媒體的讀寫能力 通過建立Scratch項目,學生能夠學習選擇、創造、管理多種格式的媒體,包括文本、圖片、動畫以及視音頻資料。學生獲得了創作媒體的經驗,他們通過分析在他們周圍的各種信息,提高了洞察力和甄別力。 交流的能力 當今社會對高效率的交流能力的要求已經超過了對讀寫能力的要求。Scratch在使用中要求學生必須能夠挑選、處理、集成大量的信息資料,才能表達他們的創作意圖。

二、思考和問題解決的能力 批判性思維和系統思考的能力

當學生在學習Scratch的過程當中,能夠處於一種批判性思維和系統思考的狀態中,為了完成項目,學生必須注意協調和控制程序當中的各種造型的相互作用,程序的交互作用能夠給學生建立程序基本原理的直接體驗。

問題的識別、提出及解決能力

Scratch用一種非常有意義的設計理念去支持問題的發現和解決。創建一個Scratch項目要求首先有一個初步的設想,然後如何通過Scratch的模塊一步一步地去實現。Scratch被設計的非常容易修改,學生能夠動態地改變每片代碼,然後立即看到結果。通過這個過程,能夠讓學生在不斷地提出、解決問題的交互試驗過程中獲得收穫。

創造力和求知慾

Scratch 鼓勵創造性思維,在今天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創造性思維越來越重要。Scratch要求學生不斷地尋找新方法去處理各種未期的難題,而不是僅僅教給他們如何解決既定的問題,不斷地通過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來處理他們未來人生當中不斷遇到的新問題。

三、人際關係和合作的能力

人際關係處理和合作能力

因為Scratch程序是搭積木方式,所以程序的代碼更容易閱讀,也比其他程序更容易分享。可視化的對象和模塊代碼支持合作,確保學生能夠一同建設項目和交換代碼。

自我導向能力

提出一個創作構想,然後一步一步地用程序實現,需要毅力和練習。當學生在實現一個創作構思的過程中他們找到了個人的意義,他們的自我創作意圖使他們能夠應對編程過程當中的挑戰和困難。

責任心和適應能力

當學生創建Scratch工作項目的時候,他們首先要在腦海中有一個虛擬的使用人,需要學生去考慮別人與他們的作品如何反應和互動,因為Scratch非常容易修改,所以學生能夠根據其他人的意見及時修改他們的作品。

社會責任感

因為scratch程序非常容易共享,學生們可以在交互的環境裡討論各種重要的議題,以及互聯網上的Scratch社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